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87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7
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包括贮存箱、设置在所述贮存箱下端的下料管,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并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输送管、设置在所述外管上的进气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端部的出料管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管、输送管、进气管单元、出料管单元的方式,达到了利用气压差进行输料的目的,并且具有加料稳定,加料速度可调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中依赖于保护渣的自重作用力实现加料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晶器保护渣加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连铸生产中,不断向结晶器内的液态钢水中添加保护渣,可以有效防止钢液二次氧化,减少钢坯内部氧化物夹杂,润滑钢坯与结晶器铜管之间的摩擦。保护渣的加入对铸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是连铸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序。
[0003]目前,连铸生产中保护渣的加入方式以人工加入为主,操作人员利用自制小铲把结晶器边缘的保护渣推入结晶器内,此种加料方式的缺点是加料不连续、不均匀,容易导致粘结性漏钢,影响铸坯的产生质量;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夏季,结晶器周围温度高,环境恶劣,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2310797U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料器,包括集料箱、保护渣疏散装置、分流加料装置、进料口、连杆、保护渣流动盘、振动装置和下料口,所述保护渣疏散装置设于集料箱上,所述分流加料装置设于集料箱内,所述进料口设于集料箱上,所述保护渣流动盘设于连杆上,所述振动装置设于保护渣流动盘上。
[0005]但是该装置中保护渣在集料箱——保护渣流动盘——下料口之间的输送几乎完全依赖保护渣的自重作用,下料效率不高,而且下料速率不可调,应用于实际连铸生产中有诸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通过设置外管、输送管、进气管单元、出料管单元的方式,达到了利用气压差进行输料的目的,并且具有加料稳定,加料速度可调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中依赖于保护渣的自重作用力实现加料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包括贮存箱、设置在所述贮存箱下端的下料管,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并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输送管、设置在所述外管上的进气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端部的出料管单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气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上的进气管、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的单向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单向阀开关的控制按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出料管单元一侧下端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端的气缸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端部上的伸缩管、设置在所述伸缩管端部上的出料管。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靠近端部的内壁上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伸缩管一侧上并与所述伸缩管管口卡合的凹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输送管一侧上并与所述输送管管口卡合的弧形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块数量为2~4个,且呈径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管侧端上并插入所述凹槽内的加固块、设置在所述加固块上的第一开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并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上并插入所述第二开孔内的限位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直管、设置在所述直管端部上的弹性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管内的弹性球。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管路,并且在管路出口处设置形成一个负压区的方式,达到了利用气压差进行输料的目的。该方案既提高了保护渣的加料效率,而且加料更加稳定,加料速度可调,相较于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中依赖于保护渣的自重作用力实现加料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0017]本专利技术装置简化了传统设备中的输料结构,具有结构灵活可调、操控简单方便、设备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单元以及出料管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料管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送管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管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弹性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说明:贮存箱11、下料管12、外管1、密封法兰101、输送管2、进气管单元3、进气管301、单向阀302、控制按钮303、出料管单元4、伸缩管401、出料管402、固定块403、空气通道a、凹槽404、弧形槽405、加固块406、第一开孔407、第二开孔408、限位件409、直管409a、弹性管409b、弹性球409c、支撑架5、气缸轴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贮存箱11、设置在所述贮存箱11下端的下料管12,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外管1、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并与所述下料管12连接的输送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上的进气管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端部的
出料管单元4。如附图2所示,所述进气管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1上的进气管301、设置在所述进气管301上的单向阀302、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管301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单向阀302开关的控制按钮303。所述出料管单元4包括与所述外管1连接的出料管402,出料管402处可以设置内径逐渐缩小的出口,这样设置有利于加快输送管2出口处的流速,有利于形成负压区。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1和所述输送管2构成双层管路,所述输送管2内用于输送保护渣,所述外管1与所述输送管2之间的空间用于使压缩空气通入,所述进气管301用于外联压缩空气供气装置,所述单向阀302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通入,所述控制按钮303用于操作人员控制单向阀302的开关。在本装置中,为了保证负压区稳定存在,所述外管1和输送管2的连接口可设置密封法兰101保持密封,避免漏气。
[0029]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303开启单向阀302,压缩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301进入所述外管1内,并在所述输送管2的出口前方形成一个负压区,负压区的出现驱使保护渣从所述贮存箱11中被“吸”至所述输送管2内并从输送管2出口排出,经所述出料管402加料至结晶器内,从而实现自动加料。当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303关闭单向阀302时,负压消失,加料即停止。
[0030]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中依赖于保护渣的自重作用力实现加料,本装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在保护渣出口处设置形成一个负压区的方式,利用气压差进行输料,既提高了保护渣的加料效率,而且加料更加稳定,而加料速度的调节只需要改变进气管301处的进气量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包括贮存箱(11)、设置在所述贮存箱(11)下端的下料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外管(1)、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并与所述下料管(12)连接的输送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上的进气管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端部的出料管单元(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1)上的进气管(301)、设置在所述进气管(301)上的单向阀(302)、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管(301)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单向阀(302)开关的控制按钮(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1)靠近所述出料管单元(4)一侧下端的支撑架(5)、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下端的气缸轴(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1)端部上的伸缩管(401)、设置在所述伸缩管(401)端部上的出料管(4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加保护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1)靠近端部的内壁上的固定块(40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常姚亮俞国红冯波杜雯雯刘树威
申请(专利权)人: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