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73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外壁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外壁设有钥匙开口,所述壳体上端前后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壁连接有转轮,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固定槽凹进的一端与弧形槽连通,所述固定槽内壁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转轮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下端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收纳腔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固定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移动壳体,将多个定值核对装置移动至一起,从而方便运行人员进行巡检,减少损坏或者异常发生,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电网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电站继电保护室二次屏柜内保护测控装置定值核查方式非常落后,使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纸质定值,打印速度非常缓慢,有时长达几十分钟,而且针式打印机容易损坏,日常维护频繁;将现场打印的定值同变电站内预设的定值单定值进行核对,需要两人进行核对,所需时间也很长。对普通220kV线路2套保护、测控装置进行核查,顺利进行所需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效率非常低。例如申请号为201520469864.8的专利,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继保定值核对装置,包括继保定值输出设备、有源数据线、继保定值采集器以及继保定值核对设备,所述有源数据线分别连接继保定值输出设备以及继保定值采集器,所述继保定值核对设备与继保定值采集器连接。所述有源数据线获得继保定值输出信号,并向所述继保定值输出设备发送获得继保定值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所述继保定值采集器采集所述继保定值输出数据,并发送至继保定值核对设备,所述继保定值核对设备将所述继保定值输出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并将所述文本数据与预设继保定值数据进行核对,从而提高变电站继保定值核对效率。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继电保护在运行中需要巡检的数据量与日俱增,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外壁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外壁设有钥匙开口,所述壳体上端前后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壁连接有转轮,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固定槽凹进的一端与弧形槽连通,所述固定槽内壁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转轮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下端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收纳腔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固定块之间,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移动壳体,将多个定值核对装置移动至一起,从而方便运行人员进行巡检,减少损坏或者异常发生,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弧形槽连通,所述贯穿孔内壁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依次贯穿转轮和贯穿孔,此设计便于把手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外壁设有多个指槽,此设计便于拉动把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端面左右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此设计便于安装拆卸滑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滑轮,所述滑轮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壳体内壁连接,此设计便于带动壳体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外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电路板契合,此设计便于对电路板限位固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移动壳体,将多个壳体移动至一起,从而方便运行人员进行巡检,减少损坏或者异常发生,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2、活动门;3、把手;4、转轴;5、电路板;11、弧形槽;12、固定槽;13、贯穿孔;14、安装槽;15、滑轮;16、收纳腔;17、固定块;21、开口;31、指槽;32、转轮;151、固定轴;17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左侧外壁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活动门2外壁设有钥匙开口21,所述壳体1上端前后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内壁连接有转轮32,所述壳体1上端面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固定槽12凹进的一端与弧形槽11连通,所述固定槽12内壁设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转轮32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收纳腔16,所述收纳腔16下端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收纳腔16内部设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位于固定块17之间,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3,便于移动壳体1,将定值核对装置移动至一起,从而方便运行人员进行巡检,减少损坏或者异常发生,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0023]请着重参照附图1

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贯穿孔13,所述贯穿孔13与弧形槽11连通,所述贯穿孔13内壁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依次贯穿转轮32和贯穿孔13,所述把手3外壁
设有多个指槽31,所述壳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内设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连接有固定轴151,所述固定轴151与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17相对应的一侧外壁设有凹槽171,所述凹槽171与电路板5契合,方便壳体1移动,便于对电路板5限位固定。
[0024]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25]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把手3拉动,通过提起把手3将壳体1提起,然后将壳体1放置在运输设备上,推动壳体1,使滑轮15带动壳体1滑动,将该装置运输至预定为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从而达到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3,移动壳体1,将多个定值核对装置移动至一起,从而方便运行人员进行巡检,减少损坏或者异常发生,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0026]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外壁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活动门(2)外壁设有钥匙开口(21),所述壳体(1)上端前后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内壁连接有转轮(32),所述壳体(1)上端面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固定槽(12)凹进的一端与弧形槽(11)连通,所述固定槽(12)内壁设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转轮(32)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收纳腔(16),所述收纳腔(16)下端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收纳腔(16)内部设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位于固定块(1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定值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贯穿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欧易新王业崔玉王涛王栋徐晓春李萍朱鹏宇彭飞郑璟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