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28900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其中,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10~50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40~80份活性单体、0.1~20份光引发剂和1~20份环氧树脂。由于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中活性单体的含量较多,固化时单体的收缩能力较强,因此利用光伏背板内层涂料的涂层中会存在较多的因单体固化形成的贯通孔隙,背层封装胶膜在层压过程能够填充到这些贯通孔隙内起到锚定作用,同时贯通孔隙层表面与胶膜仍然会有物理化学作用,提高了光伏背板与背层封装胶膜的粘结性能;同时贯通孔隙的内层与背板的基材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提高了背板的耐老化能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只要有光照就能发生光生伏特效应,从而产生电流发电的绿色清洁能源技术。常规的太阳能电池一般由上层玻璃盖板、上层胶膜、电池片、下层胶膜和光伏背板组成,其中的光伏背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光伏电站所用的光伏组件必须满足长久的户外使用寿命,其中位于太阳能电池背面的光伏背板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绝缘线、阻水性和耐候性,同时又要能够与下层胶膜有良好的粘结作用,即光伏背板的内层其实起到了粘结层的作用。
[0003]光伏背板的内层主要起到的是粘结作用,在长久的户外使用过程中要保持优异的粘结性能,对电池片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有现有技术采用共挤流延成膜或者其它聚合物膜作为内层的,粘结性能在长久户外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会对这些膜层再进行改性来加强粘结可靠性,工艺角度而言趋于复杂。而采用涂层作为粘结内层的,如果选择溶剂性涂料作为内层,虽然粘结性能一般较为可靠,需要考虑成本与环保的问题;当选择光固化涂层作为内层,往往在老化过程会出现与背板基材附着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背板内层与基材附着性不足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以重量份计,该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包括:10~50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40~80份活性单体、0.1~20份光引发剂和1~20份环氧树脂。
[0006]进一步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和活性单体的重量比为1:8~1.25:1。
[0007]进一步地,活性单体选自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丙烯酸氧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活性单体具有2~6个官能团。
[0008]进一步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化油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地,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酮、α

胺烷基苯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膦、二(2,4,6

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2

(邻氯苯基)

4,5

二苯基咪唑二聚体、9

苯基吖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F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中还包括0.1~10份环氧固化剂,优选环氧固化剂选自脂肪胺类固化剂、芳香胺类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潜伏类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背板,该光伏背板包括内层和基材层,其中内层采用上述任一种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固化而成,内层具有贯通孔隙,贯通孔隙占比面积在5%~40%,优选为15%~35%,优选贯通孔隙的孔径在100目~15000目之间,进一步优选在600目~12000目之间。
[0012]进一步地,光伏背板内层涂料通过光固化和热固化形成内层。
[0013]进一步地,内层的厚度为2~8μm,优选基材层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膜、共聚硅改性聚碳酸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基材层的厚度为100~350μm;优选光伏背板还包括空气耐候层,优选空气耐候层主树脂为氟碳树脂,优选空气耐候层的厚度为10~30μm。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光伏背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光伏背板内层涂料设置在基材层,形成第一预涂层;对第一预涂层进行光固化,形成预备内层;可选地,在基材层的远离预备内层的表面设置空气耐候层原料,形成第二预涂层;可选地,对第二预涂层和预备内层进行热固化,得到空气耐候层和内层。
[0015]进一步地,光固化采用紫外光固化,光固化的时间为1~120s,优选热固化的温度为100~200℃、时间为1~10min。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前层透明封装板、前层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片单元、背层封装胶膜和背板,背板为上述任一种光伏背板,光伏背板的内层与背层封装胶膜粘结设置。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中活性单体的含量较多,固化时单体的收缩能力较强,因此利用光伏背板内层涂料的涂层中会存在较多的因单体固化形成的贯通孔隙,背层封装胶膜在层压过程能够完全填充到这些贯通孔隙内起到锚定作用,同时贯通孔隙层表面与胶膜仍然会有物理化学作用,保证了具有贯通孔隙的光伏背板与背层封装胶膜的粘结性能;同时在固化收缩与破裂过程中涂料形成的涂膜释放了应力,从而使得形成的具有贯通孔隙的内层与背板的基材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提高了背板的耐老化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9]在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分析的,现有技术中光固化涂层作为内层时,往往在老化过程中会出现与背板附着力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光伏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0020]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以重量份计,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包括:10~50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40~80份活性单体、0.1~20份光引发
剂和1~20份环氧树脂。
[0021]由于本申请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中活性单体的含量较多,固化时单体的收缩能力较强,因此利用光伏背板内层涂料的涂层中会存在较多的因单体固化形成的贯通孔隙,背层封装胶膜在层压过程能够完全填充到这些贯通孔隙内起到锚定作用,同时贯通孔隙层表面与胶膜仍然会有物理化学作用,保证了具有贯通孔隙的光伏背板与背层封装胶膜的粘结性能;同时在固化收缩与破裂过程中涂料形成的涂膜释放了应力,从而使得形成的具有贯通孔隙的内层与背板的基材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提高了背板的耐老化能力。
[0022]上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作为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包括:10~50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40~80份活性单体、0.1~20份光引发剂和1~20份环氧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和所述活性单体的重量比为1:8~1.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单体选自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丙烯酸氧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活性单体具有2~6个官能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化油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酮、α

胺烷基苯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膦、二(2,4,6

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2

(邻氯苯基)

4,5

二苯基咪唑二聚体、9

苯基吖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内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F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脂环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英李伟杰周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福斯特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