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海亮专利>正文

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29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包括桥架机构,所述桥架机构包括桥板,所述桥板的两侧均固连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桥板的下方设置有吊篮,所述滑动机构用于带动吊篮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下放机构的设置,拦污栅从开口槽位置穿过落下,拦污栅的顶端横梁被固定钩勾住固定,启动绞绳机二释放吊绳,从而将拦污栅下放至指定高度,从而便于对拦污栅的移动和吊运,方便对位于偏僻或狭窄地区的进水口进行拦污栅安装,从而代替大型吊运设备对拦污栅的移动,同时吊篮、桥架机构和滑动机构的可分离组装的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减轻运输和安装难度,便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拦污栅一般设在进水口前,用于拦阻水流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避免阻塞隧洞或水轮机,一般为框栅式结构,现有的拦污栅安装施工工艺在针对地区偏僻的中小型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在安装时拦污栅时,由于其大型设备(如门型吊架等)难以抵达,对拦污栅的移动和吊运比较麻烦,难以操作,使得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通过下放机构的设置,拦污栅移动至承载板上后,手动靠向桥板方向拉动拦污栅的顶端,使得固定钩插入拦污栅的栅格内,拦污栅底端向外偏转至开口槽位置,从而使得拦污栅从开口槽位置穿过落下,拦污栅的顶端横梁被固定钩勾住固定,启动绞绳机二释放吊绳,从而将拦污栅下放至指定高度,从而便于对拦污栅的移动和吊运,方便对位于偏僻或狭窄地区的进水口进行拦污栅安装,从而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施工作业平台安装在进水口水渠的上方;步骤二:通过施工作业平台,工作人员下降到水渠内,对两侧和底部的栅槽砼表面进行清理,检查、校正预埋锚筋;步骤三:将拦污栅移动至施工作业平台,通过施工作业平台将拦污栅吊放至栅槽内,将拦污栅与栅槽安装固定,依次对多个拦污栅进行吊放和安装;步骤四:对拦污栅的形状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合格;其中,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桥架机构(100),所述桥架机构(100)包括桥板(110),所述桥板(110)的两侧均固连有滑轨(130),所述滑轨(130)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300),所述桥板(110)的下方设置有吊篮(200),所述滑动机构(300)用于带动吊篮(200)移动,且其中一个滑动机构(300)的顶端固连有下放机构(500),所述下放机构(500)用于固定和吊放拦污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吊篮(200)的两端内侧壁顶端中间位置均固连有转动座(211),所述转动座(21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抓钩(210),所述桥板(110)的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下降口(140),所述下降口(140)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盖板(143),所述下降口(140)两端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接槽(141),所述卡接槽(141)的两侧内侧壁之间固连有圆柱(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汛期防堵的水电站水源隧洞进水口拦污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300)包括连接杆(310),所述连接杆(310)的一侧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槽轮(320),所述槽轮(320)的与滑轨(13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10)的另一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固定座(340),所述固定座(340)的内壁均转动套接有圆杆(341),所述圆杆(341)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限位轮(350),且另一个滑动机构(300)中的连接杆(310)顶面固连有驱动电机(400),所述驱动电机(400)的输出端与一个圆杆(341)传动连接,所述限位轮(350)与滑轨(130)的一外侧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叶海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