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64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属于播种用导种装置,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排种器壳体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安装了排种盘,导种壳体的导入口设有压种轮与充种型孔相配合,在导种壳体上分别安装有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发射端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接收端。将传送带设计成褶皱空心带,导入口处安装有压种轮、出口设有糙面抛种板,确保种子在喂入时和排种时均杜绝弹跳现象,确保种子在导种、投种和输种中进行有效控制;橡胶隔离层可有效保护种子在传送过程中受到损坏,糙面抛种板能增大与种子的摩擦力,降低种子的下抛速度,减小种子与地面的弹跳,彻底解决种子与种床之间出现“弹跳移位”和“翻转移位”等现象。等现象。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播种用导种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单粒作物种子(如玉米、花生等)在高速播种过程中,因排种盘转速较快,带动型孔上的种子线速度增大,使得种子投放不均匀、速度过快,出现种子与种床之间出现“弹跳移位”和“翻转移位”等现象。公开号为CN 109451931 A、名称为一种智能高速种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因喂入机构和刮板输送机构过渡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通过喂料轮拨下的种子在进入种腔过程中,会与刮板产生碰撞弹跳现象,使得种子不能准确的落入相应的种腔,这样会在相应的刮板上无种子,导致漏播;而且种子在刮板上由于运动使得种子不可避免的与壳体相碰撞,发生破坏种皮的现象。而CN 209930893U,名称为一种对置带式精确投种装置,采用对置式传送带进行输送,解决了喂料弹跳问题,但是其也有不足,一方面对置式传送带其制造成本高,另一方其毛刷式设计成本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脱毛现象;更重要的是,毛刷带使用时间长了,刷毛会逐步倾倒,使得一部分刷毛聚拢而产生间隙,导致在传输过程中,种子移位,影响持种效果。另外,现有的导种装置,在皮带传动过程中皮带和皮带轮之间不停的产生摩擦,如果皮带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松弛的现象,而一旦皮带松弛传动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打滑的现象,影响播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是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安装了排种盘构成,在排种盘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内的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在导种壳体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在导种壳体内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装有褶皱传输带,在导种壳体的导入口处设有压种轮与充种型孔相配合、在导入口通过压种轮将种子推入褶皱传输带的褶皱间隙中,在导种壳体上并列设有两个检测口、分别安装有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发射端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接收端。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褶皱传输带为空心带体。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支撑框架的下端固定有倒U型支撑筒,其内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弹簧、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从动带轮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导种壳体的内壁上贴覆有橡胶隔离层。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导种壳体的导入口处固定有竖直的护种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导种壳体的导出口上连接了与其一体成型的弧形糙
面抛种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导种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加速度信号传感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将传送带设计成褶皱空心带,并在导入口处安装有压种轮、出口设有弧形糙面抛种板,确保种子在喂入时和排种时均杜绝弹跳现象,确保对种子在导种、投种和输种行程中进行有效控制;橡胶隔离层可有效保护种子在传送过程中受到损坏,弧形糙面抛种板能增大与种子的摩擦力,降低种子的下抛速度,减小种子与地面的弹跳,彻底解决种子与种床之间出现“弹跳移位”和“翻转移位”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入口处结构放大图;图3是导种壳体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出口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是在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1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2安装了排种盘3构成,并在排种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种室和密闭气室,在排种盘3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4。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5内的支撑框架6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8,并在导种壳体5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导入口位于排种盘上充种型孔4的一侧。在导种壳体5内的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8上套装有褶皱传输带9,所述的褶皱传输带9为空心带体,空心褶皱传输带作为该装置的主要持种部件,因其独特的空心设计,使得该空心带运动到竖直部分时,将内部空气压缩到上下两端,此时,竖直运动的带褶皱处于紧密堆积状态(褶皱之间缝隙距离小于2mm,以保证夹住种子)用于夹持种子,而上下两端的褶皱处于膨胀展开状态(褶皱之间缝隙距离大于5mm,以保证种子的进入和脱离)用于种子的进入与抛出。在取种口弯折过程中,褶皱与褶皱缝隙之间会呈展开状态,在压种轮的配合下,种子会进入到褶皱之间,夹持到种子的褶皱空心带竖直向下运动时,褶皱会呈堆积状态,通过推挤的方式夹持种子并向抛种口端输送。
[0014]空心褶皱传输带材料选用橡胶材质,使其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寒、耐磨、耐油、阻燃、抗撕裂、抗穿刺等特质。与主动轮、从动轮接触的地座皮带采用一布二胶的PVC材料,该材料的地座皮带具有带体弹性好,不易变形,具有耐磨、耐砸、低噪音、抗静电等特质。
[0015]在导种壳体5的导入口处设有压种轮10与充种型孔4相配合使种子11、在导入口通过压种轮10将种子11推入褶皱传输带9的褶皱间隙中,在压种轮10转动过程中将种子推入褶皱上防止弹跳,在导种壳体5上并列设有两个检测口、分别安装有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发射端12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接收端13,起到检测种子重漏播功能。
[0016]在支撑框架6的下端固定有倒U型支撑筒14,其内置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套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为压缩弹簧,支撑杆1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7与从动带轮8连接。主动带轮7、从动带轮8负责空心褶皱传输带9转动。该设计在褶皱传输带9松驰时,其弹簧16发生
变形通过连接件17将从动带轮8向下推出,使从褶皱传输带9涨紧,实现自动调节。
[0017]在导种壳体5的内壁上贴覆有2mm厚的橡胶隔离层19,橡胶隔离层19贴合在壳壁内侧,与褶皱的最高点间隔距离小于2mm,当种子在输送过程中与橡胶隔离层接触时,保证种子不会因摩擦受到损伤。
[0018]在导种壳体5的导入口处固定有竖直的护种板20,处于压种轮与褶皱空心带之间,起到保证种子在压种轮的推动下进入褶皱带之中的作用。在导种壳体5的导出口上连接了与其一体成型的弧形糙面抛种板21。同时,在导种壳体5的外侧壁安装有加速度信号传感器22,可以监控褶皱传输带9速度是否异常,保证其匀速转动。
[0019]在播种过程中,排种盘动力输入轴2驱动排种盘3转动,此时种子11在排种充种盘型孔4上,当种子与压种轮10接触时,由驱动马达23带动压种轮10做旋转运动(压种轮与排种盘同步转动),会将型孔上种子通过旋压的方式按压到空心褶皱传输带9中的褶皱中,被褶皱夹住的种子会随空心褶皱传输带9传送到装置下方的抛种口端,种子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是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1)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2)安装了排种盘(3)构成,在排种盘(3)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4),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5)内的支撑框架(6)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8),并在导种壳体(5)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其特征是在导种壳体(5)内的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8)上套装有褶皱传输带(9),在导种壳体(5)的导入口处设有压种轮(10)与充种型孔(4)相配合、在导入口通过压种轮(10)将种子(11)推入褶皱传输带(9)的褶皱间隙中,在导种壳体(5)上并列设有两个检测口、分别安装有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发射端(12)光电种子传感器信号接收端(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褶皱空心带式单粒作物种子精量高速导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褶皱传输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成李衣菲白海超陶桂香毛欣王汉羊衣淑娟冯召华李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