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07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该连接器至少包括有外壳体、内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后端面设有成排的端子孔和一对凹台;外壳体的两侧面设有用于卡扣的卡口;后壳体于主板两侧边缘设有与外壳体的卡口相卡扣的卡点和自主板边缘撕裂斜向前弯折延伸的弹性片;组装时,后壳体的卡点扣于外壳体的卡口内,并借助后壳体侧边的弹性片弹性的抵接在绝缘本体凹台内以产生抵接力量,以此使得后壳体与外壳体卡扣结构能紧密结合,同时还能有效抵挡住绝缘本体,防止了松动的产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够防止组装后产生松动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多埠式连接器由于以节省空间着称已被广泛用于各电子领域,该类连接器均是由多个零部件并通过相互卡扣来进行组装结合的。如中国专利申请第CN01276859、CN 032508165及CN 200520008270号就揭示了这一类型的电连接器结构,该类连接器主要由收容有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用以包围于绝缘本体外部的主壳体和主壳体后端的后壳体,该绝缘本体通过卡扣结构组装于主壳体内部,后壳体也同样通过卡扣结构卡扣于主壳体上,用来屏蔽连接器后端的电磁干扰,同时还进一步抵挡绝缘本体松动。众所周知,为了能够保证组装的顺利进行,绝缘本体、主壳体及后壳体相互的卡扣间必须设有一定公差来作配合组装,但是,如果这种相互之间的公差设得过大,主壳体与后壳体及绝缘本体与主壳体的卡扣结构间就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就会使得后壳体在主壳体上发生松动以至脱落现象产生,同时还不能有效抵挡住绝缘本体,以致使绝缘本体在主壳体内经过多次对插后而产生松动,从而造成质量的不稳定;反之,若公差设得过小,虽然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防止松动的现象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该连接器(100)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30)、套设于绝缘本体(30)上的外壳体(10)及组装于外壳体(10)上的后壳体(60),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0)的后端设有卡口(12),后壳体(60)上设有可与外壳体(10)后端的卡口(12)相扣合的卡点(63);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60)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弹性片(64),该弹性片(64)上还设有一抵持部(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该连接器(100)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30)、套设于绝缘本体(30)上的外壳体(10)及组装于外壳体(10)上的后壳体(60),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0)的后端设有卡口(12),后壳体(60)上设有可与外壳体(10)后端的卡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贤陈仕元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