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77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地质勘查获取施工区域及邻近区域的勘查数据,并依此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并根据所拟定的强夯机械设备及建立的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验算,最终根据验算得到符合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出的强夯机械设备既能保证地基基础的夯实效果,又能够避免强夯时产生的应力破坏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坏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强夯机械实际施工时,往往周边并无较多的建/构筑物,但现场施工的环境是突变的。若遇到项目周边有管线、海底隧道、地铁等建/构筑物,强夯施工时,若保守选择强夯机械的能级,则无法保证地基基础的夯实效果,若激进选择强夯机械的能级,无法保证施工时产生的应力是否会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该方法既能保证地基基础的夯实效果,又能够避免强夯时产生的应力破坏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01: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得对应的勘查数据;
[0006]S102:根据勘查数据建立施工区域及邻近范围的三维地质模型;
[0007]S103: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
[0008]S104:建立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根据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
[0009]S105:根据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以及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进行比较,选定强夯机械设备。
[0010]进一步,所述的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可将地基视为半无限域,将所需计算的建/构筑物作为应力边界,并假设锤底应力是均匀分布,用轴对称模型对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0011]进一步,所述的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强夯机械设备施工时,若土体为弹性变形,则建立弹性多孔介质的本构关系,在本构关系中应考虑地基内应力、位移以及孔隙压力的变化。
[0012]进一步,对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进行补勘,根据所得到的地质勘查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每层地质的组成情况并进行命名编号,获取临近建/构筑物的压应力、结构形式、结构承载力、结构大小以及建/构筑物距离强夯机械的距离,并将获取的信息输入至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以优化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地质勘查获取施工区域及邻近区域的勘查数据,并依此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并根据所拟定的强夯机械设备及建立的三维地
质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验算,最终根据验算得到符合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出的强夯机械设备既能保证地基基础的夯实效果,又能够避免强夯时产生的应力破坏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01: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得对应的勘查数据;
[0017]S102:根据勘查数据建立施工区域及邻近范围的三维地质模型;
[0018]S103: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
[0019]S104:建立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根据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
[0020]S105:根据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以及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进行比较,选定强夯机械设备。
[0021]进一步,所述的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可将地基视为半无限域,将所需计算的建/构筑物作为应力边界,并假设锤底应力是均匀分布,用轴对称模型对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0022]进一步,所述的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强夯机械设备施工时,若土体为弹性变形,则建立弹性多孔介质的本构关系,在本构关系中应考虑地基内应力、位移以及孔隙压力的变化。
[0023]进一步,对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进行补勘,根据所得到的地质勘查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每层地质的组成情况并进行命名编号,获取临近建/构筑物的压应力、结构形式、结构承载力、结构大小以及建/构筑物距离强夯机械的距离,并将获取的信息输入至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以优化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
[0024]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地质勘查获取施工区域及邻近区域的勘查数据,并依此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并根据所拟定的强夯机械设备及建立的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验算,最终根据验算得到符合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出的强夯机械设备既能保证地基基础的夯实效果,又能够避免强夯时产生的应力破坏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或破坏。本专利技术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要考虑各种不利因素,计算值应准确;二是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应选择合适的土体单元平衡方程、本构方程及几何方程。最终将计算出来的土地强夯所需的能级及临近建/构筑物的压应力值进行比较,选择符合要求的能级强夯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得对应的勘查数据;S102:根据勘查数据建立施工区域及邻近范围的三维地质模型;S103:对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分析,并获取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的计算值;S104:建立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根据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S105:根据临近建/构筑物压应力以及土体夯实所需的能级进行比较,选定强夯机械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地铁或隧道的强夯机械设备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可将地基视为半无限域,将所需计算的建/构筑物作为应力边界,并假设锤底应力是均匀分布,用轴对称模型对强夯施工有限元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镇黄楚煌吕凯芳骆松辉陈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