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897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悬浮剂包括菌核净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菌核净是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内吸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烟草赤星病,如防治油菜菌核病按有效成分计1次4.5

7.5g/100m2,2次6

15g/100m2,防效为90

100%。
[0003]菌核净是一种公认优秀杀菌剂,其主要剂型以可湿性粉剂为主。现代农药剂型向水基化、超微化、无粉尘和控制释放方面发展,其中水基化就是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用水作为载体的悬浮剂可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又没有可湿性粉剂和粉剂带来的粉尘污染,并且降低了农药生产成本,已成为农药制剂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剂型。
[0004]啶酰菌胺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已于2004年在英国、德国和瑞士登记。啶酰菌胺属于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对孢子的萌发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且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谱较广,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非常有效,并且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但是单独使用成本较高。虽然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的制剂已有相关报道,但是如何复配达到啶酰菌胺单独使用时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0005]悬浮剂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剂型,具有生产安全、使用方便、悬浮率高、附着力强的特点,是农药制剂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生产规模日益壮大,终端客户对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0006]悬浮剂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黄原胶作为其中一种增稠剂,目前加入黄原胶的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为混合入物料后制成桨料经一起砂磨,直接得到悬浮剂,由于黄原胶在水溶液中会有很多支链,经砂磨后支链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如按此种方法制备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容易造成悬浮剂时稳定性变差,质量不可控;另一种以水为溶解剂选取黄原胶溶解成1

2%的水溶液,后按比例加入砂磨好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制成悬浮剂,用方法制备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虽然所得悬浮剂质量可控,但由于黄原胶的特殊理化性质,在溶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溶解不完全或用时较长的现象,不但生产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质量不稳定的现象。
[0007]有鉴于此,研究一种防治效果好、稳定、成本低、工艺简单的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悬
浮制剂将菌核净与啶酰菌胺合理复配,以水代替固体粉状填料,借助分散剂和砂磨机的物理分散作用,将悬浮剂各有效成分以小于15μm的粒径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白色的悬浮剂,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得到的悬浮剂高效稳定、低毒、无污染,对环境、人、畜安全友好,适用于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好。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悬浮剂包括以下成分:
[0010][0011][0012]所述菌核净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4:1

1:1.5。
[00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菌核净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2:1

1:1。
[0014]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浮剂粒径小于15μm。本技术方案中将悬浮剂粒径控制在15μm以下的较小粒径,更易于分散,无沉层结底现象,使用时喷雾后,可以细小颗粒分布在作物表面,在靶标上分散均匀,防治效果好。
[00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聚乙羧酸酯钠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淀粉、明胶、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与硅酸镁铝、杂多糖、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果胶、聚乙烯醇、膨润土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本技术方案中使用黄原胶与其它增稠剂的组合物,可提高制剂的悬浮稳定性,质量可控,优先地,所述黄原胶占增稠剂用量的3

15%。
[001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剂为邻苯三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苯甲酸钠、环氧大豆油、亚麻油、丁香酚、抗坏血酸、蓖麻油、橄榄油、对苯二酚、水杨酸、苯并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促渗透剂为月桂氮卓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C10

20饱和脂肪酸类、C8

10脂肪醇类中的任一种。
[001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冻剂为聚乙二醇

200。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以防冻剂为溶剂溶解黄原胶,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快速搅拌,制成1

2%黄原胶水溶液;
[0022]S2.将菌核净、啶酰菌胺原药与润湿分散剂、除黄原胶以外的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促渗透剂和扣除配制黄原胶所需水后90

95%的剩余去离子水置于配制罐中混合均匀制成浆料,然后放入砂磨机中,砂磨至粒径全部小于15μm,得到砂磨物料;
[0023]S3.按比例将S1所得黄原胶水溶液加入到S2所得砂磨物料中,使用剩余5

10%的去离子水清洗管道与设备,将冲洗液加入混有黄原胶水溶液的制剂中,混合均匀,取样检测合格后即成。
[0024]本技术方案中,使用聚乙二醇

200防冻液作为黄原胶的溶剂,溶解完全,速度快,未经过砂磨保留原有化学链,稳定性好,同时防冻液的使用可提高悬浮剂的混配性;使用水作为溶剂,同时代替固体粉状填料,不使用有机溶剂,安全环保;将水分批次使用,同时留有冲洗设备的水,药剂回收率高,无废水产生;通过分开溶解,最后混合,可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悬浮剂在防治葡萄灰霉病中的应用。具体地,使用菌核净+啶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葡萄灰霉病时,使用剂量为制剂稀释800

1000倍后的药剂,施药方式采用叶面喷雾,一般喷药2次,间隔7

10天。在施药时应注意喷药的均匀度,尤其是花序和果穗部位要均匀着药,在病害严重发生时,应在葡萄果实转色期加喷一次。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悬浮剂包括以下成分:所述菌核净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4:1

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核净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2:1

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粒径小于1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聚乙羧酸酯钠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淀粉、明胶、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与硅酸镁铝、杂多糖、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果胶、聚乙烯醇、膨润土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邻苯三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苯甲酸钠、环氧大豆油、亚麻油、丁香酚、抗坏血酸、蓖麻油、橄榄油、对苯二酚、水杨酸、苯并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核净复配啶酰菌胺悬浮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亚东詹敏敏鱼福平吴勇柴明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