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55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包括有壳体、四个机臂组件以及两个起落架;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爬绳组件;爬绳组件包括有爬绳架和多个爬绳线轮;机臂组件包括有旋桨部;壳体内设置有四个驱动电机;当爬绳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上,起落架位于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旋桨部转动带动壳体飞向被困人员位置;当爬绳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起落架与被困人员相对固定,爬绳线轮转动使得壳体沿安全绳运动进而携带被困人员运动至地面安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携带安全绳飞行至高层,无需使用登高设备,不受使用场地限制;能够携带被困人员高空索降,简化救援程序,提升了救援效率;多采用自动化操作,缩短救援时间,为被困人员脱困赢得了宝贵时间。脱困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空救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文献号为CN20803168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锚钩、锚钩组件、抛投器及高空救援无人机,用于高空救援,其中,所述锚钩包括:锚体、钩形体和破碎部,钩形体与所述锚体连接,向所述锚体的后侧弯曲;破碎部向所述锚体的前端伸出一段,锚钩前端的破碎部在高压充气瓶的推动下可以用于击碎高空建筑的外窗玻璃,进而向室内投送救生器材。
[0003]上述专利在进行高空救援时,在向高层抛掷锚钩后,处于危险区域的被困人员不能单纯的依靠救生器材生存,往往还需要进行立刻撤离转换位置,而由于人员身体状态的不同,往往被困人员并不能单纯的靠自己的力量或者依靠投送的救生器材进行逃生,在一定程度上,该专利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04]文献号为CN11058898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空救援无人机,包括:救援座椅、气箱、无人机动力设备、固定连接板和救援物资运输设备,气箱的底端设有无人机动力设备。此设备通过救援物资运送设备能够将救生器材及时的送到被困人员的附近,且无人机上设有物品放置槽可放置一些小物件,比如药品等,为那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提供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此设备的顶端设有救援座椅,被困人员可通过救援座椅随着无人机飞行至安全地点,丰富了无人机的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装置一体化,减少了被困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救援座椅上设有多组气缸,能够调节座位的角度以及臂手的张开度,能够在无人机携带被困人员飞行的时候将其牢牢的固定在无人机上,保证了人身安全。
[0005]上述专利在进行救援时,虽然可以携带被困人员一同撤离,但是由于该专利结构复杂,重量较大,在飞向被困人员位置时,需要较大的起降空间,使用环境比较受限,同时由于结构复杂,运动机构和动力机构较多,从而造成了故障率较高,在进行人员救援时,容易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本身也不利于进行检修与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飞向高层的并能够与被困人员相对固定进而携带被困人员撤离的高空救援机构。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包括有壳体、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带动所述壳体飞行的机臂组件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下部的能够固定被困人员的起落架;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能够沿安全绳爬动的爬绳组件。
[0008]所述爬绳组件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驱动所述起落架转动的爬绳架和多个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内的依次传动连接的外周分别与所述安全绳抵紧的能够
沿所述安全绳爬动的爬绳线轮;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能够转动提升飞行升力的旋桨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四个能够分别与所述旋桨部、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0009]当所述爬绳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上,所述起落架位于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所述驱动电机仅与所述旋桨部传动连接,所述旋桨部转动带动所述壳体飞向被困人员位置。
[0010]当所述爬绳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起落架转动至与被困人员相对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仅与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所述爬绳线轮转动使得所述壳体沿所述安全绳运动进而携带被困人员运动至地面安全位置。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爬绳组件还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上的与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上的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的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
[0012]当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蜗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爬绳线轮转动,所述爬绳线轮沿所述安全绳运动,使得所述壳体运动至安全位置。
[0013]当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不接触时,所述蜗轮不能驱动所述蜗杆转动,即所述爬升线轮不能转动,防止使用者跌落,同时减轻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负载,延长所述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4]作为优选方案:各个所述起落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线与对应的所述起落架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的从动杆;所述爬绳架上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从动杆运动的驱动柱;所述从动杆外壁成型有能够与对应的所述驱动柱相抵的从动锥面;各个所述起落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两个所述起落架相互远离的扭簧。
[0015]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二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驱动柱驱动所述从动锥面运动使得所述起落架转动,进而能够使得所述起落架转动至与被困人员抵紧。
[0016]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一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驱动柱不再与所述从动锥面相抵,两个所述起落架能够在对应的所述扭簧的弹力作用运动至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臂组件还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机臂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臂内的与对应的所述旋桨部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用于驱动位于同侧的所述机臂转动的开合杆;所述爬绳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开合杆转动连接的用于驱动该所述开合杆滑动的联动杆。
[0018]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二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爬绳架带动所述开合杆滑动,进而使得各个所述传动轴转动至不与所述驱动电机接触,同时,所述爬绳架能够带动所述蜗杆运动至与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19]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一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爬绳架带动所述开合杆滑动,进而使得各个所述传动轴转动与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同时所述爬绳架能够带动所述蜗杆运动至不与所述驱动电机接触。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臂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成型有轴线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的联动孔;所述开合杆两端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联动孔滑动连接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联动孔运动的联动滑槽。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臂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所述旋桨部转动连接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设置有能够将所述机臂与身体相对固定的绑带;所述绑带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能够快速插接的扎扣;在进行救援时,能够通过所述绑带将伤者与所述机臂相对固定,从而能够用于救援受伤或意识模糊的被困人员。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全绳末端固定连接有便于与高层建筑进行固定的安全扣;所述壳体外壁前端成型有能够与所述安全扣卡接的用于容纳所述安全扣的安全扣槽;所述安全扣能够快速固定,从而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00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桨部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安装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两侧的桨叶;当进行飞行时,两个所述桨叶在离心作用下运动至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所述桨叶周向转动提供飞行升力,无需手动展开,缩短了准备时间,为救援提供了更多时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带动所述壳体飞行的机臂组件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下部的能够固定被困人员的起落架;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能够沿安全绳爬动的爬绳组件;所述爬绳组件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驱动所述起落架转动的爬绳架和多个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内的依次传动连接的外周分别与所述安全绳抵紧的能够沿所述安全绳爬动的爬绳线轮;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能够转动提升飞行升力的旋桨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四个能够分别与所述旋桨部、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当所述爬绳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上,所述起落架位于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所述驱动电机仅与所述旋桨部传动连接,所述旋桨部转动带动所述壳体飞向被困人员位置;当所述爬绳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起落架转动至与被困人员相对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仅与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所述爬绳线轮转动使得所述壳体沿所述安全绳运动进而携带被困人员运动至地面安全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绳组件还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上的与所述爬绳线轮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爬绳架上的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的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当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蜗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爬绳线轮转动,所述爬绳线轮沿所述安全绳运动,使得所述壳体运动至安全位置;当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不接触时,所述蜗轮不能驱动所述蜗杆转动,即所述爬升线轮不能转动,防止使用者跌落,同时减轻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负载,延长所述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起落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线与对应的所述起落架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的从动杆;所述爬绳架上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从动杆运动的驱动柱;所述从动杆外壁成型有能够与对应的所述驱动柱相抵的从动锥面;各个所述起落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两个所述起落架相互远离的扭簧;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二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驱动柱驱动所述从动锥面运动使得所述起落架转动,进而能够使得所述起落架转动至与被困人员抵紧;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一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驱动柱不再与所述从动锥面相抵,两个所述起落架能够在对应的所述扭簧的弹力作用运动至相互远离的极限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人员识别功能的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组件还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机臂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臂内的与对应的所述旋桨部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用于驱动位于同侧的所述机臂转动的开合杆;所述爬绳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开合杆转动连接的用于驱动该所述开合杆滑动的联动杆;当所述爬绳架向第二极限位置滑动时,所述爬绳架带动所述开合杆滑动,进而使得各个所述传动轴转动至不与所述驱动电机接触,同时,所述爬绳架能够带动所述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黎勇跃邓成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