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首创并应用于临床,是一种择期诊断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ESD的主要目的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表浅病变的优点,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0003]在粘膜剥离术过程中,先要对病变部位进行染色,应用针形电刀或氩气刀于病灶边缘外5mm处进行电凝标记,然后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直至病灶明显隆起,用电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外5mm切开黏膜并对病变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其中,切开粘膜所用的电刀一般为半球形的IT切开刀,在粘膜剥离临近完成时,经常出现注射液流失的情况,导致粘膜剥离难度加大,容易对下层正常组织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其有利于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包括手柄,该手柄的末端设置有固定环,该手柄的前端连接有套管,该套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刀头,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刀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刀体和片刀,所述刀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之间夹设有所述片刀,且该片刀呈半圆形的片状;所述片刀靠近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靠近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半导电部,且该第二半导电部靠近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铰接部,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的铰接部交叉铰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的第一牵引丝和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部连接的两个第二牵引丝;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牵引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牵引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上还设置有电极,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刀体能在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作用下,从一初始位置转动打开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刀体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片刀围合形成半球形的所述刀头,在所述刀体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之间形成能供所述片刀伸出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突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