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48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材料制成的长形本体及一金属盖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至少三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至少对应三种存储卡,该插槽设有一底板及一衔接于两侧壁及底板的后壁,该插槽底板的前段、中段、后段,依据至少三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设置有对应数目贯穿的端子槽;所述底板端子槽中分别嵌插并定位有三组端子组,各端子组每一端子尾部的焊接端,穿过本体后壁并伸出于底板;所述的盖体,在其顶板上设有一弹性定位片;所述端子均为向内拱起的弧形弹性端子。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叠设置了多个存储卡插槽及端子组,可以同时供多种存储卡连接使用,且对插入连接器的卡进行可靠定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存储卡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卡、体积小、并可在存储卡插入时定位牢固的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和使用的快闪存储器,简称存储卡,用途越来越广泛,尤其对单一、独立或暂时性的数据储存,可免除主存储器的大容量设置。同时,通过对存储卡这种单体状存储器的使用,可为特定数据的储存与挡案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诸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机MP3播放机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所采用的存储卡,大抵可分为多媒体卡(Multi-Media Card,简称MMC卡),保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简称SD卡)、灵巧媒体卡(SmartMedia Card简称SM卡)、快闪微型存储卡(Compact F1ash Card,包含Type I和Type II,简称CF卡)、存储20条卡(Memory Stick,简称MS卡),以及以它们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而得到的系列存储卡。其中,SD卡与MMC卡仅因接脚数不同,故可共同一读写装置的插槽。然而市面上提供存储卡使用的读写装置,大多数仅提供一个插槽给一种存储卡进行读写,以致使用者往往牵就电子产品所采用的存储卡,而选用与的对应的读写装置,这样就造成读写装置的型式各异,而无-->法共用外,亦产生与电脑接口之间需反复进行插拔的不便。此外,存储卡连接器一般是直接装设在电路板上,以供插置各式存储卡,使卡内数据能经由该存储卡连接器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以,使存储卡与其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定位就显得十分地重要。尤其是,现今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等,都朝向轻、薄、短、小发展,因此,存储卡连接器也相对地愈作愈小,其端子间的间隙也很靠近,所以对存储卡插入时的可靠定位、使之与存储卡引脚之间良好接触就显得很重要,而现有连接器产品,均未加以重视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存储卡连接器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重叠插槽及多组端子的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卡、体积小、并可在存储卡插入时定位牢固的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材料制成的长形本体,及一可与所述本体相扣合的金属盖体,该盖体与本体的两侧边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部,该盖体与本体通过扣合部固定,形成一容置存储卡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其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至少三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至少对应三种存储卡,该重叠插槽是由本体上的一底板及一衔接于两侧壁及底板的后壁围成,所述底板的前段、中段、后段,依据所述三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数目的长形端子槽;所述-->底板的前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一端子组;中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二端子组,后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三端子组,且组成各端子组的每一端子的接触端突出于端子槽,各端子组端子尾部的焊接端,穿过本体后壁并伸出于底板;所述的后壁上,还对应第三端子组设有导向通孔;所述的每一端子,均为向内拱起的弧形弹性端子,当存储卡置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与弹性端子电性接触,并同时被固定;各端子组端子的焊接端是以表面粘着技术与印刷电路板结合。所述的盖体,是由一顶板及两侧板组成的呈形的构件,在其顶板上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定位片,该弹性定位片的移动方向与该存储卡置入该容置空间的行进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本体,其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多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对应多种存储卡;所述插槽底板上,依据多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设置有对应数目贯穿的端子槽,并在所述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多个端子组。所述的第三端子组设有10只端子,分别对应MS存储卡引脚;第二端子组设有9只端子,分别对应SD存储卡引脚;第一端子组设有4只端子,与所述的第三、第二端子组结合,可与MMC系列存储卡的引脚相对应。所述的本体,两侧壁内相对各设有一嵌接槽,槽内各嵌置有一前端为弓形、向内突出的弹性金属定位片,其侧向延伸,尾端伸出于本体后壁之外。-->所述的本体的一侧壁内所设的弹性金属定位片是一检测装置,它是以一检测端子突设于插槽内的检测部与其隔开的确认端子的接触与否,以判断所插入的存储卡是否嵌插至定位。所述的本体的另一侧壁内所设的弹性金属定位片是一防写装置,它是以一防写端子突伸于插槽内的检测部与其隔开的确认端子的接触与否,以判断所插入的存储卡是否处于防写状态。所述盖体的两相对侧板上,分别设有一U形弹片,两U形弹片的U形底部以相对面的方向朝内弯曲。当存储卡嵌插到位时,所述U形弹片可以与向内突出的弹性金属定位片20接触,形成一回路;当存储卡退出时,又自行复位,与向内突出的弹性金属定位片20分离,断开回路。所述的存储卡,是指下列之一:SD卡、MMC卡、MMC4.0卡、RS-MMC卡、RS-MMC4.0卡、MS卡或MS DUO卡。所述盖体与本体的两侧边相对应的扣合部,是在盖体两侧板上分别设置榫槽,而本体的两侧壁上相应突设可与该榫槽扣接的卡榫。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重叠设置了多个存储卡插槽及端子组,可以同时供SD卡、MS系列卡、MMC系列卡连接使用,且对插入连接器的卡进行可靠定位,使存储卡引脚与端子之间保持正确和良好的电线连接,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制造与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盖体与本体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旋转视角得到的盖体与本体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各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拆除盖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塑胶材料制成的长形本体1,及一可与所述本体1相扣合的金属盖体2,该盖体2与本体1的两侧边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部,该盖体2与本体1通过扣合部固定,形成一容置存储卡的空间;所述的本体1,其两侧壁3的开口端向内形成三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本实施例中分别是:SD卡插槽6、MS系列卡插槽7、MMC系列卡插槽8;前述插槽的尺寸造型分别对应SD卡、MS系列卡、MMC系列存储卡,该重叠插槽是由本体1上一底板5、一衔接于两侧壁3及底板5的后壁4围成,围成该插槽底板5的前段、中段、后段,依据上述三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数目的长形端子槽9、10、11;所述底板5的前段端子槽9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一端子组12;中段端子槽10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二端子组13,后段端子槽11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三端子组14,且组成各端子组的每一端子的接触端突出于端子槽,各-->端子组端子尾部的焊接端,穿过本体后壁4并伸出于底板1;所述的后壁4上,还对应第三端子组14设有导向通孔15;所述的每一端子,均为向内拱起的弧形弹性端子,当存储卡置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与弹性端子电性接触,并同时被固定;各端子组端子的焊接端是以表面粘着技术或其他焊接技术与印刷电路板结合。所述的盖体2,是由一顶板16及两侧板17组成的呈形的不锈钢构件,在其顶板16上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定位片18,该弹性定位片18的移动方向与存储卡置入该容置空间的行进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三端子组14设有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材料制成的长形本体,及一可与所述本体相扣合的金属盖体,该盖体与本体的两侧边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部,该盖体与本体通过扣合部固定,形成一容置存储卡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其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至少三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至少对应三种存储卡,该重叠插槽是由本体上的一底板及一衔接于两侧壁及底板的后壁围成,所述底板的前段、中段、后段,依据所述三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分别设有对应数目的长形端子槽;所述底板的前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一端子组;中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二端子组,后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三端子组,且组成各端子组的每一端子的接触端突出于端子槽,各端子组端子尾部的焊接端,穿过本体后壁并伸出于底板;所述的后壁上,还对应第三端子组设有导向通孔;所述的每一端子,均为向内拱起的弧形弹性端子,当存储卡置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与弹性端子电性接触,并同时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材料制成的长形本体,及一可与所述本体相扣合的金属盖体,该盖体与本体的两侧边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部,该盖体与本体通过扣合部固定,形成一容置存储卡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其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至少三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至少对应三种存储卡,该重叠插槽是由本体上的一底板及一衔接于两侧壁及底板的后壁围成,所述底板的前段、中段、后段,依据所述三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分别设有对应数目的长形端子槽;所述底板的前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一端子组;中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二端子组,后段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第三端子组,且组成各端子组的每一端子的接触端突出于端子槽,各端子组端子尾部的焊接端,穿过本体后壁并伸出于底板;所述的后壁上,还对应第三端子组设有导向通孔;所述的每一端子,均为向内拱起的弧形弹性端子,当存储卡置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与弹性端子电性接触,并同时被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是由一顶板及两侧板组成的呈形的构件,在其顶板上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定位片,该弹性定位片的移动方向与该存储卡置入该容置空间的行进方向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其两侧壁的开口端向内形成多个重叠的存储卡插槽,插槽的尺寸造型对应多种存储卡;所述插槽底板上,依据多种存储卡的引脚位置,设置有对应数目贯穿的端子槽,并在所述端子槽中嵌插并定位有多个端子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应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捷仕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