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91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源桩,包括桩体和用于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均与地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连通,直筒形桩体外圆上套合并固定有至少一个导热筒,换热管固定在导热筒的夹层筒壁内,换热管呈盘管形,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端均与换热管连通;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的夹层筒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盘管形的散热管为竖向盘管或横向盘管;桩体下部分为竹节形桩体,上部分为直筒形桩体,或桩体整桩均为直筒形桩体;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的顶部有限位装置:一对经螺栓固紧的第一半圆形抱箍。该能源桩换热管与桩体相对独立、能防止换热管磨损、换热效率相对高和换热效果相对好。和换热效果相对好。和换热效果相对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源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础施工
,具体讲是一种能源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桩既为受力桩、又设有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而得到广泛地应用和推广。但现有技术的能源桩仍存在待改进之处:1、大部分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均与钢筋笼一起浇灌在预制桩如静压根植桩内,增加了桩体制做的难度,也大幅度提高了桩体的成本,且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不是直接与地下热源导热交换,而是经桩的混凝土间接与地下热源导热交换,影响了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2、还有少数的能源桩采用换热管主体直接暴露在管桩之外,一般轴向铺设在桩体全部长度上一根管下一根管上,或两根管下两根管上,该换热管全长特别是下段管易磨损,甚至存在开裂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管与桩体相对独立、能防止换热管主体磨损、换热效率相对高和换热效果相对好的能源桩。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能源桩,包括桩体和用于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均与地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连通,直筒形桩体外圆上套合并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桩,包括桩体和用于与地热热交换的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均与地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连通,其特征在于:直筒形桩体外圆上套合并固紧有至少一个导热筒,换热管固定在导热筒的夹层筒壁内,换热管呈盘管形,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端均与换热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桩,其特征在于: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的夹层筒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下部分为竹节形桩体,上部分为直筒形桩体,一个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套合在两部分结合处,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的下端抵至该竹节形桩体的凸圈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桩,其特征在于:固定有换热管的导热筒的顶部有限位装置:一对经螺栓固紧的第一半圆形抱箍。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