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原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64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8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印刷原版,其在没有特别的装置、追加工序的情况下,可以在印刷版表面上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可以提高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一种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是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氧阻隔层(C)和热敏掩模层(D)而形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得到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及(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柔性印刷原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版的实地部分的微穴再现性良好,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优异的柔性印刷原版。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印刷是通过将油墨加载在版材的凸部上,将版材挤压在基材上以将油墨从版材转印到基材上的印刷方式。由于柔性印刷中使用的版材比较柔软,可以依从为各种形状,因此可以在范围较广的基材上印刷。作为基材,可列举包装薄膜、标签纸、饮料纸盒、纸容器、信封、纸板等,其中,对表面粗糙的基材专门使用柔性印刷。此外,柔性印刷可以使用VOC排放量少的水性、醇性油墨,是一种环境适应性高的印刷方式。通过这些基材适应性、环境适应性这样的优点,正在推进从凹版印刷、胶版印刷到柔性印刷的过渡。
[0003]另一方面,在柔性印刷中,与凹版印刷相比,在膜基材上印刷时,存在在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ink laydown)较差的问题。作为提高柔性印刷的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的一种方法,有增加印刷版和被印刷品的物理挤压力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时,微小网点因挤压力而变形,微小网点的印刷性受损。
[0004]作为其他方法,有一种通过在实地部分的表面上设置微穴(microcell)来改进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的方法。微穴是指形成在实地部分的表面上的特定的微小凹凸图案。通过设置微穴,可以在挤压印刷版和被印刷品时赋予油墨适度的流动性,并且可以提高实地部分的油墨分布的均匀性。作为在印刷版的实地部分设置微穴的方法,广泛使用在热敏掩模层的实地部分将微穴成像,将其再现于印刷版上的方式。作为典型的例子,有由ESKO

Graphic公司制造的微穴筛(microcell screening)(参见非专利文献1)。微穴筛中有导入矩形穴的MC型、导入斜线状穴的GROOVY型及导入特殊形状穴的单像素筛(single pixel screen)等。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微穴,需要在印刷版的实地部分将转印(描写
した
)在热敏掩模层上的微穴图案忠实地再现。
[0005]为了在印刷版表面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抑制感光性树脂层的氧聚合阻碍是重要的。当感光性树脂层的氧聚合受到阻碍时,感光性树脂层中的交联反应不会充分进行,感光性树脂层的表面在显影工序中被清洗,无法忠实地在印刷版的表面再现微穴图案。
[0006]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通过将印刷版暴光在不活性气体气氛中以抑制氧聚合阻碍,从而在印刷版表面上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的方法。但是,存在不活性气体气氛下的曝光需要特别的装置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通过在掩模层上层叠成像后的氧阻隔层来抑制氧聚合阻碍,从而在印刷版表面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的方法。但是,在掩模层上层叠成像后的氧阻隔层需要专用的层压机,此外存在制版工序变繁杂的问题。专利文献3、4中提出有通过在感光性树脂层和热敏掩模层之间设置氧阻隔层来抑制氧聚合阻碍的印刷原版。这些方法的具有在制版时不需要特别的装置或追加工序的优点。然而,虽然这些氧阻隔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氧聚合阻碍,但交联反应的进行并不充分,无法在印刷版表面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199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87269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57367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33286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
[0008]非专利文献1:日本印刷学会志第43卷4号(2006)、第261页

第271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创造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印刷原版,可以在没有特别装置、追加工序的情况下,在印刷版表面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并可以提高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人为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感光性树脂层和热敏掩模层之间设置与专利文献3、4同样的氧阻隔层之后,使感光性树脂层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比以往多,可以不受曝光时特别是在主曝光时的氧聚合阻碍的影响而充分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交联反应,由此可以在热敏掩模层上忠实地再现成像后的微穴图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1]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1)~(6)的构成。(1)一种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是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氧阻隔层(C)和热敏掩模层(D)而形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得到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及(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2)根据(1)所述的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含量为5~16质量%,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质量与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质量的比率在0.20~0.55的范围。(3)根据(2)所述的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进一步含有数均分子量大于600且2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大于600且2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i)的含量为5~25质量%。(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显影使用水系显影液进行。(5)一种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是对(1)~(4)所述的柔性印刷原版进行曝光并显影而得到的柔性印刷版,在印刷版上形成的实地部分应用了微穴。(6)一种柔性印刷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5)所述的柔性印刷版。专利技术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印刷原版由于在感光性树脂层与热敏掩模层之间设置氧阻隔层之后,使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比以往多,因此在没有特别的装置、追加工序的情况下,可以不受曝光时特别是在主曝光时的氧聚合阻碍的影响而在印刷版表面上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可以提高印刷版的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印刷原版的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氧阻隔层(C)和热敏掩模层(D)而得到的柔性印刷原版,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得到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及(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通过如上所述地在感光性树脂层与热敏掩模层之间设置氧阻隔层之后,使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比以往多,由此在没有特别的装置、追加工序的情况下,可以不受曝光时特别是在主曝光时的氧聚合阻碍的影响而在印刷版表面忠实地再现微穴图案,可以提高印刷版的实地部分的油墨铺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印刷原版除了实地部分的微穴以外,在高亮(highlight)的特殊网点、网点导入微穴时,也可以在印刷版忠实地再现热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是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氧阻隔层(C)和热敏掩模层(D)而形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得到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及(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含量为5~16质量%,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质量与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本和也肥后衣里中森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