插座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45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其包含一本体及自该本体相对两侧弯折延伸的两臂部。该本体具有一与两臂部相连的基部,及自该基部一端与两臂部同侧垂直延伸的焊接部。各臂部具有一自本体弯折延伸的后臂部,一自该后臂部弯折并略向外扩张延伸的前臂部,及一自该前臂部弯折延伸的掌部。该掌部又包含一与前臂部连接的引导部及一可夹持芯片插接脚的夹持部。夹持部的自由末端端面与所述本体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增大了引导空间,而使得芯片插接脚在插入该端子时,降低了对端子或芯片插接脚的破坏。同时由于整个掌部呈光滑曲线,减少了芯片插接脚在滑移过程中与端子的摩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端子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尤其是关于一种零插入力结构的插座连接器的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人性化设计的考虑,零插入力结构的插座正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芯片(如,计算机中使用的CPU芯片)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其操作简单方便,可满足用户重复插拔的需求。同时,因为无需对芯片施力,还可保证芯片内部精密电路不受损害。然而由于配合公差的原因,现有零插入力结构的插座连接器端子与芯片的插接脚间常发生偏移而不能准确对准,致使芯片插接脚插入时即与端子抵触,导致端子刮伤甚至变形。另一方面,未依正常位置插入的芯片插接脚即使勉强插入,也会存在滑移至预定位置过程中端子与插接脚间摩擦损耗过大而导致接触不稳定的问题,进而影响芯片与电路板间的电气连接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第01226353号揭示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  如图1所示,该插座连接器端子1包括有一基体10及一对臂部20。该基体10包含收容在连接器的端子收容槽内紧靠在收容槽内壁的本体11、固持在插座连接器的端子收容槽中的头部12,及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部13。臂部20自本体11的相对侧边延伸而出,其包含有相对延伸设置的前臂21以及自接触部22向本体11方向沿伸并向外扩张的掌部23。该两前臂21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210,且在第一空间210内与两接触部22之间形成有一狭缝220。一第二空间230形成于上述掌部23之间并在狭缝220处与第一空间210相通,且第一空间210及第二空间230均宽于上述狭缝220。CPU(芯片)插接脚恰能夹置在上述接触部22之间,以实现与端子1的电气连接。该插座连接器端子1将夹持芯片插接脚的接触部设于其掌部23与-->前臂21之间,而非掌部23的自由端,用以增强了对芯片插接脚的夹持力。同时端子1的掌部23呈八字形结构,并与端子接触部22的过渡部份光滑连接,可使CPU插接脚沿掌部23至接触部22的光滑曲面滑移,避免因CPU插接脚与端子1间接触阻力过大造成接触面划伤。然而该插座连接器端子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接脚插入后滑移至预定位置过程中的磨损问题,对因插接脚插入位置偏移导致端子受损的问题并没有提出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其引导空间较小,CPU插接脚插入时仍易产生跨针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插座连接器的端子作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其能避免因芯片插接脚与端子间未精确对准造成的损坏,还可减少插接脚滑移至预定位置过程中与端子的摩擦;同时保证芯片插接脚与端子间稳定的电气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端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一本体,及自本体相对两侧大致垂直弯折延伸的两臂部。该本体包含一基部及自基部远离臂部的一端延伸的焊接部。各臂部具有一自本体大致垂直延伸的后臂部,一自该后臂部沿远离本体方向弯折并向外扩张延伸的前臂部,及一自该前臂部弯折而与后臂部同侧延伸的掌部。该掌部又包含一与前臂部连接的引导部及一位于自由端可夹持芯片插接脚的夹持部。该夹持部的自由末端端面与所述本体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在两前臂与两引导部间形成一宽大的引导空间。两夹持部与后臂间形成一狭窄的夹持空间。该引导空间与夹持空间自垂直于掌部方向观察呈八字形连通。为将端子更好的固持于端子收容槽中,端子本体上可设若干凸部,分别与收容槽壁及电路板紧密接触而产生干涉,以提高整体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当芯片插接脚插入连接器时,首先进入宽大的引导空间然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引导空间移入夹持空间,并为夹持部所夹持从而达到紧固的目的。-->与采用现有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端子相比,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的有益效果在于:引导空间增大,芯片插接脚插入端子时不易破坏端子或插接脚,电气连接稳定;且端子不易露于端子收容槽外,产品良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的插座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端子收容于一端子收容槽时的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标号说明:    1插座连接器端子    10基体    11本体    12头部    13焊接部    20臂部    21前臂    210第一空间    22接触部    220狭缝    23掌部    230第二空间    3插座连接器端子    30本体    31基部    310凸部    32焊接部    40臂部    41后臂    42前臂    43掌部    430引导部    431夹持部    432端面    44引导空间    45夹持空间    5插座连接器端子    50本体    510凸部    60臂部-->  7端子收容槽  70卡持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的一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端子3具有一本体30及自该本体30相对两侧大致垂直弯折延伸的两臂部40,该插座连接器端子3可收容于相应的端子收容槽7中。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4,该本体30具有一与两臂部40相连的片状基部31,及自该基部31一端垂直弯折并与两臂部40位于本体30同侧延伸的焊接部32。基部31两侧靠近焊接部32端各水平延伸有一凸部310。焊接部32则用于焊接至电路板(未图标)上的相应位置,以建立端子3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气连接。各臂部40具有一自本体30大致垂直弯折延伸的后臂部41,一自该后臂部41沿远离本体方向弯折并略向外扩张延伸的前臂部42,及一自该前臂部42弯折而与后臂部41同侧且大致平行延伸的掌部43。该掌部43具有一与前臂部42连接的引导部430及一与该引导部430光滑连接并向内收缩的夹持部431,该夹持部431的自由末端端面432与本体30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如图3所示,因两前臂42向外扩张延伸,因而与两引导部430间形成一宽大的引导空间44;而两夹持部431间则因收缩形成一窄的夹持空间45。该掌部43的形状使两空间自垂直于掌部43方向(即与图4中A-A′相反方向)观察呈八字形连通。为避免端子焊接部32在插入过程中与端子收容槽壁7摩擦碰撞受损而影响焊接,当端子3装入连接器的相应端子收容槽7时,采用先插入两臂40的方式,即沿图4中A-A′方向插入。如图3,该端子收容槽7槽的两相对槽壁各凸伸有一卡持部70。当端子3装入端子收容槽7后,基部31与端子收容槽7壁紧密接触,其两侧的凸部310恰可被卡持部70所阻挡而不会产生倾斜。当芯片插接脚插入连接器中时,其首先进入端子3的引导空间44,然后在驱动组件(未图示)的驱动下沿掌部43的光滑曲面由引导空间-->44移入夹持空间45,且为夹持部431所夹持从而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为增强对整个端子的固持,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的本体还可根据需要增加其它干涉部。图5所示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端子5的另一实施例,其在本体50靠近臂部60端设有另一对凸部510,其可利用干涉而加强端子5在端子收容槽中的定位。本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端子的前臂部向外扩张,且夹持部自由末端端面与端子本体近乎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在前臂与引导部之间可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其具有一本体及自该本体相对两侧大致垂直延伸的两臂部,该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臂部具有一向本体外侧扩张延伸的前臂部,及一自该前臂部向本体侧弯折延伸的掌部;该掌部又包含与前臂部连接的一引导部及一自引导部收缩延伸的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其具有一本体及自该本体相对两侧大致垂直延伸的两臂部,该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臂部具有一向本体外侧扩张延伸的前臂部,及一自该前臂部向本体侧弯折延伸的掌部;该掌部又包含与前臂部连接的一引导部及一自引导部收缩延伸的夹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臂部与两引导部间有一引导空间,两夹持部间有一夹持空间,且所述引导空间较夹持空间宽。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豪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