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属于交流充电桩充电。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各类充电桩也应运而生。
2、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交流充电桩以其安装方便、充电简单为家庭所欢迎。
3、现有的交流充电桩的输入电源由主控继电器进行控制,而主控继电器由于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会发生温升效应,而且长期使用的主控继电器还会发生粘连动作,以上现象都会带来交流充电桩充电不稳定、充电不安全性的隐患。
4、如何通过交流充电桩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改进来提高主控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
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继电器k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继电器K1,其特征在于:电阻R1的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电阻R1另一端接正或门D1的第一输入端,正或门D1的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6的公共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接电阻R17;正或门D1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及电阻R6的一端及MOS管Q2的栅极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电阻R6的另一端及MOS管Q2的源极接地,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继电器k1,其特征在于:电阻r1的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电阻r1另一端接正或门d1的第一输入端,正或门d1的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6的公共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接电阻r17;正或门d1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及电阻r6的一端及mos管q2的栅极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电阻r6的另一端及mos管q2的源极接地,mos管q2的漏极与主控继电器k1的电源输出端及限流电阻的一端相连,主控继电器k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二直流工作电压相连接,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q4的漏极相连,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8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及mos管q4的源极相连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正或门d2的输出端相连,正或门d2的第一输入端与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压,正或门d2的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6的公共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3的一端接直流工作电压,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主控继电器k1的辅助输入端,电阻r14的一端与主控继电器k1的辅助输出端及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工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主控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继电器k1对应的电源l线、n线上设置有主电源短路检测电路,所述主电源短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l线、n线是否短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海,刘国鹏,屈战,夏玉宝,顾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