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007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腔本体,所述出料腔本体左端口通过数颗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出料腔本体底端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腔本体顶端右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套,所述螺纹固定套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对流嘴使得原料流分为两股分流,并在对流嘴右端出口处形成对冲,除起到二次混合原料的作用外,还可避免原料流直接冲击活塞杆,利用气缸伸缩杆控制封口件的位置,即可实现限流作用,进而通过控制出料管内原料流量,实现不同的浇注工艺,封口件完全封堵住出料管时,可避免原料滴落,有利于维护工作环境避免浪费,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研发而成,德国科学家将液态的异氰酸酯和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缩聚生成一种新型材料,该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与当时的聚烯经材料并不相同,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聚氨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化工制造业蓬勃发展,并在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这是当时化工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为日后聚氨酯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0003]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为CN213055672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的办法,其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下端固定有锥形的下料嘴,下料嘴内开设有竖直的方孔,下壳体上开设有与方孔连通的通孔,该技术,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浇注操作过程中自动打开下料通道,防止出料通道堵塞,能够防止混合料注入到模具外部,但是该专利仍有不足之处,其疏通防堵能力不足,且缺乏控制原料流量的能力,对于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腔本体,所述出料腔本体左端口通过数颗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出料腔本体底端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腔本体顶端右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套,所述螺纹固定套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伸缩杆,所述气缸伸缩杆活塞杆底端贯穿刮料件中部并固定连接有封口件,所述盖板中部固定连接有驳接管且所述驳接管右端贯穿盖板并延伸至出料腔本体内部,所述驳接管左端口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的转轴左端贯穿支管左端壁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电机驱动端,所述支管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出料腔本体顶端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螺纹固定套外径上侧设置为六面状。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刮料件顶端固定连接在气缸伸缩杆外壳底端。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驳接管右端口固定连接有对流嘴。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电机外壳右端固定连接在支管左端。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电磁阀底端中部的出料端口贯穿支管顶端左侧。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首先利用电磁阀即可控制各原料进入的组分比例,进而螺旋搅拌叶对各原料流进行搅拌混合,利用气缸伸缩杆控制封口件的位置,即可实现限流的作用,进而通过控制出料管内部的原料流量,以上即可实现不同的浇注工艺,当浇注完毕后即可利用封口件完全封堵住出料管底端口,此时即可避免原料滴落,有利于维护工作环境,同时避免浪费,降低成本,当再次打开出料管进行浇注工序时,封口件需要完全从出料管内部移出,此时即可实现对出料管内部的疏通清理,避免其发生堵塞。
[0020]2、本技术中,对流嘴结构特性使得原料流分为两股分流,并在对流嘴右端出口处形成对冲,此时除了起到二次混合原料的作用外,还可以避免原料流直接冲击气缸伸缩杆的活塞杆,同时刮料件可在活塞杆收缩时刮去其上粘连的原料,避免原料进入气缸伸缩杆的气缸腔内,影响其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的部分正视剖面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的对流嘴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的刮料件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出料腔本体;2、螺栓;3、盖板;4、安装支架;5、出料管;6、螺纹固定套;7、气缸伸缩杆;8、刮料件;9、封口件;10、驳接管;11、对流嘴;12、支管;13、电机;14、螺旋搅拌叶;1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
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腔本体1,出料腔本体1左端口通过数颗螺栓2连接有盖板3,出料腔本体1用于聚氨酯原料流的中转,可快拆盖板3有利于出料腔本体1内部的检修与清洗,出料腔本体1底端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管5,出料管5用于将原料导入模具中,出料腔本体1顶端右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套6,螺纹固定套6便于气缸伸缩杆7与出料腔本体1之间的安装与检修,螺纹固定套6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伸缩杆7,气缸伸缩杆7是用于封堵出料管5底端口的动力源,以在浇注完成后防止原料的滴落,维护工作环境,气缸伸缩杆7活塞杆底端贯穿刮料件8中部并固定连接有封口件9,封口件9可将出料管5底端口完全封堵住,进而实现原料浇注工序的启停,封口件9为椭球体性,可以减小其在流体内移动的阻力,此外其横向最大直径略小于出料管5内径,以便其在出料管5内部移动时平衡流体压力,盖板3中部固定连接有驳接管10且驳接管10右端贯穿盖板3并延伸至出料腔本体1内部,驳接管10用于连接原料混合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氨酯生产用浇注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腔本体(1)左端口通过数颗螺栓(2)连接有盖板(3),所述出料腔本体(1)底端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腔本体(1)顶端右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套(6),所述螺纹固定套(6)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伸缩杆(7),所述气缸伸缩杆(7)活塞杆底端贯穿刮料件(8)中部并固定连接有封口件(9),所述盖板(3)中部固定连接有驳接管(10)且所述驳接管(10)右端贯穿盖板(3)并延伸至出料腔本体(1)内部,所述驳接管(10)左端口固定连接有支管(12),所述支管(12)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搅拌叶(14),所述螺旋搅拌叶(14)的转轴左端贯穿支管(12)左端壁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电机(13)驱动端,所述支管(12)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成董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恒久聚氨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