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涉及一种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辅助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不扰动坡体高桩纵横梁及桩腰护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铁路隧道施工中往往会受地质条件、地层环境及地面环境的影响,线路下穿浅埋偏压山体时,隧道施工产生的扰动易造成山体滑坡,因此隧道施工时不得不考虑采用辅助措施,以减少对滑坡体的扰动,保证隧道结构施工和运营安全。
[0003]过去面对这种情况时,多采用分级锚固桩配合锚索的方式加固偏压山体,但是由于采用分级加固的方式会对偏压山体产生多次扰动,不利于滑坡体的稳定,且分级锚固施工工艺复杂、工程投资增加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能够更加适用隧道下穿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以克服稳定性和施工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具体是一种辅助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不扰动坡体高桩纵横梁及桩腰护拱结构,能够替代传统分级锚固桩、减少滑坡体扰动、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包括隧道两侧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抗滑桩(1),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抗滑桩(1)顶部采用纵梁(2)纵向连接,位于隧道两侧的相对的抗滑桩(1)顶部采用横梁(3)横向连接,隧道上方沿线路设有护拱结构(11),所述护拱结构(11)与各抗滑桩(1)的腰部连接使抗滑桩(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可以采用宽1.0m
×
高1.2m钢筋混凝土对撑,沿线路方向每5m一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的腰部设有预埋钢板(7),所述预埋钢板(7)呈弧形且与抗滑桩(1)同轴设置,所述预埋钢板(7)外部固定有用于桩间连接的悬臂钢板(8),位于隧道同一侧的悬臂钢板(8)上共同支撑连接有桩间连接钢板(5),桩间连接钢板(5)沿线路设置并与护拱结构(11)内的主筋(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横梁(3)所在的抗滑桩(1)间隔处,主筋(10)也具有与桩间连接钢板(5)连接的连接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下穿浅埋偏压山体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7)呈半圆弧型;所述预埋钢板(7)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悬臂钢板(8)的肋板钢板(6),所述肋板钢板(6)呈弧形间隔分布并与抗滑桩(1)同轴设置;所述桩间连接钢板(5)在线路一侧至少设置两道,用于支撑所述桩间连接钢板(5)的悬臂钢板(8)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韩华轩,孟庆余,苗壮,席博阳,韩璐,夏勇,曾青,刘超,王平,朱双燕,朱战魁,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