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46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拦污领域,具体涉及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包括弧形板和两个捞挡机构,弧形板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连接,弧形板上设有过滤孔;每个捞挡机构均包括打捞篮和挡板,打捞篮和挡板均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滑动连接,弧形板位于打捞篮和挡板之间。采用本技术方案时,便于对水电站取水口处漂浮物进行拦截并方便将漂浮物揽至取水口两侧水泥墩处。并方便将漂浮物揽至取水口两侧水泥墩处。并方便将漂浮物揽至取水口两侧水泥墩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拦污领域,具体涉及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的取水口通常需要对漂浮物进行拦截,现有的拦截方式是采用浮筒对漂浮物进行拦截,拦截后的漂浮物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将漂浮物转移至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处,但是清理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不利于水电站取水口处漂浮物的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水电站取水口处漂浮物进行拦截并方便将漂浮物揽至取水口两侧水泥墩处的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包括弧形板和两个捞挡机构,弧形板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连接,弧形板上设有过滤孔;每个捞挡机构均包括打捞篮和挡板,打捞篮和挡板均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滑动连接,弧形板位于打捞篮和挡板之间。
[0005]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弧形板对漂浮物进行拦截,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漂浮物沿着弧形板流动至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处,打捞篮浸入水中并向上移动后,将漂浮物从水面打捞上来,便于人工进行安全清理;打捞篮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带动挡板浸入水中对水流进行阻挡,水流与挡板撞击后反向流动冲击弧形板,便于对封堵板上过滤孔内堵塞的漂浮物进行清理,封堵板疏通后,有利于降低水流对弧形板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弧形板断裂,进而有利于提高弧形板的使用寿命。
[0006]进一步的,过滤孔朝向弧形板的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降低漂浮物沿着弧形板流动的过程中封堵过滤孔的几率。
[0007]进一步的,过滤孔呈弧形。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进一步降低漂浮物封堵过滤孔的几率。
[0008]进一步的,打捞篮包括底板和筛框,底板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筛框与底板的一个直角边连接,底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接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打捞篮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底板的斜面与漂浮物接触后,便于漂浮物在水面上流动,降低底板将漂浮物按压至水中的几率,从而降低漂浮物从弧形板下方流走的可能性。
[0009]进一步的,弧形板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固定连接或弧形板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滑动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滑动连接能根据水位的高低调节弧形板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每个捞挡机构还包括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框和液压缸,升降框的两端各自与底板以及挡板连接,液压缸安装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上,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升降框的中部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便于同时对打捞篮和挡板进行升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0012]图2为弧形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弧形板1、过滤孔2、水泥墩3、打捞篮4、挡板5、升降框6、底板7、筛框8。
[0015]实施例:
[001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所示:如图1所示的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包括弧形板1和两个捞挡机构,弧形板1上开有过滤孔2,如图2所示,过滤孔2朝向弧形板1的中心位置倾斜设置,而且过滤孔2呈弧形。
[0017]弧形板1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弧形板1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3滑动连接,具体的,水泥墩3上开有滑槽,弧形板1的两端焊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上端与拉绳通过螺钉连接,水泥墩3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卷扬机,拉绳的另一端缠绕并打结固定在卷扬机的卷绕辊上。
[0018]每个捞挡机构均包括打捞篮4、挡板5和升降单元,弧形板1位于打捞篮4和挡板5之间;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框6和液压缸,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3上,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升降框6的中部焊接或通过法兰连接,液压缸可选用SMC型液压缸。
[0019]水泥墩3上还开有供挡板5两端滑动设置的滑槽,升降框6的一端与挡板5焊接;打捞篮4包括底板7和筛框8,底板7呈直角三棱柱状,底板7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筛框8与底板7的一个直角边焊接,而且升降框6的另一端与底板7焊接,底板7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3接触。当然,升降单元也可以选择由卷扬机和拉绳组成,拉绳与挡板5以及底板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升降。
[002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1]通过弧形板1对漂浮物进行拦截,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漂浮物沿着弧形板1流动至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3处;启动液压缸后,通过升降框6带动打捞篮4浸入水中下沉到弧形板1和水泥墩3之间的A位置并向上移动后,将漂浮物从水面打捞上来,便于人工进行安全清理。
[0022]打捞篮4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升降框6带动挡板5浸入水中对水流进行阻挡,水流经弧形板1与挡板5撞击后反向流动冲击弧形板1,便于对封堵板上过滤孔2内堵塞的漂浮物进行清理,封堵板疏通后,有利于降低水流动过程中对弧形板1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弧形板1断裂,进而有利于提高弧形板1的使用寿命。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板和两个捞挡机构,弧形板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连接,弧形板上设有过滤孔;每个捞挡机构均包括打捞篮和挡板,打捞篮和挡板均与取水口两侧的水泥墩滑动连接,弧形板位于打捞篮和挡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孔朝向弧形板的中心位置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孔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站取水口拦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捞篮包括底板和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友王大洪刘鑫李文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区水利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