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939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采用蚯蚓养殖饲料的制作,蚯蚓生物反应双床的制作,蚯蚓养殖,副产物处理,蚯蚓的收集方法的步骤,得到纯净的商品蚯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蚯蚓生物处理法,让废弃的菌棒得到更好的利用。通过双床技术可以有效地减缓蚯蚓的退化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大田蚯蚓养殖的土地利用率,便于日常管理,提高处理效率。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能得到高价值的副产物蚯蚓与蚯蚓粪,非常适用于农业秸秆、畜禽粪便处理,及工业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有机垃圾的处理。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有机垃圾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适用于农业秸秆、畜禽粪便处理,工业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有机垃圾的处理领域等。

技术介绍

[0002]美好的城乡人居环境,既是"留住绿水青山"的应有之义,也是老百姓舒适感、幸福感的切实来源。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尤其是生物废弃物,如各类食用菌棒的处理意义重大,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好多现有处理方法存在二次污染。食用菌在菌丝发菌的过程中,杂菌污染防不胜防。严重的时候,污染率能达到5%,甚至10%,如果种一万个菌棒,还没等到出菇,就得淘汰掉五百到一千个。菇农们面对这种污染严重的菌棒,一般都是一扔了事。
[0003]废菌棒里面有大量的杂菌,菌棒的套袋破损之后,这些有害物质会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并随着空气、雨水、河水等到处漂移,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导致来年食用菌种植的污染程度加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菌棒的污染问题,食用菌种植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如果将这些污染的废菌棒再回收利用,不但节省了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直接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
[0004]目前各国广泛研究应用蚯蚓来防治公害。特别是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已引起各国重视,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已建立蚯蚓养殖场作为城市垃圾的处理补充系统,以解决城郊环境污染问题。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不仅为发展畜牧业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新来源,也为城市净化、处理公害找到了新途径。由于国外的存在系统庞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蚯蚓养殖饲料的制作: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和去除外层熟料膜的食用菌菌棒以及秸秆按3:5:2的比例混合均匀,保证基料的含水率为55%,完成蚯蚓养殖饲料算基本制备;2)蚯蚓生物反应双床的制作:把步骤1)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基料按照宽1.2米,高25厘米,长度40米 铺设两条养殖床,两条养殖床间隔0.5米,这样为一个双床养殖单元;每俩个双床养殖单元之间间隔2米宽的机械作业通道,堆好蚯蚓养殖床,并在床体中间铺设与床体长度相等的一寸喷灌带浇水,保证养殖床体含水量为60%
±
5%;3)蚯蚓养殖:在步骤2)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床体投放蚯蚓大平二号蚯蚓进行养殖,按照蚯蚓种苗1.5kg每平方米进行投放;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养殖床体的温度控制在
15

28℃,水分控制在50%

70%,收集完蚯蚓以后的养殖饲料添加厚度以0.1米为宜;4)副产物处理:从投种到蚯蚓采收周期为1个月,把养殖床体表层的蚯蚓粪先收集好,再把下层的成年蚯蚓从养殖床中分离出来,剩下的小蚯蚓、蚓茧堆到原床,继续按照步骤2)中的规格加步骤1中制作好的蚯蚓饲料,让其继续处理;而收集出来的蚯蚓当做药材、蛋白饲料进行销售;蚯蚓粪还能当做很好的有机肥利用或销售。
[0007]5)蚯蚓的收集方法:利用蚯蚓的避光性,把养殖床内的蚯蚓用五股叉翻到床体旁已经铺好的塑料布上,蚯蚓见光就会向下钻,然后把上层的基料用耙子还原在原养殖床体上,逐层刮取,最后得到纯净的商品蚯蚓。
[0008]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所述秸秆处理,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对农村秸秆的处理方法:农村秸秆的预处理:秸秆粉碎到约1厘米长度,加水,用塑料膜覆盖堆置发酵,发酵好的秸秆颜色为黑褐色,无味。利用发酵好的秸秆作为蚯蚓养殖基料进行铺床;其他详细技术方案同上述步骤2)、3)、4)、5)。
[0009]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所述食用菌菌棒处理,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对食用菌菌棒的处理方法:食用菌菌棒的预处理:利用机器把菌棒外层熟料膜去除,剩余的菌棒粉碎,进行铺床;其他详细技术方案同上述步骤2)、3)、4)、5)。
[0010]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所述牧场奶牛粪便的处理,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对牧场奶牛粪便的处理方法:新鲜牛粪直接堆置成蚯蚓养殖双床,经过三次的浇水、翻堆;其他详细技术方案同上述步骤2)、3)、4)、5)。
[0011]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种生物处理法——蚯蚓,使废食用菌菌棒再利用技术,利用蚯蚓处理食用菌菌棒的生物废弃物的方法,让废弃的菌棒得到更好的利用。通过双床技术可以有效地减缓蚯蚓的退化速度。具有的优越性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床生物反应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大田蚯蚓养殖的土地利用率,便于日常管理,提高处理效率。
[0012]2、本专利技术与其他处理方法比较,利用蚯蚓生物法处理的更加彻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能得到高价值的副产物——蚯蚓与蚯蚓粪,双床技术的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相关副产物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蚯蚓养殖饲料的制作: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和去除外层熟料膜的食用菌菌棒以及秸秆按3:5:2的比例混合均匀,保证基料的含水率为55%,这样蚯蚓养殖饲料算基本制作完成。
[0014]2、蚯蚓生物反应双床的制作:把1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基料按照宽1.2米,高25厘米,长度40米 铺设两条养殖床,两条养殖床间隔0.5米,这样为一个双床养殖单元。每俩个双床养殖单元之间间隔2米宽的机械作业通道,堆好蚯蚓养殖床,并在床体中间铺设与床体长度相等的一寸喷灌带浇水,保证养殖床体含水量为60%
±
5%。
[0015]3、蚯蚓养殖:在2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床体投放蚯蚓大平二号蚯蚓进行养殖,按照蚯
蚓种苗1.5kg每平方米进行投放。
[0016]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养殖床体的温度控制在15

28℃,水分控制在50%

70%,收集完蚯蚓以后的养殖饲料添加厚度以0.1米为宜。
[0017]4、副产物处理:从投种到蚯蚓采收周期为1个月,把养殖床体表层的蚯蚓粪先收集好,再把下层的成年蚯蚓从养殖床中分离出来,剩下的小蚯蚓、蚓茧堆到原床,继续按照步骤2中的规格加步骤1中制作好的蚯蚓饲料,让其继续处理。而收集出来的蚯蚓可以当做药材、蛋白饲料进行销售。蚯蚓粪当做很好的有机肥利用或销售。
[0018]5、蚯蚓的收集方法:利用蚯蚓的避光性,把养殖床内的蚯蚓用五股叉翻到床体旁已经铺好的塑料布上,蚯蚓见光就会向下钻,然后把上层的基料用耙子还原在原养殖床体上,逐层刮取,最后得到纯净的商品蚯蚓。
[0019]实施方式一: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进行农村秸秆的处理方法:1、农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蚯蚓双床生物反应法处理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如下:1)蚯蚓养殖饲料的制作: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和去除外层熟料膜的食用菌菌棒以及秸秆按3:5:2的比例混合均匀,保证基料的含水率为55%,完成蚯蚓养殖饲料算基本制备;2)蚯蚓生物反应双床的制作:把步骤1)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基料按照宽1.2米,高25厘米,长度40米 铺设两条养殖床,两条养殖床间隔0.5米,这样为一个双床养殖单元;每俩个双床养殖单元之间间隔2米宽的机械作业通道,堆好蚯蚓养殖床,并在床体中间铺设与床体长度相等的一寸喷灌带浇水,保证养殖床体含水量为60%
±
5%;3)蚯蚓养殖:在步骤2)当中制作好的养殖床体投放蚯蚓大平二号蚯蚓进行养殖,按照蚯蚓种苗1.5kg每平方米进行投放;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养殖床体的温度控制在15

28℃,水分控制在50%

70%,收集完蚯蚓以后的养殖饲料添加厚度以0.1米为宜;4)副产物处理:从投种到蚯蚓采收周期为1个月,把养殖床体表层的蚯蚓粪先收集好,再把下层的成年蚯蚓从养殖床中分离出来,剩下的小蚯蚓、蚓茧堆到原床,继续按照步骤2)中的规格加步骤1中制作好的蚯蚓饲料,让其继续处理;而收集出来的蚯蚓当做药材、蛋白饲料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龙翟凡任芳李航单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谷君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