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29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该空空换热结构包括:空空换热器和内循环风机;空空换热器包括:进风面、出风面、顶面和底面,以及多个换热芯体;进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进风口,出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出风口,外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出风口对应设置;底面包括对应设置的多个内循环进风口和多个内循环出风口;内循环风机安装在内循环出风口一侧;空空换热结构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外风道包括多个子外风道,内风道包括多个子内风道;子外风道与子内风道间隔设置,且彼此独立。内循环风机位于低温区,有利于提升其工作寿命;空空换热结构多种设备,将设备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使得设备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和可靠性。使得设备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和可靠性。使得设备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换热和电能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和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充电设备已开始应用于港口、矿区及建筑等恶劣环境使用,同时设备维护越来越趋向无人值守化和免维护化。
[0003]目前主流的直通式换热结构并没有把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离,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受到质疑,维护难度过大,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此外,现有的充电设备柜(充电桩柜体)普遍采用直通式的换热结构,通风方向与机柜方向不一致,无法多台设备并排放置,同时柜体通风窗口采用百叶结构,并配合防尘过滤棉以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为提高生产和使用维护效率,通风防尘结构设计简易,存在大量缝隙,工作时风机会吸入大量灰尘和水汽,不能满足安全稳定的使用要求。在多尘环境下,内部会积累大量灰尘,降低了绝缘性能,在高湿环境下,产生腐蚀等问题。同时,该通风方案中散热风机位于高温区,该高温区温度普遍高于70℃,高温对风机寿命影响严重,因此,传统的充电设备受换热结构带来的缺陷,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寿命和使用可靠性,给设备维护带来大量工作,对充电设备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换热结构和充电设备采无法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隔离,且散热风机位于高温区,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寿命和使用可靠性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空换热结构,该空空换热结构包括:空空换热器和内循环风机;
[0006]所述空空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出风面、连接所述进风面与所述出风面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多个换热芯体;
[0007]所述进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出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底面包括对应设置的多个内循环进风口和多个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面一侧,所述内循环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面一侧;
[0008]所述内循环风机安装在所述内循环出风口一侧;
[0009]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空空换热器的内部,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与所述顶面连接,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与所述底面连接;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外换热芯体和内换热芯体,所述外换热芯体与所述内换热芯体间隔设置;
[0010]所述空空换热结构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包括多个子外风道,所述内风道包括多个子内风道;所述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外循环出风口、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
相邻两个所述外换热芯体和所述内换热芯体,形成所述子外风道,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内循环出风口、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外换热芯体和所述内换热芯体,形成所述子内风道;所述子外风道与所述子内风道间隔设置,且彼此独立。
[0011]可选地,还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导风罩和外循环出风口导风罩;
[0012]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导风罩位于所述进风面一侧,且围绕所述进风面设置,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导风罩位于所述出风面一侧,且围绕所述出风面设置。
[0013]可选地,还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导风罩;
[0014]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一侧。
[0015]可选地,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导热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排布于所述导热体的表面。
[0016]可选地,所述翅片包括:矩形翅片、三角型翅片和波浪型翅片中的任意一种。
[0017]可选地,位于同一所述导热体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间距范围为5mm

10mm。
[00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空空换热结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机柜和外循环风机;
[0019]所述机柜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和后门,所述空空换热结构位于所述机柜的内部,所述进风面位于所述前门一侧,所述出风面位于所述后门一侧;所述前门包括多个前门通风孔,所述前门通风孔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后门包括多个后门通风孔,所述后门通风孔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对应设置;
[0020]所述外循环风机安装在所述前门一侧,且与所述前门通风孔对应设置。
[0021]可选地,还包括:功率变换器件,所述功率变换器件位于所述内循环风机远离所述空空换热结构的一侧,所述功率变换器件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功率单元。
[0022]可选地,还包括:输入输出器件,所述输入输出器件与所述功率变换器件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器件位于所述后门一侧;
[0023]所述输入输出器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间隔设置。
[0024]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件,所述控制器件位于所述前门一侧,所述控制器件与所述输入输出器件隔离设置。
[00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空换热结构,包括空空换热器和内循环风机;空空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芯体;内循环风机安装在内循环出风口一侧,位于低温区,有利于提升内循环风机的工作寿命;换热芯体包括:外换热芯体和内换热芯体,外换热芯体与内换热芯体间隔设置;空空换热结构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外风道包括多个子外风道,内风道包括多个子内风道;外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通过空空换热器连通,形成子外风道,内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通过空空换热器连通,形成子内风道;子外风道与子内风道通过换热芯体隔开,彼此独立,间隔设置的子外风道和子内风道,可增大换热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上述空空换热结构可以适配充电设备等各种需要高效换热的设备,空空换热结构可将外风道与内风道隔离,使设备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将设备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使得设备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空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拆除顶面和进风面的空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拆除顶面和进风面的空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换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换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空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空换热器和内循环风机;所述空空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出风面、连接所述进风面与所述出风面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多个换热芯体;所述进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出风面包括多个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底面包括对应设置的多个内循环进风口和多个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面一侧,所述内循环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面一侧;所述内循环风机安装在所述内循环出风口一侧;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空空换热器的内部,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与所述顶面连接,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与所述底面连接;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外换热芯体和内换热芯体,所述外换热芯体与所述内换热芯体间隔设置;所述空空换热结构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包括多个子外风道,所述内风道包括多个子内风道;所述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外循环出风口、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外换热芯体和所述内换热芯体,形成所述子外风道,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内循环出风口、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外换热芯体和所述内换热芯体,形成所述子内风道;所述子外风道与所述子内风道间隔设置,且彼此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空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导风罩和外循环出风口导风罩;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导风罩位于所述进风面一侧,且围绕所述进风面设置,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导风罩位于所述出风面一侧,且围绕所述出风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空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导风罩;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刘国鹏李定胜王廷洋马沛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