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4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和一压置块,所述座体包括前端的接口端和后端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前端设于接口端内形成接触部,导电端子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固设于收容腔内,所述压置块与收容腔配合设置,所述搭接部朝向压置块的一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压置块将一连接导体压持固定在搭接部上且该连接导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导体的导电端与凸块对应压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连接导体与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无需进行焊接加工,且连接导体与电连接器的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使得电连接器方便实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作为一种电器连接装置在各电子系统中主要应用于:元器件与印制板或导线间的连接;印制板与印制板、印制板与导线间的连接;同一机箱/柜内背板与背板间的连接;设备与设备间的连接等。现有的连接器一般都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和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的前端形成接触部,用于电连接器介入端口的配合对接,导电端子的后端作为焊接端与导线或电路板焊接,形成电性连接。由于导电端子数量较多,在电连接器的制作过程中,导电端子的焊接工序成为电连接器制作成本中的较大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连接导线或电路板为焊接结构,使得二者中只要有其一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整个电连接器的报废,相应的增加了电连接器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结构合理,连接导体与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无需进行焊接加工,连接导体与电连接器的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既减少了原有的焊接工序成本,又可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更换,使得电连接器方便实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和一压置块,所述座体包括前端的接口端和后端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前端设于接口端内形成接触部,导电端子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固设于收容腔内,所述压置块与收容腔配合设置,所述搭接部朝向压置块的一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压置块将一连接导体压持固定在搭接部上且该连接导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导体的导电端与凸块对应压触。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和一压置块,所述座体包括前端的接口端和后端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前端设于接口端内形成接触部,导电端子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固设于收容腔内,-->所述压置块与收容腔配合设置,所述搭接部朝向压置块的一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压置块将一连接导体压持固定在搭接部上且该连接导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导体的导电端与凸块对应压触;所述收容腔包括一底部、一靠近接口端的前侧部以及底部两侧的左、右侧部,所述搭接部设于底部上;所述底部靠近接口端的一端设有凹凸固定部,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接触部与搭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夹持固定在凹凸固定部的凹槽内;所述底部上还设有与导电端子第一、四、七脚的搭接部接触的接地凸刺,所述接地凸刺刺破连接导体的绝缘外层并与连接导体的接地部分接触;所述底部上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贯穿连接导体上对应的定位孔且与压置块上相应的定位槽相配合;所述收容腔的左、右侧部上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压置块上相应位置的锁定凸块配合锁定。所述连接导体为软性排线、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本技术优点是:1.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收容腔和压置块将连接导体与导电端子的搭接部固定压持,使得连接导体与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无需进行焊接加工就保证了二者间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减少了原有的焊接工序成本,连接导体与电连接器的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减少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在发生故障时,不像原来的焊接连接的导电端子与连接导体,一旦发生故障就要全部报废,而是可单独对发生故障的单个部件进行更换,减少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二;图4为本技术座体和导电端子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电端子和连接导体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没有安装压置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其中:1导电端子;11搭接部;111凸块;12接触部;13中间部;2座体;21接口端;22收容腔;221底部;2211定位柱;2212凹凸固定部;222-->前侧部;223侧部;2231锁定槽;3压置块;31定位槽;32锁定凸块;4连接导体;41定位孔;5接地凸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SATA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2和一压置块3,所述座体2包括前端的接口端21和后端的收容腔22,所述导电端子1前端设于接口端21内形成接触部12,导电端子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11,所述搭接部11固设于收容腔22内,所述压置块3与收容腔22配合设置,所述搭接部11朝向压置块3的一面上设有凸块111,所述压置块3将一连接导体4压持固定在搭接部11上且该连接导体4与搭接部11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导体4的导电端与凸块111对应压触。所述连接导体4可为软性排线、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所述收容腔22包括一底部221、一靠近接口端21的前侧部222以及底部221两侧的左、右侧部223,所述搭接部11设于底部221上。所述底部221靠近接口端21的一端设有凹凸固定部2212,所述导电端子1还包括接触部12与搭接部11之间的中间部13,所述中间部13夹持固定在凹凸固定部2212的凹槽内。所述底部221上还设有与导电端子1第一、四、七脚的搭接部11接触的接地凸刺5,所述接地凸刺5刺破连接导体4的绝缘外层并与连接导体4的接地部分接触,从而实现连接器的导电端子1的第一、四、七脚与软性排线的接地部分导通。所述底部221上还设有定位柱2211,所述定位柱2211贯穿连接导体4上对应的定位孔41且与压置块3上相应的定位槽31相配合,既起到了定位作用,又使得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连接导体在拉扯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在收容腔中脱落而影响使用。所述收容腔22的左、右侧部223上设有锁定槽2231,所述锁定槽2231与压置块3上相应位置的锁定凸块32配合锁定,该锁定凸块32为梯形结构,以保证压置块3、与收容腔22的固定连接以及连接导体4和导电端子搭接部11之间的良好而稳定的电性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连接导体与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无需进行焊接加工,且连接导体与电连接器的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既减少了原有的焊接工序成本,又可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更换,使得电连接器方便实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2)和一压置块(3),所述座体(2)包括前端的接口端(21)和后端的收容腔(22),所述导电端子(1)前端设于接口端(21)内形成接触部(12),导电端子(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11),所述搭接部(11)固设于收容腔(22)内,所述压置块(3)与收容腔(22)配合设置,压置块(3)可将一连接导体(4)压持固定在搭接部(11)上且该连接导体(4)与搭接部(11)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座体(2)和一压置块(3),所述座体(2)包括前端的接口端(21)和后端的收容腔(22),所述导电端子(1)前端设于接口端(21)内形成接触部(12),导电端子(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搭接部(11),所述搭接部(11)固设于收容腔(22)内,所述压置块(3)与收容腔(22)配合设置,压置块(3)可将一连接导体(4)压持固定在搭接部(11)上且该连接导体(4)与搭接部(1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22)包括一底部(221)、一靠近接口端(21)的前侧部(222)以及底部(221)两侧的左、右侧部(223),所述搭接部(11)设于底部(2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11)朝向压置块(3)的一面上设有凸块(111),所述连接导体(4)的导电端与凸块(111)对应紧密压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杰邬渭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宜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