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8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具有固定部和安装部,固定部和安装部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第一过渡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部上;配重部件,待测试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上,待测试部件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上并与配重部件连接;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至少部分与待测试部件接触,通过检测组件对待测试部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对玻璃纤维的测试结果的精准度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有的对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试标准中,通过材料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匀速拉伸至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和断裂伸长。
[0003]但是,现有的试验机结构复杂,由于需要夹持玻璃纤维持续拉伸,无法支持长时间运行,夹持试样后会产生张力不均匀等情况,得到的结果是玻璃纤维最大载荷和断裂伸长,无法测试玻璃纤维在载荷作用下缓慢永久性的移动或变形的趋势,导致降低了对玻璃纤维测试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对玻璃纤维的测试结果的精准度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具有固定部和安装部,固定部和安装部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第一过渡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部上;配重部件,待测试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上,待测试部件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上并与配重部件连接;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至少部分与待测试部件接触,通过检测组件对待测试部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
[0006]进一步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架,安装部位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具有与自由端和与第一支架连接的固定端,第二支架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一支架的方向延伸,固定部位于第二支架上。
[0007]进一步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间隔设置,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均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均为L型,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部位于连接杆上。
[0008]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渡部件,配重部件位于第二过渡部件的下方,待测试部件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二过渡部件上并与配重部件连接。
[0009]进一步地,配重部件包括:安装架,第二过渡部件安装在安装架的第一端;配重块,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架的第二端;第一固定夹,安装在安装架上,待测试部件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夹上。
[0010]进一步地,第二过渡部件具有调节端面,待测试部件环绕在调节端面上,调节端面为曲形面。
[0011]进一步地,调节端面为弧形面。
[0012]进一步地,第一过渡部件具有均衡端面,待测试部件环绕在均衡端面上,均衡端面为曲形面。
[0013]进一步地,均衡端面为弧形面。
[0014]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引伸计,与待测试部件接触,以采集待测试部件的形变数据;数据处理器,与引伸计连接,通过数据处理器收集引伸计所采集的数据信号。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过渡部件、配重部件和检测组件,固定架具有固定部和安装部,固定部和安装部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部上;待测试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上,待测试部件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上并与配重部件连接;检测组件的至少部分与待测试部件接触,通过检测组件对待测试部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本技术以测试玻璃纤维的耐持久性为例,在配重部件的重力作用下,使玻璃纤维发生形变,利用检测组件对玻璃纤维的形变量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部件,测量玻璃纤维在不同拉力下的形变量,提高了对玻璃纤维的伸长度以及耐持久性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测试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0、待测试部件;1、固定架;101、固定部;102、安装部;2、第一过渡部件;3、配重部件;4、检测组件;10、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10、第一杆件;111、第二杆件;112、连接杆;5、第二过渡部件;30、安装架;31、配重块;32、第一固定夹;50、调节端面;20、均衡端面;40、引伸计;41、数据处理器;6、第二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具有固定部101和安装部102,固定部101和安装部102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2,第一过渡部件2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部102上;配重部件3,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101上,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2上并与配重部件3连接;检测组件4,检测组件4的至少部分与待测试部件100接触,通过检测组件4对待测试部件100的形变量进行检测。
[00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1、第一过渡部件2、配重部件3和检测组件4,固定架1具有固定部101和安装部102,固定部101和安装部102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2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部102上;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101上,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二端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2上并与配重部件3连接;检测组件4的至少部分与待测试部件100接触,通过检测组件4对待测试部件100的形变量进行检测。本技术以测试玻璃纤维的耐持久性为例,在配重部件3的重力作用下,使玻璃纤维发生形变,利用检测组件4对玻璃纤维的形变量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部件3,测量玻璃纤维在不同拉力下的形变量,提高了对玻璃纤维的伸长度以及耐持久性的测量精度。
[0023]具体地,固定架1包括:第一支架10,安装部102位于第一支架10上;第二支架11,与第一支架10连接,第二支架11具有与自由端和与第一支架10连接的固定端,第二支架11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第一支架10的方向延伸,固定部101位于第二支架11上。通过第一支架10对第一过渡部件2进行支撑,利用第二支架11对待测试部件100进行固定,其中,通过设置第一过渡部件2,使待测试部件100环绕在第一过渡部件2上,使待测试部件100在第一过渡部件2上平衡张力,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准度。
[002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第二支架11包括:第一杆件110;第二杆件111,与第一杆件110间隔设置,第一杆件110和第二杆件111均与第一支架10连接,第一杆件110和第二杆件111均为L型,第一杆件110和第二杆件111之间通过连接杆112连接,固定部101位于连接杆112上。通过设置第一杆件110和第二杆件111,第一杆件110和第二杆件111之间通过连接杆112连接,将固定部101设置在连接杆112上,方便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一端固定好之后,直接缠绕在第一过渡部件2上。具体地,固定部101包括第二固定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具有固定部(101)和安装部(102),所述固定部(101)和所述安装部(102)呈阶梯状布置;第一过渡部件(2),所述第一过渡部件(2)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02)上;配重部件(3),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101)上,所述待测试部件(100)的第二端环绕在所述第一过渡部件(2)上并与所述配重部件(3)连接;检测组件(4),所述检测组件(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待测试部件(100)接触,通过所述检测组件(4)对所述待测试部件(100)的形变量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包括:第一支架(10),所述安装部(10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0)上;第二支架(11),与所述第一支架(10)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1)具有与自由端和与所述第一支架(10)连接的固定端,所述第二支架(11)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0)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101)位于所述第二支架(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1)包括:第一杆件(110);第二杆件(111),与所述第一杆件(11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杆件(110)和所述第二杆件(111)均与所述第一支架(10)连接,所述第一杆件(110)和所述第二杆件(111)均为L型,所述第一杆件(110)和所述第二杆件(111)之间通过连接杆(112)连接,所述固定部(101)位于所述连接杆(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峰波沈伟锋章建忠冉文华岳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