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82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及方法,包括高压电极、散热结构和喷雾发生器,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连接,所述喷雾发生器用于喷出雾滴,所述高压电极通电后产生离子风,离子风与雾滴混合对所述散热结构散热,在雾滴环境下实现离子风,使离子风中含有雾滴,从而使一部分热量被风通过对流换热带走,另一部分热量被液滴通过导热吸收,并汇聚入导流槽流出,相比于传统的离子风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可靠性较高。通过绝缘罩的设置,避免了水雾沉积形成水滴对高压电极局部的电离产生负面影响,使高压电极能够顺利产生离子,保证散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相关
,具体为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子风散热技术是通过高压电极电离空气,形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离子定向移动时撞击空气分子,带动空气分子一起定性移动,宏观上就形成了风。将高压电极与散热器结构结合后,就形成了离子风散热装置。电离需要有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高压电极需要具有尖锐的形状,多是采用细线或细针,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接地电极需要是平整的导电材料,接地电极可以作为散热器的翅片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部件,多是采用金属矩形板、金属环形板、金属网等结构。一个完整装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的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电离空气形成风,风吹向散热器的翅片从而带走热量,实现散热功能。现有技术都是只有空气作为风的介质,主要着眼于如何优化风速、风向,如何采用不同的电极结构,如何集成为不同的几何形状,如何与不同的电子设备结合等。但仅通过风吹向散热翅片,受限于空气较低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很难再大幅度提高散热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及方法,提出一种通过改变风的成分使风中含有微小的水的雾滴,从而显著提高散热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高压电极、散热结构和喷雾发生器,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连接,所述喷雾发生器用于喷出雾滴,所述高压电极通电后产生离子风,离子风与雾滴混合对所述散热结构散热。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罩,所述绝缘罩设置在所述高压电极上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为翅片状,所述高压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翅片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上设有导流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罩为弧形板、平板或折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极为细线状或针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极直径在5微米~500微米范围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发生器使用沸点在40摄氏度~150摄氏度范围内的液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发生器使用的液体为水或乙醇。
[0014]一种离子风散热方法,利用上述的雾滴冷却的离子风散热装置,步骤如下:
[0015]S1:对高压电极施加电压,所述高压电极周围产生离子风;
[0016]S2:喷雾发生器喷出雾滴,雾滴与离子风混合对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通过喷雾发生器在散热环境中添加雾滴,并在雾滴环境下实现离子风,使离子风
中含有雾滴,从而使一部分热量被风通过对流换热带走,另一部分热量被液滴通过导热吸收,并汇聚入导流槽流出,相比于传统的离子风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增强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可靠性较高。
[0019]通过绝缘罩的设置,避免了水雾对高压电极局部的电离产生负面影响,使高压电极能够顺利产生离子,保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电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图1

2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如图1,包括多个高压电极1、绝缘罩2、散热结构3和导流槽4,还包括喷雾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喷雾发生器向外喷洒雾滴,高压电极1采用金属材质的细线或针状,直径在5微米至500微米范围,典型的材料是钨丝。绝缘罩2采用非金属材质,绝缘性能好,为半圆形,典型的材料是硬质塑料。散热结构3是金属材质,通常采用铜或者铝。导流槽4是在散热装置基底的沟槽。
[0026]高压电极1与高压电源的正极连接,接地电极与高压电源的负极连接,接地电极需要是平整的导电材料,接地电极可以作为散热结构3的翅片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部件,多是采用金属矩形板、金属环形板、金属网等结构,接地电极可设置多个。
[0027]散热结构3优选为翅片状,每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设有导流槽4和高压电极1,绝缘罩2设置在高压电极1的上侧。
[0028]喷雾发生器设置在散热结构3的周围,喷雾发生器可以为水的雾化器,散热时,喷雾发生器向散热结构3或高压电极1方向喷出雾滴。
[0029]优选地,喷雾发生器在高于绝缘罩2的高度上由上向下喷出雾滴,避免雾滴与高压电极1产生影响。
[0030]如图2,对高压电极1施加直流电压,典型的电压在1kV~10kV,将散热结构3接地。在高压电极1局部产生空气电离,离子在高压电极1与散热结构3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向高压电极两侧的散热翅片移动,一方面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产生定向移动,另一专利技术离子附在微小的液滴上,形成的带电液滴在电场作用下同样向两侧的散热翅片移动。夹杂液滴的风吹向散热翅片,液滴附着在散热翅片表面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导流槽4。
[0031]绝缘罩2避免了水雾沉积在高压电极上并对局部的电离产生负面影响,使高压电极1能够顺利产生离子。导流槽4能够让液滴汇聚并流出装置。
[0032]在工作过程中,发热源置于散热装置底部,并会引起散热装置温度上升。散热装置
工作时会产生从高压电极1向两侧散热翅片方向的离子风,风的特点是含有水的雾滴,一部分热量被风通过对流换热带走,另一部分热量被液滴通过导热吸收,并汇聚入导流槽4流出。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雾滴并在雾滴环境下实现离子风,相比于传统的离子风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增强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并实现了好的可靠性。
[0034]优选地,绝缘罩2也可以为平板、折板等多种形状,特点是在高压电极1上方能挡住雾滴。
[0035]优选地,雾滴也可以为水、乙醇等工质,特点是沸点在4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的液体。
[0036]优选地,在散热结构3温度高于雾滴沸点的工作状态下,由于雾滴会在翅片表面沸腾气化,所以可以不设置导流槽。
[0037]一种离子风散热方法,利用上述的雾滴冷却的离子风散热装置,步骤如下:
[0038]S1:对高压电极施加电压,所述高压电极周围产生离子风;
[0039]S2:喷雾发生器喷出雾滴,雾滴与离子风混合对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004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极(1)、散热结构(3)和喷雾发生器,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1)和接地电极连接,所述喷雾发生器用于喷出雾滴,所述高压电极(1)通电后产生离子风,离子风与雾滴混合对所述散热结构(3)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罩(2),所述绝缘罩(2)设置在所述高压电极(1)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为翅片状,所述高压电极(1)设置在相邻两个翅片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上设有导流槽(4)。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2)为弧形板、平板或折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业吴赞唐苇羽陆军亮闫海东吴新科盛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