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佳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智能养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25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养老机器人,它是由机器人头部、机器人手部、机器人胸部、机器人颈部、机器人腿部和机器人腰部所组成的一种类人型结构;机器人的头部设有高清显示屏,机器人头部有高清摄像头,机器人头部有麦克风和音响模块;机器人胸部有智能手表充电底座;机器人手部设有机械爪;机器人颈部有仿生颈椎与伺服电机;机器人腿部设有移动履带;机器人腰部设有陀螺仪维持机器人整体平衡;机器人背部设有快速充电口;机器人底部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于建立当前空间二维模型;机器人躯干部分内嵌集成电路主板,机器人电路主板部分搭载多项传感器,包括通信模块、色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主板上还配有额外的扩展接口,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扩展。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扩展。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养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养老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养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4
‑2‑
1”家庭结构的常态化,子女难以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陪伴照顾老人的时间有限,使得老人空巢现象日益加重,社会矛盾突出。放眼中国,养老机制体系尚不完善,所涉及的智能化产品更是寥寥无几。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智能养老机器人功能单一、难以操控且普遍存在续航能力差、信息不互联、监测结果偏差大等技术弊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程度高且多功能,除了检测用户健康的基本功能以外,本智能机器人将重点放在紧急情况医疗处理以及用户情绪自适应抚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养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着重于功能技术上的创新,提供了一款养老服务机器人,可实时跟踪老人的日常生活,精准检测老人的基础健康信息,形成老人独立的健康档案并定期分享至子女和责任医生,同时在突发紧急状况下提供帮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养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机器人主体、机器人手臂;所述机器人头部内部安装设有控制芯片、无线通信装置和语音交互模块;所述机器人头部前面设有高清摄像头、喇叭、触控显示屏;所述机器人头部两侧嵌入声源麦克风;所述机器人主体一侧依次嵌入电源开关、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部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自动回充接口;所述机器人主体正前面设置有药盒;所述机器人肩部设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第三方传感器接口;所述机器人手部设有机械爪;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设置双排移动履带。
[0006]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兼容WiFi和5G网络。
[0007]所述机器人可通过一个智能机器人对应多个智能手表的方式应用于养老院。
[0008]所述红外传感器通过绘制室内地图可实现避开障碍物,接受遥控控制的功能。
[0009]所述第三方传感器接口用于接入血压计、血糖仪、脉搏监测设备等家庭医疗检测设备。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养老机器人,通过配合APP端和智能手表,达到真正全方位的智能检测;遇突发状况,高清摄像头和声源麦克风配合控制芯片可做到目标追踪和语音呼唤,机器人将利用电动轮迅速到达老人身边,自动触发紧急医疗救助机制并实时记录现场情况;数据存储插口可导入图片、音乐、通讯录等信息,触控显示屏可方便老人对机器人的操作,实现机器人基本功能并进行互联网交互行为;第三方传感器接口可将检测数据导入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老人的数据信息存档并发送至远
程设备,方便随时提取查阅,让子女及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及身体状况;在预设服药时间内,机器人将行至老人身边并自动弹出置药盒,通过药盒内部LED灯光指示提醒老人所需药品;空气质量和温湿度传感器有利于检测老人所处环境的适宜度;机器人底部履带磨砂表面设计,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和一种居家智能守护机器人系统。
[0015]本实施实例提供了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头部设置有用于人机交互及表达面部表情的显示屏2,屏幕正上方嵌入伸缩式高清夜视摄像头1,屏幕正下方内含音响模块,双耳处搭载麦克风4用于声音收集。头颅内部配置有数据上传模块和信号接收装置。机器人胸部设置有一个智能手表充电基座7,以便用户回到居室时将智能手表放入充电。机器人手部设置有机械爪,方便进行远程控制。机器人躯干通过嵌入仿生颈椎5与头部链接,仿生颈椎5内部中空,将头部所需线路包裹起来,对线路形成保护。仿生颈椎5上固连伺服电机,电机直接与头部相连,用于驱动头部形成0

180度的定轴转动。机器人躯干与仿生手臂通过伸缩式记忆合金链接在一起,合金中部镂空便于线路排布。机器人腿部设置有移动履带10,移动履带10是由两组并排履带组成,两组履带之间焊接加固横杆 11,履带与躯干间覆盖防水膜,用于保护机器人的内部主板与线路。机器人腰部设置有陀螺仪13以便机器人维持平衡。机器人背部设置有充电口,运用自动回充技术,通过充电基座不断发出信号,然后扫地机机器人顶部的接收器接收到信号,保证机器人在低电量的情况下自己返回充电基座。机器人底部设置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建立空间的二维地图模型,为机器人的家居循迹和定向移动的精度提供有力保障。
[0016]机器人躯干内部中空,内嵌集成电子电路主板,主板上搭载彩色成像仪、RVC(远程可视通讯)、红外线、光感、色感、麦克风4、音响6、触屏式显示器、USB、外挂式传感接口、WIFI、蓝牙、温度传感器等相应模块。其中,外挂式传感接口除接入机器人各部分所需的零配传感器和电机外,本品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额外扩充外接口,最大限度以电源安全负荷值为准。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图所示一种居家养老守护系统,包括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检测系统、生理状况检测系统、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精神抚慰及老人情绪状态监测,将监护人以及医生和其它服务人员相关联的互联互通系统,方便老人生活更方便的智能系统及附属系统模块。
[0018]所述老年人精神状态检测系统包括老年人语言情感识别系统和老年人人脸表情采集系统,利用融合算法将两个采集到的数据交叉运算,对用户群体精神状态进行识别分析,进而指导机器人进行高效的工作,必要时会通知监护人介入。同时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进行深度自我学习功能,以提高精确度。
[0019]老年人生理状况检测系统包括智能手表模块、视频分析模块、数据记录模块、健康指导模块。
[0020]智能手表模块内置定制开源系统,采用高精度集成式芯片,可进行实时心率监测及预警、睡眠监测、血压监测,并支持自由扩展第三方APP。
[0021]视频分析模块通过对人体状态和动作识别,不同地对老年人活动时段的不同行为状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数据,以此来判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0022]数据记录模块采用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两种方法协同配合,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云端备份可供长期调用查看分析,而一些近期的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则在本地设备,避免了数据的冗杂。
[0023]健康指导模块通过机器人对系统采集到的老年人生理状况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数据库,对老年人的饮食、运动生活起居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0024]所述异常行为检测系统包括智能手表模块,语音分析模块和视频检测模块及异常行为决策模块
[0025]智能手表检测模块包括对佩戴者的心率异常、呼吸异常、血压异常等行为进行检测。
[0026]语音检测模块对老年人的声音变化、突然失声等异常行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养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机器人头部设置有用于人机交互及表达面部表情的显示屏,屏幕正上方嵌入伸缩式高清夜视摄像头,屏幕正下方内含音响模块,双耳处搭载麦克风用于声音收集,头颅内部配置有数据上传模块和信号接收装置,机器人胸部设置有一个智能手表充电基座,以便用户回到居室时将智能手表放入充电,机器人臂部设置有机械爪,方便进行远程控制,机器人躯干通过嵌入仿生颈椎与头部链接,仿生颈椎内部中空,将头部所需线路包裹起来,对线路形成保护,仿生颈椎上固连伺服电机,电机直接与头部相连,用于驱动头部形成0

180度的定轴转动,机器人躯干与仿生手臂通过伸缩式记忆合金链接在一起,合金中部镂空便于线路排布,机器人腿部设置有移动履带,移动履带是由两组并排履带组成,两组履带之间焊接加固横杆,履带与躯干间覆盖防水膜,用于保护机器人的内部主板与线路,机器人腰部设置有陀螺仪以便机器人维持平衡,机器人背部设置有充电口,运用自动回充技术,通过充电基座不断发出信号,然后养老机机器人顶部的接收器接收到信号,保证机器人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尤文博张若男李梦露杨毅桐夏子涵封震姚梓轩雷欣慰
申请(专利权)人:刘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