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91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坑,在坑内填埋自制有机肥,然后再填回部分挖出的泥土,放置新会柑树苗,用泥土填平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的有机种植方法与传统新会柑的种植方法相比,能更早结、丰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会柑有机种植方法使柑果亩产提高,柑果出皮率高,果树壮旺,10年存活率达90%以上,是较好解决新会柑果树产量低,出皮率低,果树存活期短的问题。果树存活期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果树的种植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柑橘原产中心之一。中国柑橘栽培已有4000多年历史,在《禹贡》、《周礼》等古书中早有记载。柑橘品种众多,有柑类、橘类、橙类、柠檬类等。柑橘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以经济价值高和果形靓丽、果实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而受消费者青睐。
[0003]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是广陈柑农在700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地道新会柑全身是宝皮用兼用,药食同源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其柑络、柑核均可入药。
[0004]新会柑农世代传承,在这里种值优质种源的新会大红柑,并利用其制成广东三宝之首的正宗地道新会陈皮,所制得为中国中药陈皮药材独一无二的地位。
[0005]现有技术种植新会柑,因为新会柑如何种植、施肥控肥技巧、时间及用量上面未有讲究,因此普遍种植户以10年为一周期,平均每年亩产大概是2000

3000斤,而且每100斤新鲜柑果取皮大概是4

5斤,新会柑在第7

8年时基本上存活率只有70%,到第10年存活率在50%以下。
[0006]为了提高新会柑的存活期,且保持新会柑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新会柑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根据新会柑的生长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该方法能提高新会柑的存活期,且能保持新会柑产量和质量。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坑,在坑内填埋自制有机肥,然后再填回部分挖出的泥土,放置新会柑树苗,用泥土填平坑。
[00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制有机肥为花生麸、蛋壳、生牛骨粉、石灰石按重量比1:1:1:(1~1.5)分别研磨成粉状;优选地,所述自制有机肥的添加量为1.2~1.5Kg/株。
[0011]进一步,所述自制有机肥的添加量为坑总深度的50
±
5%;优选地,部分挖出的泥土为坑总深度的25
±
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坑的直径为0.5~0.6m,深度为0.5~0.6m;优选地,所述坑与坑的间距为0.70~0.75m。
[001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树苗的种植密度为70~80株/亩;优选地,所述新会柑树苗的种植时间为清明节前后。
[00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步骤:浇定根水,浇水量5~7.5Kg/株,隔天浇水,浇水7
~10天。
[0014]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步骤:1)、新会柑种植30~45天,叶面防虫;优选地,叶面防虫所用防虫液为水、尿素与阿维菌素按重量比50:(0.15~0.20):0.5配置;优选地,所述防虫液的用量为0.5~1Kg;优选地,所述叶面防虫的频率为每7
±
1天喷洒一次,喷3~4次;
[0015]2)、新会柑种植50~55天开始施复合肥,施肥的时间间隔为15
±
1天;优选地,每次喷洒复合肥的浓度递增,喷洒2.5~3.5Kg复合肥水溶液/株;优选地,第一次水与复合肥的重量比为50:(0.25~0.3),第二次水与复合肥的重量比为50:(0.35~0.5),第三次水与复合肥的重量比为50:(0.5~0.6);
[001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7]3)、按步骤2)的方法施肥。
[001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新会柑的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9]新会柑种植第2年的立春前后、立夏前后和立秋前后分别按照步骤2)的方法施复合肥;优选地,对新会柑树苗叶面防虫,防虫液的施用量为1~1.1Kg左右/株或2~2.5Kg/株。
[002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的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1]新会柑种植第3年1月、5月、9月,沿树冠的滴水线与地面对应位置,挖N个坑埋有机肥;优选地,1月时所述有机肥包括花生麸与生牛骨粉按1Kg与0.5Kg的用量配置;优选地,5月时所述有机肥包括花生麸与生牛骨粉按1.5Kg与0.75Kg的用量配置;优选地,9月时,所述有机肥包括花生麸与生牛骨粉按2Kg与2Kg,或按1.5Kg与0.75Kg的用量配置;优选地,1月、5月、9月的埋肥坑要相互错开;优选地,所述埋肥坑的数量为4个。
[002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的种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3]新会柑种植第4年1月、5月、9月,沿树冠的滴水线与地面对应位置,挖N个坑埋有机肥;优选地,所述有机肥包括花生麸与生牛骨粉按1.5~2.0Kg:0.75~1.00Kg的用量配置;优选地,新会柑种植第5~10年按种植的第4年埋肥方法埋肥;优选地,新会柑种植第3年后每2年松土一次;优选地,在松过的泥土的表面撒上谷壳或鸡蛋壳。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新会柑的有机种植方法与传统新会柑的种植方法相比,能更早结、丰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益。本专利技术采用新会柑有机种植方法使柑果亩产提高,柑果出皮率高,果树壮旺,10年存活率达90%以上,是较好解决新会柑果树产量低,出皮率低,果树存活期短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因为种植年限观察期限较长,因为同时平行选择三个实验场所试点(实施例1~3)施用本申请的新会柑种植方法,而对照例1为新会某地区的柑橘专业合作社试点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实施例1~3和对照例1采用的新会柑树苗为统一采购,实施例1~3所施用有机肥、复合肥均为统一采购。新会柑所施用复合肥均为市场销售普通复合肥。
[0028]实施例1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新会柑的种植方法如下:
[0030]选苗:正规出厂即可,粗壮、叶好、无病害。
[0031]挖坑:寻找水源、阳光充足的土地,平整土地,挖深坑,定新会柑树苗位置,树苗的种植密度为80株/亩。坑与坑之间前后间距为0.7~0.75米,深度为0.5~0.6米,坑的直径为0.5~0.6米。
[0032]施肥种树苗:将自制有机肥的花生麸、生牛骨粉、石灰石按重量比1:1:1:1分别研磨成粉状。清明节期间,将事先制备好的自制有机肥按照1.5Kg/株的用量施入挖好的坑中(约占坑高度的50%),然后填回坑深度25%的泥土,放入新会柑树苗,用泥土填平坑。
[0033]浇定根水,浇透新种植的新会柑树苗根部,按照5Kg/株量浇水,隔天浇水,浇水7~10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开坑,在坑内填埋自制有机肥,然后再填回部分挖出的泥土,放置新会柑树苗,用泥土填平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有机肥为花生麸、蛋壳、生牛骨粉、石灰石按重量比1:1:1:(1~1.5)分别研磨成粉状;优选地,所述自制有机肥的添加量为1.2~1.5Kg/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会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有机肥的添加量为坑总深度的50
±
5%;优选地,所述部分挖出的泥土为坑总深度的25
±
5%;优选地,所述坑的直径为0.5~0.6m,深度为0.5~0.6m;优选地,所述坑与坑的间距为0.70~0.7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会柑树苗的种植密度为70~80株/亩;优选地,所述新会柑树苗的种植时间为清明节前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浇定根水,浇水量5~7.5Kg/株,隔天浇水,浇水7~10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1)、新会柑种植30~45天,叶面防虫;优选地,叶面防虫所用防虫液为水、尿素与阿维菌素按重量比50:(0.15~0.20):0.5配置;优选地,所述防虫液的用量为0.5~1Kg;优选地,所述叶面防虫的频率为每7
±
1天喷洒一次,喷3~4次;2)、新会柑种植50~55天开始施复合肥,施肥的时间间隔为15
±
1天;优选地,每次喷洒复合肥的浓度递增,喷洒2.5~3.5Kg复合肥水溶液/株;优选地,第一次水与复合肥的重量比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泓达堂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