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86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包括介质基板顶层的晶体管、直流偏置电路、2个电容、匹配网络、连接线、微带传输线、T形功率分配器、T形功率组合器、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变容二极管和置于介质基板底层的金属接地板、4个电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频率可调时提高了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同时具有简化的二极管偏置电路,结构紧凑。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源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的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工作频率灵活性的自振荡有源集成天线可以有效地利用频谱来避免潜在地通信干扰,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国家的管制规定。近年来,在环形或半环形天线中嵌入变容二极管提供了一种紧凑的方式来发展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由于这种方法是基于反馈环法,提出的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相位噪声。但是由于小型化设计,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可能无法满足对辐射功率要求较高的应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自振荡有源天线系统必须在振荡器输出端集成一个功率放大器,与有源集成天线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关于频率可调的最新研究由Moitreya Adhikary提出,他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波束扫描的基片集成波导自振荡有源天线,同时具有频率可调性。在这个工作中,天线更像一个无功负载,导致其具有更大的尺寸。随着自振荡有源天线集成越来越多的电子开关以实现多种功能,减小其尺寸是很重要的。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可以将开关的阴极焊接到基片集成波导的金属表面,并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接地端,可以将有源天线中的偏置电路减少近一半。可以在基片集成波导的底层构造正电压偏置电路,避免了直流导线焊接在顶层辐射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直流导线对辐射性能的影响。综上所述,现有频率可调谐自振荡有源天线的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特定空间内高辐射功率的需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未有关注简化开关所需的偏置电路在设计自振荡有源天线中带来的小型化优势,这是一种潜在的设计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解决现有技术在设计频率可调有源天线时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较低、电子开关所需的偏置电路结构冗杂的问题。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包括介质基板顶层的晶体管、直流偏置电路、2个电容、匹配网络、连接线、微带传输线、T形功率分配器、T形功率组合器、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变容二极管和置于介质基板底层的金属接地板、4个电感。
[0005]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分别与匹配网络的2个输入端连接,匹配网络的2个输出端与连接线的2个端口相连,同时和直流偏置电路的2个输出端垂直相连。连接线的另外2个端口分别与2个电容的一端连接,2个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微带传输线的2个端口。微带传输线的另外2个端口分别与T形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T形功率组合器的输出端相连,T形功率分配器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输入端相连,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输出端分别与T形功率组合器的2个输入端相连。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10)底层各焊接有2个电感(13)。
[0006]优选地,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微带传输线、n形微带传输线、2个电阻、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2条高阻线、2个扇形微带线和2个接地焊盘、4个金属化通孔;
[0007]第一微带传输线与n形微带传输线垂直相连,n形微带传输线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2个电阻的一端相连,2个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1个扇形微带线,2个扇形微带线分别位于第二微带传输线和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右侧,2个扇形微带线均分别与1条高阻线的一端连接,2条高阻线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线垂直相连。2个接地焊盘分别连接到晶体管的2个发射极,所述接地焊盘上各有2个金属化通孔打通介质基板接入底层的金属接地板。
[0008]优选地,所述匹配网络包括基极串联枝节、基极并联开路枝节、集电极串联枝节、集电极并联开路枝节;
[0009]所述基极串联枝节一端与晶体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基极并联开路枝节垂直相连,集电极串联枝节一端与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集电极并联开路枝节垂直相连。
[0010]所述连接线包括基极连接线、集电极连接线;
[0011]基极连接线一端与1条高阻线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相连,集电极连接线一端与另1条高阻线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电容的一端相连。
[0012]所述微带传输线包括基极传输线、集电极传输线;
[0013]基极传输线和集电极传输线的一端分别与2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基极传输线的另一端与T形功率组合器的输出端相连,集电极传输线的另一端与T形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微带传输线中的基极传输线和连接线中的基极连接线在垂直方向上均高于集电极传输线和集电极连接线,以便于放置晶体管和实现闭合回路。
[0015]所述微带传输线的总长度使得振荡环路相位为0。
[0016]所述T形功率分配器、T形功率组合器结构相同,位置左右对称,分别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线、第四传输线和第二阻抗匹配线、第五传输线。
[0017]第一阻抗匹配线一端与集电极传输线相连,另一端与第四传输线垂直相连,第四传输线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输入端相连,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传输线的2个输入端相连,第五传输线与第二阻抗匹配线的一端垂直相连,第二阻抗匹配线的另一端与基极传输线相连。
[0018]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包括u形辐射缝、金属过孔、第一焊盘、环形槽、矩形缝隙、第二焊盘、第三焊盘、隔离缝、实心金属柱;
[0019]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上下对称放置。每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周围均排列一圈金属过孔,在输出端移除部分过孔以减少插入损耗。顶层蚀刻u形辐射缝,开口向右,u形辐射缝内部区域蚀刻2个上下对称的环形槽和焊盘,2个变容二极管的一端焊接到焊盘,另一端通过环形槽跨接到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金属面上。每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底层均有2个上下对称的第二焊盘、第三焊盘、隔离缝、实心金属柱。电感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外围蚀刻隔离缝。第三焊盘的中心处有实心金属柱贯通顶层和底层。T形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和T形功率组合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的输入端、输出端的1对矩形缝隙连接到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内部。
[0020]所述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中心垂直间距约为振荡频率对应的半个介质波长。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0022]1、本专利技术中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形成一个2
×
1的天线阵列提高了调谐频带内的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
[0023]2、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简化了自振荡有源天线中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路。
[0024]3、本专利技术将变容二极管的正电压偏置电路置于底层,避免了在顶层辐射面焊接导线,减少了直流导线对辐射性能的影响。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的顶层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的底层示意图。
[002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介质基板(1)顶层的晶体管(2)、直流偏置电路(3)、2个电容(4)、匹配网络(5)、连接线(6)、微带传输线(7)、T形功率分配器(8)、T形功率组合器(9)、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10)、变容二极管(12)和置于介质基板(1)底层的金属接地板(11)、4个电感(13);所述晶体管(2)的集电极和基极分别与匹配网络(5)的2个输入端连接,匹配网络(5)的2个输出端与连接线(6)的2个端口相连,同时和直流偏置电路(3)的2个输出端垂直相连,连接线(6)的另外2个端口分别与2个电容(4)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2个电容(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微带传输线(7)的2个端口;微带传输线(7)的另外2个端口分别与T形功率分配器(8)的输入端、T形功率组合器(9)的输出端相连,T形功率分配器(8)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10)的输入端相连,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10)的输出端分别与T形功率组合器(9)的2个输入端相连,2个基片集成波导天线(10)底层各焊接有2个电感(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偏置电路(3)包括第一微带传输线(31)、n形微带传输线(32)、2个电阻(33)、第二微带传输线(34)、第三微带传输线(35)、2条高阻线(36)、2个扇形微带线(37)和2个接地焊盘(38)、4个金属化通孔(39);第一微带传输线(31)与n形微带传输线(32)垂直相连,n形微带传输线(32)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2个电阻(33)的一端相连,2个电阻(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微带传输线(34)、第三微带传输线(35)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带传输线(34)、第三微带传输线(35)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1个扇形微带线(37),2个扇形微带线(37)位于第二微带传输线(34)和第三微带传输线(35)的同一侧,2个扇形微带线(37)均分别与1条高阻线(36)的一端连接,2条高阻线(36)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线(6)垂直相连;2个接地焊盘(38)分别连接到晶体管(2)的2个发射极,所述接地焊盘(38)上各有2个金属化通孔(39)打通介质基板(1)接入底层的金属接地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网络(5)包括基极串联枝节(51)、基极并联开路枝节(52)、集电极串联枝节(53)、集电极并联开路枝节(54);所述基极串联枝节(51)一端与晶体管(2)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基极并联开路枝节(52)垂直相连,集电极串联枝节(53)一端与晶体管(2)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集电极并联开路枝节(54)垂直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可调自振荡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6)包括基极连接线(61)、集电极连接线(62);基极连接线(61)一端与1条高阻线(36)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容(4)的一端相连,集电极连接线(62)一端与另1条高阻线(36)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电容(4)的一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率可调自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世山陈幸吴文陈守磊孙光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