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34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筑,包括:筑体,为中空长方形箱体,筑体的顶板的横截面为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相同曲率的弧形,在所述筑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音孔,在所述筑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筑弦的多个穿弦孔,多根筑弦沿筑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且各筑弦距离筑的所述顶板的距离相同;筑弦,所述筑弦的每根筑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木质固定器上,一端分别固定在自身琴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筑在保留古籍中原貌的同时,运用现代乐器制作工艺制作乐器的框架,可以使得声音在筑体的腔体与扩音部的腔体中流畅回旋,使音域更为宽广,声音更为洪亮,也更加悦耳动听。也更加悦耳动听。也更加悦耳动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本技术涉及乐器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筑。

技术介绍

[0002]筑是中国的最古老的击弦乐器。外形类似古琴和古筝。筑曾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有5根弦,后发展为13根弦,每弦有一柱。本技术的筑为13弦,音质饱满,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浑厚。其音域可覆盖两个八度。可以独奏或合奏,或者用来伴奏歌唱。演奏者一般将筑横放于膝前,右手持琴锤、左手按压琴弦,或左右手持琴锤敲击琴弦演奏。
[0003]然而,由于目前流行音乐的发展对筑这种传统乐器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在保留古籍中的原貌的同时,为了使得筑能够迎合当代人民的音乐观念,有必要对筑的音色进行一定的改进,以使得其音质更加优美,更加适用于当代人弹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保留古籍中原貌的同时,运用现代乐器制作工艺制作乐器的框架,使改进后的筑弹奏起来声音洪亮,音色更美,能弹奏起伏较大的曲目,其具体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筑,包括:筑体,为中空长方形箱体,筑体的顶板的横截面为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相同曲率的弧形,在所述筑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音孔,在筑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琴弦的弦孔,多根筑弦沿筑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且各筑弦距离筑的所述顶板的距离相同;多根筑弦,每根筑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木质固定器上,一端分别固定在自身琴弦上。
[0006]优选地,筑包括一个装在筑体的端部的扩音部,扩音部与筑体密闭连接,扩音部具有中空的腔体,且扩音部的中空的腔体与筑体的中空的腔体连通。
[0007]优选地,扩音部是沿筑体的长度方向向一端斜向下延伸的。
[0008]优选地,所述筑弦包括纯蚕丝琴弦。
[0009]优选地,扩音部与筑体是不可拆卸式的连接,其连接方式包括卡接、粘接、卯榫的一种。
[0010]优选地,筑体的扩音部与顶板对接的位置采用一体而成的制作方法,其端下斜,不仅具有扩大音响的作用,还可以席地而坐时起到支撑作用。
[0011]优选地,筑弦为13根。
[0012]优选地,在至少一个扩音部内还设置有调音杆。
[0013]优选地,筑还包括与筑弦数量一致的筑码,筑码为单顶长条状,呈半圆人字形。
[0014]优选地,所述筑琴码为木制的。
[0015]本技术的筑在保持古籍中记载的原貌的基础上,更改乐器腔体内部构造,可以使得声音在筑体的腔体与扩音部的腔体中流畅回旋,使音域更为宽广,声音更为洪亮,也更加悦耳动听。
附图说明
[0016]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7]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筑琴体的正视图;
[0018]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筑琴体的仰视图;
[0019]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筑琴体的侧视图(右);
[0020]图中1.筑琴体,2筑琴弦,3.扩音部,4.琴码,11筑顶板,12筑底板,13安装柱,121.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筑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2]如图1所示,筑包括筑体1、筑弦2。其中,筑体1为中空长方形壳体,通常为水平放置,顶板隆起,筑可以是木质的结构。在所述筑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筑弦2的多个安装柱13,在筑弦下方设置有筑码4。如图2所示,在所述筑体1的底板12上设置有出音孔121。如图3所示,筑体1上方的顶板11的横截面为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相同曲率的弧形。多根筑弦2沿筑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各筑弦2之间的间隔相同,且各筑弦2距离筑的顶板的距离相同,即是说多根筑弦2是沿着筑体1的顶板11的横截面的曲率间隔设置的。筑弦2的一端缠绕在筑体1的一端的安装柱13上,筑弦2的另一端缠绕在筑体1的另一端筑弦2自身上,从而将多根筑弦2安装在筑体1上。并且,可以通过缠绕在安装柱13上的圈数来调节筑弦2的松紧度。优选地,可以通过安装柱13来调节筑弦2缠绕在安装柱13上的圈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筑弦2包括具有柔性的纯蚕丝琴弦。具体说,蚕丝无间隙的紧密缠绕在一起。可以增强弹奏者的触感,并保护弹奏者的手指。
[0023]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筑弦2为13根。
[0024]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筑还包括一个扩音部3,优选地,采用一个扩音部3。扩音部3具有中空的腔体,在筑体1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扩音部3,扩音部3与筑体1是密闭连接的,且扩音部3的中空的腔体与筑体1的中空的腔体是连通的,以使得声音能够传递到扩音部3内。并且,扩音部3是沿筑体1的长度方向向一端斜向下延伸的。不仅具有扩大音响的作用,还可以席地而坐时起到支撑作用。
[002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筑还包括多个筑码4,筑码为单顶长条状,呈半圆“人”字形且筑码的数量与筑弦2的数量相同,筑码与筑弦一一对应的放置在筑弦的下方,通过沿筑弦2的长度方向移动筑码,可以调节音质。筑码4可以全部采用木质结构,也可以在其顶部与筑弦接触的部位采用其他耐磨材质。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筑,其特征在于,包括:筑体,为中空长方形箱体,筑体顶板的横截面为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相同曲率的弧形,在所述筑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音孔,在筑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琴弦的弦孔,多根筑弦沿筑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且各筑弦距离筑的所述顶板的距离相同;多根筑弦,每根筑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木质固定器上,一端分别固定在自身琴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筑,其特征在于,筑包括一个装在筑体的端部的扩音部,扩音部与筑体密闭连接,扩音部具有中空的腔体,且扩音部的中空的腔体与筑体的中空的腔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部是沿筑体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