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50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丝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客户对1
×
19结构钢丝绳椭圆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1
×
19结构钢丝绳为“cc”型钢丝绳,为了控制其松散,常规生产中,单纯使用校直器作为调试手段,压下量很深,成品钢丝绳的椭圆度达到钢丝绳粗度的4.4%以上,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捻股机和校直器的相互配合,有效改善钢丝绳的椭圆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根第一钢丝单丝与6根第二钢丝单丝捻制合股成芯股结构股线;使用捻股机将所述芯股结构股线与12根第三钢丝单丝捻制合股成1
×
19结构钢丝绳;其中,所述捻股机的过捻转速与机床转速的比值不低于0.2,且不高于0.3;将所述1
×
19结构钢丝绳穿过多个校直器,相邻校直器间彼此垂直摆放。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校直器的轴承槽型为“V”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校直器的压下量d不超过所述1
×
19结构钢丝绳直径的1/2。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丝单丝、第二钢丝单丝及第三钢丝单丝在捻制合股前均进行钢丝表面热镀锌处理。
[000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使用上述的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所述1
×
19结构钢丝绳包括1根芯股结构股线和12根第三钢丝单丝,所述12根第三钢丝单丝均匀分布于芯股结构股线的周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芯股结构股线包括1根第一钢丝单丝与6根第二钢丝单丝,所述6根第二钢丝单丝均匀分布于第一钢丝单丝的周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丝单丝的直径大于第二钢丝单丝的直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丝单丝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三钢丝单丝的直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捻股机过捻转速与机床转速的比值,以及合理搭配使用校直器,制备而成的 1
×
19结构镀锌钢丝绳,实现了其椭圆度的改善,使得钢丝绳椭圆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在钢丝绳粗度的2.5%以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校直器压下量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丝单丝;2、第二钢丝单丝;3、第三钢丝单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选用直径为1.60mm的光面钢丝,将1.60mm光面钢丝经过热镀锌工序后,拉拔至优选的直径为0.35mm、0.325mm的单丝。
[0017]其中,钢丝单丝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碳的含量为0.3%~1.15%,锰的含量为0.1%~1.1%,硅的含量为0.1%~0.9%,硫与磷的含量不超过0.15%,铬的含量为0.2%~0.4%,铜的含量为0.2%,其他为铁。
[0018]步骤二,选取直径为0.35mm的单丝作为第一钢丝单丝1,选取直径为0.325mm的单丝作为第二钢丝单丝2;将1根第一钢丝单丝1与6根第二钢丝单丝2放到捻股机上进行合股,按0.35+6
×
0.325进行排线,获得芯股结构股线。
[0019]其中,第一钢丝单丝1的放线张力范围为2.5

3.5Kgf,第二钢丝单丝2的放线张力范围为1.8

2.2Kgf。
[0020]步骤三,选取直径为0.325mm的单丝作为第三钢丝单丝3,将芯股结构股线与12根第三钢丝单丝3放到捻股机上,进行合绳,获得1
×
19

Φ1.59mm镀锌钢丝绳。
[0021]需要强调的是,步骤三的捻股机的过捻转速与机床转速的比值不低于0.2,且不高于0.3。
[0022]步骤四,将1
×
19

Φ1.59mm镀锌钢丝绳穿过多个校直器,相邻校直器间彼此垂直摆放。
[0023]需要强调的是,校直器的轴承槽型为“V”型,如图2所示,校直器的压下量d不超过1
×
19结构钢丝绳直径的1/2。
[0024]实验数据表明,制得的1
×
19

Φ1.59mm镀锌钢丝绳,其钢丝绳粗度为1.58

1.62时,椭圆度为0.04,钢丝绳椭圆度可有效控制在钢丝绳粗度的2.5%以内。
[002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为,一方面,通过控制过捻器的转速,以消除钢丝绳的应力,从而更好的控制钢丝绳的椭圆度;另一方面,合绳后使其穿过多个垂直排放的校直器,避免校直器仅在单一方向上对钢丝绳进行挤压,从而改善钢丝绳的椭圆度。
[0026]需要强调的是,过捻器与捻股机的转速比值过高,会导致钢丝绳松散;过捻器与捻股机的转速比值过低,则会导致钢丝绳僵硬,平直度差。过捻器与捻股机的转速比值过高或过低时,均不利于控制椭圆度。经过大量实验数据显示,当捻股机的过捻转速与机床转速的比值在0.2到0.3之间时,制得的钢丝绳产品质量最佳。
[0027]实施例2本实施公开了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如图1所示,使用实施例1的1
×
19结构钢丝
绳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28]具体的,1
×
19结构钢丝绳包括1根第一钢丝单丝1、6根第二钢丝单丝2和12根第三钢丝单丝3。
[0029]其中,6根第二钢丝单丝2均匀分布于第一钢丝单丝1的周侧,组成1根芯股结构股线;12根第三钢丝单丝3均匀分布于芯股结构股线的周侧。
[0030]实验数据表明,由实施例1制得的1
×
19

Φ1.59mm镀锌钢丝绳,其钢丝绳粗度为1.58

1.62时,椭圆度为0.04,钢丝绳椭圆度可有效控制在钢丝绳粗度的2.5%以内。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1根第一钢丝单丝与6根第二钢丝单丝捻制合股成芯股结构股线;使用捻股机将所述芯股结构股线与12根第三钢丝单丝捻制合股成1
×
19结构钢丝绳;其中,所述捻股机的过捻转速与机床转速的比值不低于0.2,且不高于0.3;将所述1
×
19结构钢丝绳穿过多个校直器,相邻校直器间彼此垂直摆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校直器的轴承槽型为“V”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校直器的压下量d不超过所述1
×
19结构钢丝绳直径的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
×
19结构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钢丝单丝、第二钢丝单丝及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兴成尧王彪陈彬陈金彬崔万生夏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兴达特种钢丝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