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各地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技术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基于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一体化处理设备,以及人工湿地及人工快渗等生态净化方法。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体化污水净化技术占地面积少、在稳定的进水水质及水量条件下,能够取得稳定的运行效果;生态净化方法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方便,适用于农业径流等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低污染水体治理。
[0003]但我国农村人口生活分散,农村污水排放量小、瞬时性强、季节性水量波动大,使出水水量、水质难以稳定,难以满足一体化设备的有效运行。加上管网铺设的高程考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多设计在低洼处,造成雨季时,大量地表径流进入污水处理设施中,大的水力冲击负荷,使活性污泥流失,系统瘫痪,无法有效运行;而水量较少的季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来水较少,无法达到设计水位,导致系统中活性污泥缺水干化死亡,活性消失,同样无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净化层、上层净化层、底板和多个连接管道,所述下层净化层、所述底板和所述上层净化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地坑中,且所述底板将所述地坑中的腔体分为下腔体和上腔体,所述下腔体为密封腔体,所述下层净化层设置于所述下腔体内,所述上层净化层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下层净化层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用于连接污水管网或前序污水调节池,所述下层净化层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多个所述连接管道的底端管口均设置于所述下层净化层上方;所述上层净化层的顶面低于地面,所述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穿过所述底板和上层净化层,所述上层净化层的底部设置有总集水管,所述总集水管的一端为排水口且从所述下层净化层伸出,所述上层净化层用于对地表径流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可升降,所述连接管道的顶端管口始终高于所述上层净化层上的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净化层包括微生物附着填料层,所述微生物附着填料层底部铺设有曝气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净化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颗粒填料层,所述颗粒填料层上种植有湿生挺水植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集水管通过溢流管道与所述总集水管下方的所述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溢流管道内设置有浮球阀的阀门,所述浮球阀的浮球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少元,丁彦礼,王佳俊,张琴,张亚楠,刘立恒,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