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57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工铣刀的加工参数;基于所述加工参数,判断螺纹深度是否是螺距的整数倍;如果所述螺纹深度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执行第一加工策略;如果所述螺纹深度不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判断螺纹总深度是否大于铣刀刀刃长度;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大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二加工策略;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小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三加工策略。该方法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自动的连续铣削,并且可以降低切削阻力,增加加工效率,无接刀痕或过切现象,而且提高加工质量,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刀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生产中,一般采用单刃螺纹铣削加工大尺寸螺纹孔,或者采用多刃螺纹铣刀。单刃螺纹铣刀的优点是切削阻力小,由于是连续螺旋线加工,缺点是效率太低。采用多刃螺纹铣刀可以使效率以几何倍数增加,但在加工中,均由操作者按切削刃数,逐个加工周期的手工输入,切削阻力大,导致在多个加工深度完成时,会使每个周期之间螺纹连接处产生接刀痕迹或过切现象,螺纹表面达不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以解决在加工中,均由操作者按切削刃数,逐个加工周期的手工输入,切削阻力大,导致在多个加工深度完成时,会使每个周期之间螺纹连接处产生接刀痕迹或过切现象,螺纹表面达不到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包括:
[0005]获取待加工铣刀的加工参数;
[0006]基于所述加工参数,判断螺纹深度是否是螺距的整数倍;
[0007]如果所述螺纹深度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执行第一加工策略;
[0008]如果所述螺纹深度不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判断螺纹总深度是否大于铣刀刀刃长度;
[0009]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大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二加工策略;
[0010]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小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三加工策略。
[0011]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螺纹深度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执行第一加工策略,包括:
[0012]控制加工刀的中心运行至坐标原点;
[0013]判断第一刀加工深度是否小于最终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小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最终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大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
[0014]根据所述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向外移动1/8螺距螺纹线,以到达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0015]控制所述加工刀按照整圆的加工路径,对所述待加工铣刀进行螺纹加工;
[0016]在到达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时,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向外移动至1/8螺距螺纹线,到达螺纹加工的终止点;
[001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等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为止。
[0018]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大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二加工策略,包括:
[0019]控制加工刀的中心运行至所述坐标原点;
[0020]判断第一刀加工深度是否小于最终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小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整数扣的长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大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
[0021]根据所述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向外移动1/8螺距螺纹线,以到达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0022]控制所述加工刀按照整圆的加工路径,对所述待加工铣刀进行螺纹加工;
[0023]在到达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时,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向外移动至1/8螺距螺纹线,到达螺纹加工的终止点;
[0024]控制所述加工刀移动至螺纹孔的中心,并增加轴向的加工深度;
[002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等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为止。
[0026]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小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三加工策略,包括:
[0027]控制加工刀的中心运行至所述坐标原点;
[0028]将加工螺纹整扣数的最终深度确定为第一刀加工深度;
[0029]根据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向外移动1/8螺距螺纹线,以到达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0030]控制所述加工刀按照整圆的加工路径,对所述待加工铣刀进行螺纹加工;
[0031]在到达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时,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向外移动至1/8螺距螺纹线,到达螺纹加工的终止点;
[0032]控制所述加工刀移动至螺纹孔的中心,则将整数扣的长度确定为第一刀加工深度;
[0033]根据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向外移动1/8螺距螺纹线,以到达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0034]控制所述加工刀按照整圆的加工路径,对所述待加工铣刀进行螺纹加工;
[0035]在到达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时,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向外移动至1/8螺距螺纹线,到达螺纹加工的终止点并进行退刀。
[003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如果待加工铣刀的半径不大于0,或者螺纹的公称半径不大于待加工铣刀的半径,则控制报警器报警。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自动的连续铣削,并且可以降低切削阻力,增加加工效率,无接刀痕或过切现象,而且提高加工质量,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40]附图中:
[004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螺纹加工Y

Z坐标轴的示意图;
[004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螺纹加工Y

Z坐标轴;
[004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螺纹加工的起始点、终止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及加工终点的示意图;
[0044]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螺纹加工的起始点、终止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及加工终点的示意图;
[0045]图5为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47]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刃螺纹铣刀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加工铣刀的加工参数;基于所述加工参数,判断螺纹深度是否是螺距的整数倍;如果所述螺纹深度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执行第一加工策略;如果所述螺纹深度不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判断螺纹总深度是否大于铣刀刀刃长度;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大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二加工策略;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小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三加工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螺纹深度是所述螺距的整数倍,则执行第一加工策略,包括:控制加工刀的中心运行至坐标原点;判断第一刀加工深度是否小于最终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小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最终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大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根据所述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向外移动1/8螺距螺纹线,以到达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待加工铣刀的加工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控制所述加工刀按照整圆的加工路径,对所述待加工铣刀进行螺纹加工;在到达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时,控制加工刀从待加工铣刀的加工终点向外移动至1/8螺距螺纹线,到达螺纹加工的终止点;控制所述加工刀移动至螺纹孔的中心,并增加轴向的加工深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等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螺纹总深度大于所述铣刀刀刃长度,则执行第二加工策略,包括:控制加工刀的中心运行至所述坐标原点;判断第一刀加工深度是否小于最终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小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整数扣的长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如果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大于所述最终加工深度,则将所述第一刀加工深度确定为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根据所述当前第一刀加工深度,控制加工刀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刁志强田云符伟关锰胡英俊张亚平李连海尚小溪牟思宇郭永贤王燕鑫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