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78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车辆,应急门通过铰链安装在车体上,铰链包括固定座,活动座铰接在固定座上且有挡止结构,铰链还包括弹性件,具有横向挡在挡止结构随活动座的运动路径上的挡止段,以及连接在挡止段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包括底座,活动座铰接在底座上,固定座还具有对挡止段另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相对于底座凸起,以将挡止段相对于底座间隔固定,挡止结构与挡止段通过抵顶配合面配合,使得挡止结构运动时能够抵顶挡止段使挡止段弹性变形以通过挡止段所在位置,并在通过挡止段所在位置后被挡止段在反方向上挡止,通过此方案可以实现应急门在开启后稳定的进行开启保持。开启保持。开启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诸多地方需要用到铰链,以实现门在相应框架上可开合的安装。如客车的应急门通过铰链可开合地安装在车架上。
[0003]由于关乎着乘客的生命安全,GB13094

2017中第4.5.7.5条要求应急门打开后应满足至少保持100
°
的开启角度,由于应急门与车架之间的铰链一般仅能够实现应急门的转动开启,因此,为实现上述要求,现有技术会在应急门和车架之间额外布置限位结构,如在应急门上方与车架之间布置气支撑或在应急门下方布置手动支撑杆来对打开后的应急门进行位置保持。这些现有技术都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如,气支撑会占用车内逃生空间并影响应急门的密封性,手动支撑杆则需要在应急门打开后在车外进行额外的支撑杆取出和安装操作,占用宝贵的逃生时间。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够对车门开启位置进行限位的铰链,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041936A、申请公布日为2011年05月04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集成有限位器的车门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合页,固定座上固定有扭杆,扭杆一端固定,另一端为不固定的自由端,该铰链结构还具有与转动合页同步运动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上具有弧形槽,车门开启过程中,限位挡块与扭杆的自由端接触,通过扭杆与限位挡块上不同的凹槽配合来对车门进行不同开度的限位。
[0004]应急门不同于常规车门,乘客在逃生时难免会出现慌张状态,此时极有可能出现逃生人员手推应急门借力下车的情况,而上述铰链结构的扭杆与限位挡块之间的挡止配合因扭杆的自由端易变形而容易被克服,如果应用于应急门在车架上的安装,极易出现乘客逃生时对应急门施力导致应急门受力开启到极限位置后反弹并克服扭杆的限位而关闭的情况,影响乘客逃生效率,除此以外,扭杆在变形时其变形量集中在固定端,导致扭杆易疲劳失效,影响铰链结构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集成有限位器的车门铰链结构并不适用于应急门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限位功能的铰链不适用于应急门的安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铰链的车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铰链,包括固定座,活动座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固定座上且具有挡止结构,所述铰链还包括弹性件,具有横向挡在所述挡止结构随活动座的运动路径上的挡止段,以及连接在挡止段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通过远离挡止段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活动座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座还具有对挡止段的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相对于底座凸起,以将挡止段相对于底座间隔固定,所述
挡止结构与挡止段通过抵顶配合面配合,使得挡止结构运动时能够抵顶挡止段使挡止段弹性变形以通过挡止段所在位置,并在通过挡止段所在位置后被挡止段在反方向上挡止。
[0008]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门通过该铰链固定在相应的框架上,门开启时,挡止结构随门一起转动,当挡止结构到达与挡止段挡止配合的位置时,在开门力的驱动下,门能够带动挡止结构继续做开启运动,此时,挡止结构能够抵顶挡止段使挡止段变形至避开挡止结构的位置,待挡止结构通过挡止段所在位置后,挡止段恢复至初始形状并对挡止结构在关门方向上进行挡止,由于挡止段的一端直接被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段而被间接固定,使得挡止段一方面较难变形,能够对挡止结构在关门方向上进行可靠的挡止,另一方面,弹性件在发生变形时挡止段和连接段均会变形,避免弹性件的变形过于集中而易疲劳,提高铰链的耐用性。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连接段的靠近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弯折段,所述铰链还包括弯折段压块,弯折段压块将弯折段压装在固定座的底座上。
[0010]有益效果是:压装实现弹性件在固定座上方便的安装,与此同时,弯折段与底座能够止转配合,确保弹性件的挡止段能够对挡止结构进行稳定的挡止。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弯折段具有朝向底座下沉的下沉结构,底座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沉结构的容纳槽,使得下沉结构能够与容纳槽的槽壁挡止配合以在挡止段的横向延伸方向上对对弹性件进行限位。
[0012]有益效果是:下沉结构与容纳槽的槽壁挡止配合,使得弯折段的结构可以相对更加简单,无需通过增加弯折段的弯折复杂程度来实现弹性件在底座上稳定的固定。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定义连接段位于挡止段和弯折段之间的部分为过渡段,弯折段包括与所述弯折段压块配合的压装段,以及位于压装段与过渡段之间的下沉段,所述下沉段相对于压装段向底座内下沉而构成所述下沉结构,所述铰链还包括用于将下沉段压盖在容纳槽内的下沉段压块。
[0014]有益效果是:下沉段压块将下沉段压盖在容纳槽内,使得过弯折段被固定的同时还能够发生变形,进一步增大弹性件的可变形区域,避免弹性件的应变过于集中。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座包括门安装座和所述挡止结构,门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相应门的门安装结构,挡止结构与门安装座分体设置并均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挡止结构与门安装座沿所述铰接轴的周向挡止配合,使得挡止结构能够随门安装座运动。
[0016]有益效果是:门安装座与挡止结构分体布置,便于更换挡止结构,提高铰链维修的方便性。
[00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挡止结构与门安装座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固定结构的避让空间。
[0018]有益效果是:设置避让空间,使得铰链可以具有更大的开度。
[00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固定座和活动座的转动配合处具有防磨结构。
[0020]有益效果是:设置防磨结构避免固定座与活动座直接接触磨损,提高铰链的耐用性。
[00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铰接轴上套装有防磨轴套,防磨轴套的端部具有外翻结构,外翻结构垫装在固定座和活动座的对应配合处而构成所述防磨结构。
[0022]有益效果是:防磨轴套为活动座和固定座提供防磨结构的同时,对铰接轴进行防护。
[00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座与固定座之间具有缓冲配合结构,所述缓冲配合结构包括位于活动座和固定座其中一个上的缓冲垫,还包括位于另外一个上的缓冲挡块,缓冲垫与缓冲挡块能够在铰链开至极限位置时挡止配合。
[0024]有益效果是:设置缓冲结构在铰链开启到最大位置处时进行缓冲,实现对铰链的防护,避免铰链在开至最大位置处时受到过大的冲击。
[002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6]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应急门通过铰链安装在车体上,铰链包括固定座,活动座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固定座上且具有挡止结构,所述铰链还包括弹性件,具有横向挡在所述挡止结构随活动座的运动路径上的挡止段,以及连接在挡止段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通过远离挡止段的固定端固定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包括:固定座(1);活动座,通过铰接轴(3)铰接在固定座(1)上且具有挡止结构(7);其特征是,所述铰链还包括:弹性件(8),具有横向挡在所述挡止结构(7)随活动座的运动路径上的挡止段(16),以及连接在挡止段(16)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通过远离挡止段(16)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固定座(1)包括底座(4),活动座铰接在底座(4)上,所述固定座(1)还具有对挡止段(16)的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18),所述固定结构(18)相对于底座(4)凸起,以将挡止段(16)相对于底座(4)间隔固定;所述挡止结构(7)与挡止段(16)通过抵顶配合面配合,使得挡止结构(7)运动时能够抵顶挡止段(16)使挡止段(16)弹性变形以通过挡止段(16)所在位置,并在通过挡止段(16)所在位置后被挡止段(16)在反方向上挡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段的靠近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弯折段,所述铰链还包括弯折段压块(22),弯折段压块(22)将弯折段压装在固定座(1)的底座(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弯折段具有朝向底座(4)下沉的下沉结构,底座(4)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沉结构的容纳槽(25),使得下沉结构能够与容纳槽(25)的槽壁挡止配合以在挡止段(16)的横向延伸方向上对对弹性件(8)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是,定义连接段位于挡止段(16)和弯折段之间的部分为过渡段(17),弯折段包括与所述弯折段压块(22)配合的压装段(20),以及位于压装段(20)与过渡段(17)之间的下沉段(21),所述下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伟卿亚军张猛王永元朱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