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打击乐器在预测抑郁症中的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82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待测者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演奏至少两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获取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将获取的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大于阈值,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患抑郁症,否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正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数据处理装置及打击乐器在制备预测抑郁症的装置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装置能简便、快速、准确地预测抑郁症,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打击乐器在预测抑郁症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应用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及打击乐器在预测抑郁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及心理障碍疾病,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所致,也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殊等因素有关。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除了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症状外,还包括躯体不适症状,如疲劳、失眠、头晕、头痛、口渴、咽部不适、心悸、胸闷、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大便不调等。近几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中的第四位,预计未来可能紧随心肌梗死之后、排在癌症之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0003]近年来,很多大学生由于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患上抑郁症,大学生罹患抑郁症的原因包括如下几方面:
[0004]第一,学业压力大。除了平时课程外,大学生还面临着考研、考证的压力,种种压力下,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
[0005]第二,人际交往压力。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一些大学生因社交能力较弱或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而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患上抑郁症。
[0006]第三,情感问题。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些人由于失恋而产生对爱情的挫败感,导致心情长期低沉、抑郁,从而引发抑郁症。
[0007]大学生罹患抑郁症通常表现为心情低落、失眠、不合群等症状,且多数会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后可缓解。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患者得了抑郁症之后心理会变得非常痛苦,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大学生一旦出现抑郁症状时,应立即治疗,进行心理疏导和调节,早日恢复心理健康。但是,对于如何能在早期快速、准确预测抑郁症,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地预测抑郁症。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使待测者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例如3分钟、5分钟、8分钟),演奏至少两次(优选2~5次,例如3次、6次、8次、10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
[0011]获取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
[0012]将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
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大于阈值,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患有抑郁症,否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正常。
[001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型通过如下的步骤建立:
[0014]使样本群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例如3分钟、5分钟、8分钟),演奏至少两次(优选2~5次,例如3次、6次、8次、10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
[0015]获取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以及实际是否患抑郁症的数据;
[0016]以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为自变量,以样本群实际是否患抑郁症为因变量,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得到计算模型及其阈值。
[001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击乐器选自中国鼓、非洲鼓、钟琴和木琴。
[001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0019]A.待测者及样本群每次演奏均单独采用一种打击乐器;
[0020]B.整个演奏过程中,待测者及样本群各自采用二至四种打击乐器;
[0021]C.所述演奏为自由演奏;
[0022]D.待测者及样本群的年龄数据以实际年龄计;
[0023]E.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性别数据中,男性计为1,女性计为2;
[0024]F.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数据中,轻度计为1,中度计为2,重度计为3;优选地,轻度表示力度为非常弱、很弱或弱,中度表示力度为中弱或中强,重度表示力度为强、很强或非常强;
[0025]G.待测者及样本群的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和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的数据各自以第一次演奏的连续敲击次数最大值和第二次演奏的连续敲击次数最大值计;
[0026]H.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数据中,出现情绪波动计为1,否则计为0;
[0027]I.待测者及样本群的实际是否患抑郁症数据中,患抑郁症计为1,正常计为0;
[0028]J.待测者及样本群的相邻两次演奏间隔3~20分钟,例如5分钟、7分钟、9分钟、12分钟、15分钟、17分钟。
[002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0030]测试模块,用于使待测者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的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例如3分钟、5分钟、8分钟),演奏至少两次(优选2~5次,例如3次、6次、8次、10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
[003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
[0032]计算模块,用于将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大于阈值,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患有抑郁症,否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正常。
[003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处理结
果。
[003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型通过如下的步骤建立:
[0035]使样本群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例如3分钟、5分钟、8分钟),演奏至少两次(优选2~5次,例如3次、6次、8次、10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
[0036]获取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以及实际是否患抑郁症的数据;
[0037]以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为自变量,以样本群实际是否患抑郁症为因变量,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待测者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演奏至少两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获取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将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大于阈值,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患有抑郁症,否则处理结果为待测者正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模型通过如下的步骤建立:使样本群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演奏至少两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获取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以及实际是否患抑郁症的数据;以样本群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为自变量,以样本群实际是否患抑郁症为因变量,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得到计算模型及其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的一项或多项:A.待测者及样本群每次演奏均单独采用一种打击乐器;B.整个演奏过程中,待测者及样本群各自采用二至四种打击乐器;C.所述演奏为自由演奏;D.待测者及样本群的年龄数据以实际年龄计;E.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性别数据中,男性计为1,女性计为2;F.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演奏过程中的最强力度数据中,轻度计为1,中度计为2,重度计为3;优选地,轻度表示力度为非常弱、很弱或弱,中度表示力度为中弱或中强,重度表示力度为强、很强或非常强;G.待测者及样本群的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和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的数据各自以第一次演奏的连续敲击次数最大值和第二次演奏的连续敲击次数最大值计;H.待测者及样本群的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数据中,出现情绪波动计为1,否则计为0;I.待测者及样本群的实际是否患抑郁症数据中,患抑郁症计为1,正常计为0;J.待测者及样本群的相邻两次演奏间隔3~20分钟;K.打击乐器选自中国鼓、非洲鼓、钟琴和木琴。4.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测试模块,用于使待测者选择打击乐器,采用所选打击乐器每次演奏2~10分钟,演奏至少两次,每次演奏采用前次的打击乐器或重新选择打击乐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待测者的年龄、性别、演奏过程中最强力度、第一次演奏连续频率、第二次演奏连续频率以及演奏过程中是否出现情绪波动的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计算模型中
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婷陈显扬高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