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插入力PGA型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2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有第一绝缘本体及至少一以滑动方式收容在该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绝缘本体。这些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个通道以固定相应数目的导电端子在其内。每一端子具有安装在通道内的第一部分、装设至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部分及可变形地连接在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当这些第二绝缘本体顺着印刷电路板移动时,导电端子的第三部分可发生变形而吸收导电端子的第二部分的应力。(*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插入力PGA型插座连接器本技术是有关一种中央处理器用的插座电连接器,尤指一种零插入力PGA型插座连接器。现有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通常包括有盖体,该盖体设有若干个上端子通道,且以滑动方式与设有对应数目的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下端子通道的基座相连接。其中上端子通道与下端子通道彼此间处于特定的相互联系状态。凸轮则被收容在由盖体与基座所形成的空间内,且通过它转动而可使盖体沿着基座移动,以使插座连接器在松开状态时,中央处理器端子在实质上为零插入力的状态下插入至上端子通道及下端子通道内,但并不与固持在下端子通道上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而后凸轮被转动以驱动盖体沿着基座横向移动进而促使中央处理器的插脚与基座上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当插座连接器由松开状态改变至闭合状态时,其上的盖体可使中央处理器发生移动。中央处理器通常还因散热需要而与一散热器相连。然而,由于模组化的高密度,这些中央处理器通常很重且尺寸很大。因此,附加上该散热器将使中央处理器与散热器的组合变得更大更重,如此将致使凸轮推动中央处理器进行横向移动时变得很费力。为了解决此问题,美国专利申请第09/138,188号提出了一种三层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上层,其上设有若干个在中央处理器搁置其上时将中央处理器端子收容其中的第一端子通道,设有若干个第二端子通道以用来收容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在其内的底层,及一可移动的方式收容在上、下层之间并在其内设有若干个第三端子通道、而用以将具桥接作用的较低部信一延伸至第三端子通道内的的上部的中间层,上层及中间层尺寸大小相等以使中央处理器的插脚能同时位在第一及第三端子通道内。起桥接作用的端子借中间层而可在导电端子焊接端与中央处理器端子不发生连接的第一位置及借桥接端电性连接的第二位置间选择性地移动。在如此的三层式插座连接器内,被固持的中央处理器端子仍可通过中间层的移动而与印刷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然而,该中间层由于其面积大而使其在制造后造成成本增加。另外,三层式插座连接器的轮廓相较于两层式插座连接器要高,此也违背电脑业界朝微型化发展的趋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允许中央处理器的端子以零插入力插入其中,且其可在无需横向移动中央处理器的情形下被操作着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有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道,而若干个导电端子固定在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有连接于一与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弧形部的啮合部,该啮合部包括一连接于该弧形部的第一较高部及连接于该第一较高部并装设在第二通道的第一较低部,且自该弧形部与弹性部的结合处延伸有用以与相对应的中央处理器端子对接的S形对接部,而弹性部包括有一连接于弧形部的第二较高部、一连接于该第二较高部的第二较低部及自该第二较低部的一端延伸且装设至一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尾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中央处理器在其闭合与松开状态之间进行改变时,该中央处理器在横向方向不发生移动,且其具有较低轮廓高度,此外,其可允许中央处理器端子以零插入力插入其中,且其无需横向移动中央处理器的情形下被操作着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的第一绝缘本体的放大立体底视图。图2B为本技术的第二绝缘本体的放大立体底视图。图2C为第一绝缘本体插座的放大立体图。图2D为本技术的传动杆的放大立体图。图2E为本技术的凹轮操纵杆的放大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松开位置时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其是用以显示本技术处于松开位置时第二绝缘本体、传动杆及第一绝缘本体间的位置关系图。-->图6为图4沿B-B线的剖视图,其是用以显示本技术处于松开位置时第二绝缘本体、传动杆及第一绝缘本体间的位置关系图。图7A为用于本技术上的导电端子立体图。图7B至7D为图7A所示的收容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随着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移动而发生变形的示意图。图8A至8C为本技术导电端子与中央处理器端子间的位置关系上视示意图。图9A至9C为导电端子与中央处理器端子间的位置关系侧视示意图。图10为传动杆与第二绝缘本体间的驱动关系示意图。图11A至11C为凸轮操纵杆与传动杆间的驱动关系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A及2B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第一绝缘本体1、两个第二绝缘本体2、传动杆3及凸轮操纵杆4等构造,其中第一绝缘本体1在其上设有若干个用以收容中央处理器(未图示)插脚的第一通道100及二凹陷部10,并自其一侧延伸出导引槽11,第二绝缘本体2则以滑动方式收容在前述凹陷部10内,且在其中每一个上均设有若干个相应的第一通道100对齐的第二通道200,并收容有导电端子7在其内,及一延伸出凹陷部10且与导引槽11相对齐的连动部21,而传动杆3则以滑动方式收容在导引槽11内并保持与连动部21相接触,借其可使第二绝缘本体2沿大致垂直于导引槽11的纵长方向移动。凸轮操纵杆4则与传动杆3的一部分枢接,借其可使传动杆3沿着导引槽11移动,进而使第二绝缘本体2沿垂直于导引槽11的纵长方向而往复移动。请参阅第二A图,第一绝缘本体1上所设的每一凹陷部10在其周侧均设有一凸缘12,导引槽11则包括第一导引部111,第二导引部112及第三导引部113。其中第一导引部111及第二导引部112在其底表面上均设有彼此成一直线的槽道1110、1120,第三导引部113在其顶表面上设有凹槽1130而可与槽道1110、1120相通连。第一导引部111还包括一收容部115及与该收容部115相连接的U形构造116。枢接孔119则设在收容部115的竖直壁上,而用以收容销栓114。再请参阅图2B所示,每一第二绝缘本体2均包括有一大小恰能以滑动方式抵靠在第一绝缘本体1的凸缘12上且呈阶梯形的尾部22,第二绝缘本-->体2的连动部21形成有二彼此相对的内壁面23,其间设有一收容空间25,而每一内壁面23上均凸伸有二间隔设置的凸出部28,每一凸出部28在其两相对侧面上各形成有两个大致沿着内壁面23的纵长方向设置的锥形壁29。请参阅图2C所示,第一导引部111的收容部115及U形构造116分别设在竖直壁115A及水平壁116A上,开口117、118则分别设在竖直壁115A及水平壁116A上且彼此相连通。另一设有枢接孔119的竖直壁115B则与竖直壁115A相对而设,借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15C以用于收容凸轮操纵杆4的一部分。弧形凹陷部115D则设在竖直壁115A、115B的每一竖直内表面上以固持凸轮操纵杆4的部分。请参阅图2D所示,传动杆3包括有以杆32连接为一体的滑动端33与连动主体31,该连动主体31具有一其上设有弧形滑块35的内凹上表面34,且在连动主体31上设有沉孔30,以呈可移动式地收容销栓114(参照图2A)。该连动主体31借销栓114而恒被固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因受收容部115两相对平行内壁面的夹持力作用而不会相对于该销栓114枢转。该连动主体31具有大小恰可在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插入力PGA型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其中的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道,而若干个导电端子固定在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有连接于一与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弧形部的啮合部,该啮合部包括一连接于该弧形部的第一较高部及连接于该第一较高部并装设在第二通道的第一较低部,且自该弧形部与弹性部的结合处延伸有用以与相对应的中央处理器端子对接的S形对接部,而弹性部包括有一连接于弧形部的第二较高部、一连接于该第二较高部的第二较低部及自该第二较低部的一端延伸且装设至一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8-12-21 09/217,6831.一种零插入力PGA型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其中的第二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道,而若干个导电端子固定在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有连接于一与一弹性部相连接的弧形部的啮合部,该啮合部包括一连接于该弧形部的第一较高部及连接于该第一较高部并装设在第二通道的第一较低部,且自该弧形部与弹性部的结合处延伸有用以与相对应的中央处理器端子对接的S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比尔威克豪斐文俊黄耀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