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01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该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原料;S2:将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加入反应釜并添加烯酸水溶液进行混合反应;S3:待所述步骤S2反应结束后继续在上述反应釜内添加去离子水和乳化剂进行乳化反应;S4:将上述制得的乳液导入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处理;上述步骤S4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底部连接有进液管;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嵌入式安装于干燥箱中部的外侧。该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在对丙烯酸乳液进行干燥时,保证雾化喷出的乳液均匀干燥,可以避免结块和粘附内壁,同时便捷的对粉末和空气进行分离。同时便捷的对粉末和空气进行分离。同时便捷的对粉末和空气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乳液制备
,具体为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丙烯酸乳液是一种由丙烯酸脂类单体共聚而成的乳液,性能卓越,用途较广,适用于多种涂料的配方,在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工艺,常将丙烯酸乳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粉末状,便于后续的储存和使用,但是现有的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在进喷雾干燥时,大都通过热风进行干燥操作,但由于喷雾而出的乳液四散,容易粘附在内壁上,同时干燥不充分容易形成结块,不方便在避免粘附的基础上制成稳定的粉末,同时热风携带粉末进入布袋除尘器中,现有的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大都需要配合旋风分离器对粉末进行多级操作和收集,不方便直接通过布袋类结构进行一次性收集操作,使用较为麻烦,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影响后续使用。
[000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不方便在避免粘附的基础上制成稳定的粉末,同时不方便直接通过布袋类结构进行一次性收集操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该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原料,并添加乳化剂、烯酸水溶液、引发剂和去离子水;S2:将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加入反应釜并添加烯酸水溶液进行混合反应,使得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溶于烯酸水溶液;S3:待所述步骤S2反应结束后继续在上述反应釜内添加去离子水和乳化剂进行乳化反应,温度保持70~90
°
,反应时间为1h,然后添加引发剂,温度保持在80~100
°
,反应时间为0.8h;S4:将上述制得的乳液导入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处理,制得丙烯酸颗粒,便于后续储存和使用;上述步骤S4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底部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喷头,并且雾化喷头对向倾斜设置在干燥箱的内部,所述干燥箱的顶部固定有分区板,且分区板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嵌入式安装于干燥箱中部的外侧,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导齿轮,并且导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顶部外侧通过等角度设置
的齿条状结构与导齿轮啮合接触,且干燥筒嵌入式活动安装于干燥箱中部的内壁上,并且干燥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导风孔,所述干燥箱的外侧由下至上分别贯穿安装有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冷风管,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开口处嵌入式活动安装有研磨体,且研磨体的外侧和干燥箱底部开口处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研磨头;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连接在干燥箱的顶部边缘处,且出料管的底部活动贯穿套设有安装管,所述出料管外部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齿轮,并且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套,而且齿套套设在安装管的顶部位置,所述安装管的底部贯穿活动安装有布袋分离筒,且布袋分离筒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框,并且引导框的底部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在干燥箱的底部外侧,所述引导框的顶部和布袋分离筒的顶部均安装有锥齿轮,且引导框上的锥齿轮与布袋分离筒上的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6]优选的,所述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乳化剂、烯酸水溶液、引发剂和去离子水的重量份分别为10~25份、20~30份、10~15份、10~15份、5~10份和20~25份。
[0007]优选的,所述干燥筒在干燥箱内嵌入式贴合转动安装,且干燥筒的底部固定有齿圈,并且齿圈的内侧啮合有齿辊,而且齿辊和齿圈均嵌入式活动安装于干燥箱内,同时齿辊与研磨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皮带,干燥筒的转动,通过齿圈带动齿辊转动,由齿辊通过皮带驱动研磨体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干燥筒的内壁呈凸出的螺旋状机构设计,且干燥筒内壁螺旋状结构处的导风孔等角度分布,并且导风孔呈倾斜结构设计,而且干燥筒的中部外侧和内部均设置有导风通道,第二热风管吹出的热风通过干燥筒由导风孔缓慢吹出,配合干燥筒的转动,形成扰流的热风,对乳液进行再次干燥,同时减缓乳液下落时间。
[0009]优选的,所述冷风管与第二热风管之间竖直贯通安装有换风管,且换风管和第二热风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温度传感器感应内部温度过高,换风管上控制阀开启,第二热风管上控制阀关闭,使得冷风管内的冷风可以吹向干燥筒,并由导风孔导出,对内部进行降温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研磨体的顶部呈圆台型结构设计,且研磨体的边侧与干燥箱底部开口处相互平行,研磨体的转动,可以对掉落的粉末进行引导。
[0011]优选的,所述研磨头在研磨体的外侧和干燥箱底部内壁上等间距圆周分布,且干燥箱底部内壁和研磨体外侧的研磨头交错分布,研磨体的转动,配合研磨头,对粘结掉落的粉末进行研磨。
[0012]优选的,所述布袋分离筒呈倾斜结构在安装管底部等角度分布,且布袋分离筒的底部呈收口的塑料袋结构,并且布袋分离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盖结构,布袋分离筒倾斜公转和自转,对内部的空气和粉末进行离心分离,使得粉末得以进入布袋分离筒底部进行收集,并通过密封盖取出。
[0013]优选的,所述引导框沿布袋分离筒长度方向上下设置有两个,且引导框的边侧设计为存在内凹的环形结构,布袋分离筒在引导框外侧公转和自转,受引导框形状引导,使得布袋分离筒得以与引导框接触使发生晃动和震动,有效避免布袋分离筒内堵塞。
[0014]优选的,所述丙烯酸乳液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所制得,且丙烯酸乳液的组分及所占的重量份数包括10~25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20~3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酯、10~15重量份的乳化剂、10~15重量份的烯酸水溶液、5~10重量份
的引发剂和20~2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多级干燥机构,对向倾斜设置的雾化喷头,可以将乳液呈弧形行程在干燥箱内雾化喷出,并通过增加干燥箱的宽度为乳液的喷出预留空间,避免乳液直接喷在干燥箱内壁上,也避免雾化乳液之间提前接触发生粘结的情况,不需要在干燥箱内壁喷涂防粘结涂料,节约资源,同时也避免内部温度较高使得涂料出现熔化的现象,减少维护成本,在乳液喷出的初始位置处,可以通过干燥箱内部堆积的热量进行初步干燥,再由第二热风管缓慢导出的热风,通过内空的干燥筒由导风孔倾斜吹出,同时干燥筒可以受力在干燥箱内转动,配合干燥筒内壁的螺旋结构,使得该热风缓慢倾斜吹出并在干燥箱中部形成扰流,增加初步干燥的乳液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进而提高干燥效果,避免未干燥完成的乳液在弧段行程中掉落,同时可以避免雾化乳液粘附在干燥筒内壁上,再配合由第一热风管从底部快速吹出的热风对经过二次干燥的乳液再次干燥处理,并将干燥后的乳液吹向干燥箱顶部,由冷风管吹出的冷风在干燥箱顶部形成负压,使得热风携带完全干燥的粉末进入分区板的顶部并由冷风进行快速降温处理,避免后续粉末持续高热出现粘结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酸乳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原料,并添加乳化剂、烯酸水溶液、引发剂和去离子水;S2:将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加入反应釜并添加烯酸水溶液进行混合反应,使得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溶于烯酸水溶液;S3:待所述步骤S2反应结束后继续在上述反应釜内添加去离子水和乳化剂进行乳化反应,温度保持70~90
°
,反应时间为1h,然后添加引发剂,温度保持在80~100
°
,反应时间为0.8h;S4:将上述制得的乳液导入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处理,制得丙烯酸颗粒,便于后续储存和使用;上述步骤S4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的底部连接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喷头(3),并且雾化喷头(3)对向倾斜设置在干燥箱(1)的内部,所述干燥箱(1)的顶部固定有分区板(4),且分区板(4)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还包括: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嵌入式安装于干燥箱(1)中部的外侧,且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导齿轮(7),并且导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筒(8),所述干燥筒(8)的顶部外侧通过等角度设置的齿条状结构与导齿轮(7)啮合接触,且干燥筒(8)嵌入式活动安装于干燥箱(1)中部的内壁上,并且干燥筒(8)的内壁上开设有导风孔(9),所述干燥箱(1)的外侧由下至上分别贯穿安装有第一热风管(10)、第二热风管(11)和冷风管(12),所述干燥箱(1)的底部开口处嵌入式活动安装有研磨体(13),且研磨体(13)的外侧和干燥箱(1)底部开口处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研磨头(14);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贯穿连接在干燥箱(1)的顶部边缘处,且出料管(15)的底部活动贯穿套设有安装管(16),所述出料管(15)外部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齿轮(18),并且活动齿轮(18)的一侧啮合有齿套(19),而且齿套(19)套设在安装管(16)的顶部位置,所述安装管(16)的底部贯穿活动安装有布袋分离筒(20),且布袋分离筒(20)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框(23),并且引导框(23)的底部通过安装杆(22)固定连接在干燥箱(1)的底部外侧,所述引导框(23)的顶部和布袋分离筒(20)的顶部均安装有锥齿轮(21),且引导框(23)上的锥齿轮(21)与布袋分离筒(20)上的锥齿轮(21)之间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强刘艳朱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联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