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03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高位落梁工艺存在支撑点多、需顶升再落梁及落梁时间长等问题,S100~在桥墩上施工桥墩预留槽,桥墩预留槽开口朝向已浇筑梁段B的另一侧,桥墩预留槽的深度需稍大于每节分段承重螺杆长度,槽可为方形或者圆型及椭圆形及其他形状,浇筑桥墩时需在桥墩预留槽四周布置加强筋;S200~在桥墩顶面预埋精扎螺纹钢系统;S300~浇筑待下落箱梁;S400~安装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S500~落梁准备;S600~进行落梁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梁体支撑点少一倍,梁体下落过程无需顶升,不需要交替支撑梁体,梁体下落时间短。因无需顶升,减少了工序,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是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两端均为桥台或者两端均已存在梁体的情况下,箱梁现浇后无张拉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通过设计预留后浇带的方式,在设计无预留后浇带的情况下,通常采用高位现浇再落梁或旁位现浇再横移梁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高位现浇再落梁需要提高箱梁浇筑高度,再采用千斤顶与垫块交替支撑下落,危险系数高,而旁位现浇再横移梁方法则需要在线路旁边现浇再横移,虽然较安全,但需要多占地。因此,在设计无预留后浇带及线路边无地可用的情况下,箱梁高位现浇落梁成了唯一的选择。
[0003]传统高位现浇落梁施工采用垫块与千斤顶交替支撑梁体、逐步下落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支撑点多。因需要用垫块与千斤顶交替支撑梁体,因此需要设置垫块处支撑点与千斤顶支撑点。
[0004]2.需要不断顶升梁体。因千斤顶行程有限,需要用千斤顶顶升梁体,方能撤去旁边的垫块,再将梁体下落至旁边的垫块上,再撤去千斤顶下部的垫块,再重新顶升梁体,再撤去旁边的垫块,如此反复,直至落梁到位。因此,梁体下落的过程其实是顶升—下落—顶升—下落的过程。
[0005]3.落梁时间长。因不断顶升、撤去支撑垫块再下落,在撤完支撑垫块后才能下落,而撤千斤顶支撑时,箱梁支撑在支撑垫块上静止不动,因此对箱梁状态再进一步分解,可以得到箱梁下落过程:顶升—静止—下落—静止—顶升—静止—下落—静止。撤支撑垫块及千斤顶垫块时,梁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0006]因此,研究一种可减少箱梁支撑点及不顶升落梁的装置及施工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高位落梁工艺存在支撑点多、需顶升再落梁及落梁时间长等问题,提供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桥墩上施工桥墩预留槽,桥墩预留槽开口朝向已浇筑梁段B的另一侧,桥墩预留槽的深度需稍大于每节分段承重螺杆长度,槽可为方形或者圆型及椭圆形及其他形状,浇筑桥墩时需在桥墩预留槽四周布置加强筋;S200~在桥墩顶面预埋精扎螺纹钢系统;S300~浇筑待下落箱梁;S400~安装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S500~落梁准备;S600~进行落梁施工。
[0009]步骤S200中,预埋精扎螺纹钢系统包括预埋固定底板精扎螺纹钢、预埋固定内支撑架精扎螺纹钢,预埋固定径向外支撑架精扎螺纹钢以及预埋固定驱动电机及变速箱精扎螺纹钢,其中,预埋固定底板精扎螺纹钢、预埋固定内支撑架精扎螺纹钢,对称分布于桥墩
预留槽两侧,而预埋固定径向外支撑架精扎螺纹钢靠近桥墩边缘,以便使后续安装的径向支撑架跨度大,增加稳定。
[0010]步骤S400采取以下方法:S401~首先安装底板,用螺栓固定在桥墩预留槽上方。
[0011]S402~在底板上安装平面轴承并注入润滑油脂,然后在平面轴承上侧安装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同时安装传动粗齿齿轮、传动细齿齿轮、传动齿轮轴及驱动电机及变速箱,其中驱动电机及变速箱驱动传动细齿齿轮,传动细齿齿轮与传动粗齿齿轮同轴安装在传动齿轮轴上,使传动粗齿齿轮与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啮合。
[0012]S403~在平面轴承和斜角环的驱动齿轮的中轴心出安装1段分段螺杆体II,分段螺杆体II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杆预留凹口,螺杆预留凹口的侧面设置螺杆预留连接孔,分段螺杆体II的顶部设置有与螺杆预留凹口对应的螺杆预留凸柱,螺杆预留凸柱上设置有可以插入螺栓的圆孔,然后调整分段螺杆体II方向,使分段螺杆预留连接孔朝向桥墩预留槽开口方向,以方便落梁时拆除。
[0013]S404~1段分段螺杆体II安装完成之后再安装径向内支撑架与径向支撑环,径向内支撑架架设在桥墩上,径向支撑环套在分段螺杆体II上。
[0014]S405~在1段分段螺杆体II上加装分段螺杆体II,与1分段螺杆体II采用螺栓固定,最后安装分段螺杆体I,其中分段螺杆体I的底部设置有螺杆预留凹口,螺杆预留凹口的侧面设置螺杆预留连接孔,使所有分段螺杆连接成整根螺杆,再调整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使螺杆上升,直至螺杆与待下落箱梁底部的预埋支撑板相接触,再将螺杆与箱梁底部的预埋支撑板焊接牢固。
[0015]S406~安装底部径向外支撑架与径向支撑环,之后再逐层安装上部径向外支撑架及径向支撑环,直至上部径向外支撑架及径向支撑环靠近待下落箱梁底部,再紧固所有径向内支撑架、底部径向外支撑架及上部径向外支撑架的连接螺栓,使径向内支撑架、底部径向外支撑架及上部径向外支撑架通过径向支撑环形成对分段承重螺杆的连续径向约束及径向支撑。
[0016]步骤S404中,径向支撑环包括2个半环,径向支撑环内部设有与分段螺杆体吻合的螺纹,径向支撑环的上口和下口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坡度,安装时径向支撑环时拼装缝朝向桥墩预留槽方向。
[0017]步骤S404中,径向内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副支撑架I,每副支撑架I对应位置预留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合并后形成径向内支撑架预留孔I,预留孔I大小与径向支撑环的外径相吻合,两副支撑架I之间由连接孔及螺栓I连接固定。
[0018]步骤S406中,底部径向外支撑架通过径向外支撑架精扎螺纹钢与桥墩顶面固定,底部径向外支撑架包括两副支撑架II,每副支撑架II对应位置预留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合并后形成径向外支撑架预留孔II,预留孔II大小与径向支撑环的外径相吻合,两副支撑架II之间由径向外支撑架连接孔及螺栓II连接固定,底部径向外支撑架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排径向外支撑架凸柱I,径向外支撑架凸柱为多面柱体或圆柱体。
[0019]步骤S406中,上部径向外支撑架包括两副支撑架III,每副支撑架III对应位置预留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合并后形成径向外支撑架预留孔III,预留孔III大小与径向支撑环的外径相吻合,两副支撑架III由径向外支撑架连接孔及螺栓III连接固定,上部径向外支
撑架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排径向外支撑架凸柱II、径向外支撑架凸柱与底部径向外支撑架两侧的径向外支撑架凸柱位置、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上部径向外支撑架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径向外支撑架凹口,支撑架凹口与径向外支撑架凸柱相吻合。
[0020]步骤S402中,平面轴承包括平面轴承外环、平面轴承内环及平面轴承斜底,平面轴承外环内侧设置有外环预留槽,平面轴承内环外侧设置有内环预留槽,若干组锥形滚柱首尾通过内环轴承、内环轴承支撑圈及外环轴承与外环轴承支撑圈安装于外环预留槽和内环预留槽之间,锥形滚柱其上表面水平,且上表面稍高于平面轴承外环与平面轴承内环,锥形滚柱下表面斜率与平面轴承底的斜率一致。
[0021]步骤S500中,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安装完成后再次全面检查,缓慢卸载浇筑箱梁时的支撑顶部的砂箱,将箱梁重量缓慢转移至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的承重螺杆上,再次全面检查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各构件状态,无误后将待下落箱梁所有支架拆除,准备正式落梁。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桥墩(C)上施工桥墩预留槽(1),桥墩预留槽1开口朝向已浇筑梁段B的另一侧,桥墩预留槽(1)的深度需稍大于每节分段承重螺杆(5)长度,槽可为方形或者圆型及椭圆形及其他形状,浇筑桥墩(C)时需在桥墩预留槽(1)四周布置加强筋;S200~在桥墩(C)顶面预埋精扎螺纹钢系统(2);S300~浇筑待下落箱梁(A);S400~安装高位落梁不顶升落梁装置(3);S500~落梁准备;S600~进行落梁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00中,预埋精扎螺纹钢系统(2)包括预埋固定底板精扎螺纹钢(2.1)、预埋固定内支撑架精扎螺纹钢(2.2),预埋固定径向外支撑架精扎螺纹钢(2.3)以及预埋固定驱动电机及变速箱精扎螺纹钢(2.4),其中,预埋固定底板精扎螺纹钢(2.1)、预埋固定内支撑架精扎螺纹钢(2.2),对称分布于桥墩预留槽(1)两侧,而预埋固定径向外支撑架精扎螺纹钢(2.3)靠近桥墩(C)边缘,以便使后续安装的径向支撑架跨度大,增加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00采取以下方法,S401~首先安装底板(7),用螺栓固定在桥墩预留槽(1)上方;S402~在底板(7)上安装平面轴承(11)并注入润滑油脂,然后在平面轴承(11)上侧安装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12),同时安装传动粗齿齿轮(13)、传动细齿齿轮(14)、传动齿轮轴(15)及驱动电机及变速箱(16),其中驱动电机及变速箱(16)驱动传动细齿齿轮(14),传动细齿齿轮(14)与传动粗齿齿轮(13)同轴安装在传动齿轮轴(15)上,使传动粗齿齿轮(13)与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12)啮合;S403~在平面轴承(11)和斜角环的驱动齿轮(12)的中轴心出安装1段分段螺杆体II(5.2),分段螺杆体II(5.2)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杆预留凹口(5.3),螺杆预留凹口(5.3)的侧面设置螺杆预留连接孔(5.4),分段螺杆体II(5.2)的顶部设置有与螺杆预留凹口(5.3)对应的螺杆预留凸柱(5.5),螺杆预留凸柱(5.5)上设置有可以插入螺栓的圆孔,然后调整分段螺杆体II(5.2)方向,,使分段螺杆预留连接孔(5.4)朝向桥墩预留槽(1)开口方向,以方便落梁时拆除;S404~1段分段螺杆体II(5.2)安装完成之后再安装径向内支撑架(8)与径向支撑环(6),径向内支撑架(8)架设在桥墩(C)上,径向支撑环(6)套在分段螺杆体II(5.2)上;S405~在1段分段螺杆体II(5.2)上加装分段螺杆体II(5.2),与1分段螺杆体II(5.2)采用螺栓固定,最后安装分段螺杆体I(5.1),其中分段螺杆体I(5.1)的底部设置有螺杆预留凹口(5.3),螺杆预留凹口(5.3)的侧面设置螺杆预留连接孔(5.4),使所有分段螺杆连接成整根螺杆(5),再调整带斜角环的驱动齿轮(12),使螺杆(5)上升,直至螺杆(5)与待下落箱梁(A)底部的预埋支撑板(4)相接触,再将螺杆(5)与箱梁(A)底部的预埋支撑板(4)焊接牢固;S406~安装底部径向外支撑架(9)与径向支撑环(6),之后再逐层安装上部径向外支撑架(10)及径向支撑环(6),直至上部径向外支撑架(10)及径向支撑环(6)靠近待下落箱梁
(A)底部,再紧固所有径向内支撑架(8)、底部径向外支撑架(9)及上部径向外支撑架(10)的连接螺栓,使径向内支撑架(8)、底部径向外支撑架(9)及上部径向外支撑架(10)通过径向支撑环(6)形成对分段承重螺杆(5)的连续径向约束及径向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04中,径向支撑环(6)包括2个半环,径向支撑环(6)内部设有与分段螺杆体(5)吻合的螺纹,径向支撑环(6)的上口(6.1)和下口(6.2)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坡度,安装时径向支撑环(6)时拼装缝朝向桥墩预留槽(1)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位不顶升落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04中,径向内支撑架(8)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副支撑架I,每副支撑架I对应位置预留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合并后形成径向内支撑架预留孔I(8.1),预留孔I(8.1)大小与径向支撑环(6)的外径相吻合,两副支撑架I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智华王建睿任学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