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模块、具有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9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囊模块(12),其具有:约束气囊(30),该约束气囊在约束情况中充气并且在充气状态中对乘员(16)施加约束作用;和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36a,36b),该支撑元件在约束状态中至少局部与经充气的约束气囊(30)接触和构造为支撑约束气囊(30)和特别是吸收通过与车辆乘员(16)接触而引入约束气囊(30)中的力(F),约束气囊(30)在充气状态中设置在支撑元件(36,36a,36b)与车辆乘员(16)之间,支撑元件(36,36a,36b)在初始状态中设置在气囊模块处或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车辆座椅以及具有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的车辆。明的气囊模块的车辆。明的气囊模块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囊模块、具有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约束气囊的气囊模块、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气囊模块和/或这样的车辆座椅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迄今为止,为了在车辆客舱内支撑充气的气囊和并且将其保持在为它们设置的位置中,常常引入相对车辆固定的构件上的支撑面。
[0003]为了对车窗区域中相对车辆固定的支撑面的不足进行补偿,US 10 077 020B2提出:使用可以在车门中移出的额外支撑面,用于在约束情况中在车辆内遮挡窗口。
[0004]然而,这些已知的方案原则上只能用于如何确保气囊始终以与相对车辆固定的构件相同的关系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车辆乘员必须在车辆中占据固定的位置。
[0005]然而在此期间、特别是在自主行驶的方案方面提出了对车辆客舱中更自由的座椅状况的期望。由此还产生了如下的必要性:在撞击情况中,不仅保护常规的、端坐的且面朝前方的座椅状况中的车辆乘员,而且还为如下的状况提供良好的保护,在这些状况中,车辆乘员例如占据确切地说平躺的姿态或者车辆座椅相对行驶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对车辆乘员的保护并且能够实现气囊模块的更加灵活的应用。
[0007]所述目的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气囊模块得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包括约束气囊,该约束气囊在约束情况中充气并且在充气状态中对车辆乘员施加约束作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在约束状态中至少局部与经充气的约束气囊接触并且构造为其支撑约束气囊,该约束气囊在充气状态中设置在支撑元件与车辆乘员之间。支撑元件在初始状态中设置在气囊模块上或中。支撑元件在此例如可以容纳在气囊模块内部、特别是模块壳体中。此外,支撑元件可以构造为相对气囊模块独立的元件,该元件在气囊装配在车辆中的状态中设置在气囊模块上。
[0008]气囊模块可以使用在车辆中的任何适宜的部位。仅示例性实施地可以设定:这样的气囊模块设置在车辆座椅处或中、方向盘中、仪表板中、车门中、车辆侧壁中、地板中、车顶框架中或车辆的顶面中。也可以考虑设置在如下的结构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中定位在不同的部位、诸如附加的座椅元件或座椅单元的框架处。
[0009]在此,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分别特别是设置为,该支撑元件吸收通过与车辆乘员的接触而引入约束气囊中的力。
[0010]总的来说,支撑元件能够用于在车辆乘员沉入约束气囊中时支撑经充气的约束气囊并将其稳定在其在车辆客舱中的位置中。因此,气囊模块也可以独立于与相对车辆固定的支撑面使用,这是因为支撑元件承担了该支撑面的任务。优选地,支撑元件在车辆客舱中在其背离约束气囊的那侧上自由延伸,即不需要相对车辆固定的支撑面。
[0011]支撑元件特别是设置在经充气的约束气囊的如下部位,在这些部位约束气囊由于其形状之故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会避开通过车辆乘员施加的力。支撑元件的使用因此使约束气囊具有更大的形状自由度。
[0012]上述目的此外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9特征的车辆座椅得以实现。该车辆座椅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其包括约束气囊,该约束气囊在约束情况中充气并且该约束气囊在充气状态中对车辆座椅接触面上的乘员施加约束作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在约束状态中至少局部与经充气的约束气囊接触并且可以对约束气囊施加指向接触面的力,其中。约束气囊位于接触面与支撑元件之间。
[0013]另外,特别是以设置在车辆座椅上或中的气囊模块为例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的有利的构造设计。这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气囊模块的这样的有利的构造设计因此可以使用在车辆中任何适合的部位。
[0014]气囊模块的支撑元件至少部分地承担了相对车辆固定的支撑面的任务。由于支撑元件设置在车辆座椅上或甚至设置在气囊模块本身中,所以当车辆座椅置于另一状况中时,该支撑元件与这个车辆座椅一起运动。因此通过支撑元件构成的支撑面可以不受车辆座椅状况影响地供使用。
[0015]接触面在此构成车辆座椅面朝车辆乘员的面,车辆乘员坐在该面上或者车辆乘员倚靠在该面上,即座椅面、靠背面以及头枕面。
[0016]支撑元件应该如下设置,即,它赋予约束气囊较高的刚性。这样,该支撑元件例如在约束情况中在乘员沉入约束气囊中时向约束气囊施加指向乘员的力,使得约束气囊即使在没有相对车辆固定的支撑面诸如车辆客舱的侧壁位于约束气囊旁边的情况下依然被保持在其预期位置中。
[0017]已经表明,在许多情况中当在如下的位置中发生时,只在较小的面上支撑约束气囊就足够了,在所述位置处,约束气囊例如由于其形状之故容易在力作用下变形。这样的位置例如位于气囊从气囊模块的模块壳体中出来的出口处。
[0018]因此,例如一个或多个约束气囊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可以设置在车辆座椅本身上,由此原则上能够实现对任何座椅情况中的车辆乘员的完全保护。首先,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为约束气囊提供充分的侧向支承,用以约束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其次,优选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也可以用于使约束气囊进入针对乘员的理想位置、例如呈弧形地位于乘员上方。为此,例如支撑元件也可以至少局部弧形延伸。
[0019]优选地,支撑元件分别位于约束气囊外部并且是相对约束气囊独立的构件。
[0020]通常,约束气囊比支撑元件更大、更长和更宽。
[0021]支撑元件在其形状、结构以及材料方面可以是任选的。
[0022]如果支撑元件集成在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在初始状态中、即在车辆的正常运行状态中也容纳折拢的约束气囊)中,那么能够简化制造和装配。当然,也可以在车辆中与车辆座椅不同的部位设置这样的气囊模块。
[0023]在约束状态中,支撑元件优选从例如设置在车辆座椅上的气囊模块起沿着经充气的约束气囊的背侧延伸进入车辆客舱。
[0024]支撑元件一般优选在约束状态中位于约束气囊从气囊模块中出来的出口的区域中,使得支撑元件能够有针对性地将约束气囊支撑在一些部位,以便吸收在乘员沉入时作
用的力而不改变乘员在空间中的位置,在所述部位处,约束气囊由于其形状之故特别是需要支撑。
[0025]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优选在初始状态中在车辆正常运行中设置在车辆座椅上的容纳部中、特别是在气囊模块中。另外可以设置转移机构,该转移机构在约束情况中将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从容纳部移入其约束状态中。
[0026]转移机构可以构成为任何适宜的类型,当然与相应支撑元件的类型相匹配。原则上,可以如通过气压运行的转移机构一样使用机械式驱动的转移机构,例如由气体发生器为所述转移机构提供高压气体。
[0027]如果转移机构包括机械式驱动装置,那么可以例如从弹簧张力或经由电驱动马达获得用于使支撑元件运动的能量。为了将机械驱动功率用于使支撑元件运动,设置有例如适合的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或主轴驱动装置。
[0028]如果转移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那么这可以是与约束气囊的气体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气囊模块(12),其具有:约束气囊(30),该约束气囊在约束情况中充气并且在充气状态中对乘员(16)施加约束作用;和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36a,36b),该支撑元件在约束状态中至少局部与经充气的约束气囊(30)接触并且构造为,该支撑元件支撑约束气囊(30)和特别是吸收通过与车辆乘员(16)的接触而引入约束气囊(30)中的力(F),其中,所述约束气囊(30)在充气状态中设置在所述支撑元件(36,36a,36b)与车辆乘员(16)之间,其中,所述支撑元件(36,36a,36b)在初始状态中设置在气囊模块处或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容纳在所述气囊模块(12)内部、特别是模块壳体(28)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构造为相对气囊模块独立的元件。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36,36a,36b)在约束状态中设置在所述约束气囊(30)从气囊模块(12)中出来的出口(42)的区域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36a,36b)在初始状态中设置在容纳部(38)中,其中,设置有转移机构(40),该转移机构在约束情况中使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36a,36b)从所述容纳部(38)中出来并运动到约束状态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0)通过所述支撑元件(36,36a,36b)牢固地固定在约束气囊(30)的外壁(45)上构成,或者所述转移机构(40)包括气体发生器(32;46)或机械式驱动装置。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该支撑元件是形状稳定的支撑元件(36a),该支撑元件是在约束状态中至少局部刚性的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稳定的支撑元件(36a)至少局部由拉胀材料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稳定的支撑元件(36a)设置为,该支撑元件为了从初始状态转换到约束状态中线性移动、枢转或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稳定的支撑元件(36a)包括柔性区段(56,60),该柔性区段在初始状态中折叠设置在所述容纳部(38)中,并且该柔性区段在转换到约束状态中时展开。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6),该支撑元件是可充气的支撑气囊(36b)。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36b)填充有比约束气囊(30)更高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尔纳
申请(专利权)人:ZF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