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9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属于水稻培育用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育苗盘本体,育苗盘本体用于对秧苗的培育,所述育苗盘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水机构,育苗盘本体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温度监测机构,解决了现有的育苗盘不具备对秧苗进行叠加的功能,只能平放在地面上,无法节省有效的空间,同时在对幼苗进行加水时,通常都是使用到喷淋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均匀的保证幼苗的水分充足,在培育幼苗时很容易发生枯萎的现象,减少了产量,同时还无法对幼苗发育时育苗盘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无法有效的对幼苗进行培育,无法达到节省有效空间、保证幼苗水分充足和实时检测幼苗温度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培育用配件
,具体为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

技术介绍

[0002]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锥刺状;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花药长2

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 毫米;胚比约为颖果长的1/4,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不同的插秧机配备不同规格的育秧盘,通常分硬育秧盘和软育秧盘。
[0003]水稻作为粮食作物中主要的产物,其幼苗在进行培养时需要使用到育苗盘,综上所述,现有的育苗盘不具备对秧苗进行叠加的功能,只能平放在地面上,无法节省有效的空间,同时在对幼苗进行加水时,通常都是使用到喷淋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均匀的保证幼苗的水分充足,在培育幼苗时很容易发生枯萎的现象,减少了产量,同时还无法对幼苗发育时育苗盘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无法有效的对幼苗进行培育,无法达到节省有效空间、保证幼苗水分充足和实时检测幼苗温度的效果。
[0004]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
术内容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该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能够解决现有的育苗盘不具备对秧苗进行叠加的功能,只能平放在地面上,无法节省有效的空间,同时在对幼苗进行加水时,通常都是使用到喷淋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均匀的保证幼苗的水分充足,在培育幼苗时很容易发生枯萎的现象,减少了产量,同时还无法对幼苗发育时育苗盘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无法有效的对幼苗进行培育,无法达到节省有效空间、保证幼苗水分充足和实时检测幼苗温度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包括育苗盘本体,育苗盘本体用于对秧苗的培育,所述育苗盘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水机构,育苗盘本体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温度监测机构;
[0007]所述育苗盘本体包括盘体,盘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盘体的顶部开设有育苗孔,育苗孔的数量为若干个,盘体的底部与供水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卡块,柔性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柔性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螺纹杆,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空心板,空心板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空心板的顶部与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育苗孔的内壁开设有进水孔,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块,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温度监测机构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支撑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的后侧贯穿至盘体的内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盘体的前侧开设有与检测杆和固定块配合使用的安装孔,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在盘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支撑杆,盘体的顶部开设育苗孔,育苗孔的数量为若干个,盘体的底部与供水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的顶部开设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柔性卡块,柔性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杆的两侧均开设与柔性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支撑杆的顶部开设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在使用者需要将水稻进行叠加存放培育时,可将盘体进行上下放置,不需将盘体全部放置在地面上,完成了将两个盘体进行上下放置的作用,使水稻的幼苗可进行叠加存放培育,从而减少了占地空间,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达到了便于叠加水稻幼苗进行培育的目的。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在空心板的左侧连通连接管,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空心板的顶部与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育苗孔的内壁开设进水孔,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配合块,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密封垫,从而可使连接管与外界的管道进行连接,通过配合块对外界管道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密封垫可对连接后的密封性进行保证,水从外界管道进入到连接管的内腔,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空心板的内腔,然后通过进水孔进入到每个育苗孔的内腔,从而可保持培养土的湿润,使用者还可通过连接管加注营养液,从而可保证幼苗的水分充足和营养充足。
[001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在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显示器,支撑块的后侧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检测杆,检测杆的后侧贯穿至盘体的内腔,盘体的前侧开设与检测杆和固定块配合使用的安装孔,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摩擦垫,使检测杆通过安装孔进入到盘体的内腔,然后延伸到其中一个育苗孔的内腔,再通过摩擦垫,防止检测杆脱离安装孔的内腔,从而可通过检测头对其中一个育苗孔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再将检测到数据送到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使用者可实时观测到温度的表面,便于使用者对幼苗的培育进行及时的处理,达到了对幼苗的成长环境温度进行监测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温度监测机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块和摩擦垫立体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育苗盘本体;101、盘体;102、连接块;103、支撑杆;104、育苗孔;2、供水机构;201、空心板;202、连接管;203、安装板;3、温度监测机构;301、显示器;302、支撑块;303、固定块;304、检测杆;4、柔性卡块;5、凹槽;6、螺纹杆;7、螺纹孔;8、卡槽;9、配合块;10、密封垫;11、安装孔;12、摩擦垫;13、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包括育苗盘本体(1),育苗盘本体(1)用于对秧苗的培育,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水机构(2),育苗盘本体(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温度监测机构(3);所述育苗盘本体(1)包括盘体(101),盘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2),连接块(1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3),盘体(101)的顶部开设有育苗孔(104),育苗孔(104)的数量为若干个,盘体(101)的底部与供水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卡块(4),柔性卡块(4)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杆(103)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柔性卡块(4)配合使用的卡槽(8),连接块(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支撑杆(103)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6)配合使用的螺纹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放水稻育秧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2)包括空心板(201),空心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立清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东兴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