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12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壁一体成型设有两对接管,所述连接体内设有内腔,两对所述接管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连接体上方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上方设有两对管道插孔,所述连接体外壁设有导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埋管换热器技术领域,本装置结构紧凑,通过在双U头上方设置护罩,护罩可通过弹性定位件嵌入定位槽内,从而使护罩固定在连接体上方,并通过矩形框侧壁的密封胶条以及管道插孔内的密封圈,实现密封,从而有效保护双U头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处,导流组件的设置,可减小下沉阻力,便于下管工作的进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埋管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可再生清洁能源,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央财政也予以专项财政补助,地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自从国外引进中国后,在国家政策激励和自身节能环保的优点双重因素的推动下,其在全国各地风行推广。地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房室外循环系统是地埋管,地埋管一般设计在建筑物基础承台之下或建筑物的基础外围,双U头是换热器中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
[0003]中国专利CN202252543U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双U头管件,包括有插头式的管件体,管件体上部设有两组插柱,每组插柱包括有两个插柱,每个插柱内均设有插孔;所述管件体内设有通水孔,每个插孔均与通水孔连通;
[0004]该双U头可用于地埋管,且不影响水流量,但在下管过程中,由于砂砾的存在,可能会使双U头与管材连接处破损,从而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解决了现有双U头防护性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壁一体成型设有两对接管,所述连接体内设有内腔,两对所述接管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连接体上壁上壁开设有矩形插槽,所述连接体上方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下端插入所述矩形插槽内,所述护罩下方侧壁设有弹性定位件,所述矩形插槽一侧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件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弹性定位件嵌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护罩上方设有两对管道插孔,所述连接体外壁设有导流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体外壁的导流翼板,所述导流翼板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侧壁设有倾斜导流面。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体下端设有导头,所述导头上端设有螺柱,所述连接体下壁设有螺孔,所述螺柱旋接于所述螺孔内。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体上壁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外壁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外侧抵紧于所述护罩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导头为锥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管道插孔内设有密封圈。
[0012]优选的,所述管道插孔位于所述接管正上方,且与所述接管一一对应。
[0013]优选的,护罩下方侧壁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下壁抵紧于所述连接体上壁。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紧凑,通过在双U头上方设置护罩,护罩可通过弹性定位件嵌入定位槽内,从而使护罩固定在连接体上方,并通过矩形框侧壁的密封胶条以及管道插孔内的密封圈,实现密封,从而有效保护双U头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处,导流组件的设置,可减小下沉阻力,便于下管工作的进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连接体;2、接管;3、内腔;4、矩形插槽;5、护罩;6、弹性定位件;7、定位槽;8、管道插孔;9、导流翼板;10、倾斜导流面;11、导头;12、螺柱;13、矩形框;14、密封胶条;15、密封圈;16、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包括连接体1,所述连接体1上壁一体成型设有两对接管2,所述连接体1内设有内腔3,两对所述接管2与所述内腔3连通,所述连接体1上壁开设有矩形插槽4,所述连接体1上方设有护罩5,所述护罩5下端插入所述矩形插槽4内,所述护罩5下方侧壁设有弹性定位件6,所述矩形插槽4一侧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件6匹配的定位槽7,所述弹性定位件6嵌入所述定位槽7内,所述护罩5上方设有两对管道插孔8,所述连接体1外壁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体1外壁的导流翼板9,所述导流翼板9远离所述连接体1的侧壁设有倾斜导流面;所述连接体1下端设有导头11,所述导头11上端设有螺柱12,所述连接体1下壁设有螺孔,所述螺柱12旋接于所述螺孔内;所述连接体1上壁设有矩形框13,所述矩形框13外壁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密封胶条14外侧抵紧于所述护罩5内壁;所述导头11为锥形结构;所述管道插孔8内设有密封圈15;所述管道插孔8位于所述接管2正上方,且与所述接管2一一对应;护罩5下方侧壁设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下壁抵紧于所述连接体1上壁。
[0021]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22]实施例1: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包括连接体1,连接体1上壁一体成型设有两对接管2,连接体1内设有内腔3,两对接管2与内腔3连通;在使用时,将任意两根接管2与进水管连通,另外两根接管2与回水管连通,从而形成两进两出的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结构,内腔空3间大,避免堵塞。
[0023]连接体1上壁开设有矩形插槽4,连接体1上方设有护罩5,护罩5下端插入矩形插槽4内,护罩5下方侧壁设有弹性定位件6,矩形插槽4一侧设有与弹性定位件6匹配的定位槽7,
弹性定位件6嵌入定位槽7内;
[0024]弹性定位件6插入时先经过矩形插槽4发生形变后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嵌入定位槽7后,弹性定位件6因其自身弹性恢复,从而使护罩5固定于矩形插槽4内。
[0025]护罩5上方设有两对管道插孔8,连接体1外壁设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设于连接体1外壁的导流翼板9,导流翼板9远离连接体1的侧壁设有倾斜导流面;连接体1下端设有导头11,导头11上端设有螺柱12,连接体1下壁设有螺孔,螺柱12旋接于螺孔内;
[0026]导流翼板9外侧设置倾斜导流面,连接体1下方设置锥形的导头11,从而减小下沉阻力,便于下管工作的进行。
[0027]连接体1上壁设有矩形框13,矩形框13外壁设有密封胶条14,密封胶条14外侧抵紧于护罩5内壁;导头11为锥形结构;管道插孔8内设有密封圈15;管道插孔8位于接管2正上方,且与接管2一一对应;护罩5下方侧壁设有压板16,压板16下壁抵紧于连接体1上壁;
[0028]通过密封胶条14与密封圈15的设置提高护罩5密封性,从而提高装置安全稳定性。
[0029]实施例2:将两对接管2管径加大,使其突破了市面上双U头只能连接De40以下换热器的限制,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包括连接体(1),所述连接体(1)上壁一体成型设有两对接管(2),所述连接体(1)内设有内腔(3),两对所述接管(2)与所述内腔(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上壁开设有矩形插槽(4),所述连接体(1)上方设有护罩(5),所述护罩(5)下端插入所述矩形插槽(4)内,所述护罩(5)下方侧壁设有弹性定位件(6),所述矩形插槽(4)一侧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件(6)匹配的定位槽(7),所述弹性定位件(6)嵌入所述定位槽(7)内,所述护罩(5)上方设有两对管道插孔(8),所述连接体(1)外壁设有导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体(1)外壁的导流翼板(9),所述导流翼板(9)远离所述连接体(1)的侧壁设有倾斜导流面(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埋管换热器一体化双U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下端设有导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武陈楠杜恩广李骁龙赵金玲胡希栓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北京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