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连善专利>正文

卡紧式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69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紧式插头,包括绝缘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分别由两片弧形金属接触片组成的两个导电插管,两个导电插管的外侧分别设有由*形顶杆和扭簧构成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插头内设置有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不仅可以向导电插管施加使其与插柱保持良好接触的压紧力,同时在插入或拔出时,又可以通过*形顶杆的杠杆原理解除施加在导电插管上的压紧力,从而使插头的插入和拔出变得轻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紧式插头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件,特别是带有两个插孔且与电线相连的电源插头。已有的插在用电设备上的电源插头,在其导电插管的外部设有U型弹性卡环,其作用是使导电插管与用电设备上插座的插柱保持紧密配合。这种夹紧机构的不足是:卡环的夹紧力较大时,其插入或拨出比较费力,用力过大还容易造成用电设备上的插座松动。长期使用,受卡环变形或导电插管磨损等因素影响而使卡环失去夹紧作用,导致连接件的接触不良,不但影响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容易造成短路故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且能保持良好接触的卡紧式插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卡紧式插头,包括绝缘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分别由两片弧形金属接触片组成的两个导电插管,其特殊之处在于两个导电插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形顶杆,顶杆的中部设有作为顶杆支点、并能保持顶杆一端始终抵在导电插管上并向其施加压紧力的扭簧,形顶杆的另一端经绝缘壳体伸出壳外,由此构成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本技术的特点是:插头内设置有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不仅可以向导电插管施加使其与插柱保持良好接触的压紧力,同时在插入或拔出时,又可以通过形顶杆的杠杆原理解除施加在导电插管上的压紧力,从而使插头的插入和拔出变得轻便。该插头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控制方便,且适用于电饭煲、电熨斗、电热水壶等家电设备。-->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弹性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述,绝缘壳体(1)是由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壳体对接构成,两者之间用螺钉连为一体。壳体内设有两个导电插管(2),导电插管是由两片弧形金属接触片对接构成。两片接触片的一端连为一体,并设有接线螺钉(3)。在两个导电插管之间设有与壳体连为一体的隔离支柱(4),隔离支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支点(5)。壳体顶部设有与导电插管相通的插孔(6),底部设有导线孔(7)。该插头的壳体及导电插管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不再详述。在两个导电插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形顶杆(8),在顶杆中部的内侧设有用于设置扭簧(9)的凹槽(10),顶杆的一端即抵压端抵在导电插管上,另一端即控制端经壳体伸出壳体外。设置在顶杆中部凹槽内的扭簧为顶杆的支点,扭簧的一端与顶杆连接,另一端抵在壳体上的隔离板(11)上,隔离板将扭簧与导电插管隔开。由形顶杆和扭簧构成的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在扭簧的作用下,顶杆的上端始终向导电插管施加压紧力。当需要插入或拔出插头时,用手拿住形顶杆伸出插头壳体外的控制端,同时自然地向顶杆控制端施加推压力,在顶杆中部扭簧支点作用下,克服扭簧弹性力的顶杆抵压端外移,解除了施加在导电插管上的压紧力,因此插入或拔出插头非常轻便。在插入插头后,手指松开顶杆控制端,在扭簧作用下,顶杆复位,抵压端则向导电插管施加压紧力,以使导电插管与插座上的插柱保持紧密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紧式插头,包括绝缘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分别由两片弧形金属接触片组成的两个导电插管,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电插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形顶杆,顶杆的中部设有作为顶杆支点、并能保持顶杆一端始终抵在导电插管上,并向其施加压紧力的扭簧,*形顶杆的另一端经绝缘壳体伸出壳外,由此构成可控的弹性压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紧式插头,包括绝缘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分别由两片弧形金属接触片组成的两个导电插管,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电插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形顶杆,顶杆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善
申请(专利权)人:张连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