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电控伸缩式冰雪防滑、可变身型上下坡/梯动力车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机械装置——手/电控伸缩式冰雪防滑、可变身型上下坡/梯动力车。
[技术背景][0002]当代各种大小车辆已完全融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而不可或缺。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大,到了冬天,尤其在北方,冰天雪地变得很寻常,此时,日常的出行就会成为头等难题,当然,人们可以用铁链绕在轮胎上防滑,但是,遇上大雪或厚厚的冰层,一是安装不便;二是效果也不一定好。如此,怎样能够解决此难题呢?!便有了能否用电操控很方便地就能随时启动防滑装置的想法,于是,想到了——普通车床的三、四爪卡盘的结构——稍作改变不是完全可以借鉴用于解决这一难题吗?另外,现实生活中,坐轮椅的遇到上、下(稍陡的)坡或上、下楼梯,就勉为其难了。那么上述想法能否一并解决这一问题呢?!完全可以!将卡盘做大些,再对一些部件做些特别设计即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叙述如下:普通车床的三、四爪卡盘的结构:由卡盘体、活动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组成,有螺纹与碟形伞齿轮背面的平面/板螺纹相啮合,当用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控伸缩式冰雪防滑、可变身型上下坡/梯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穿过与箱体盖连为一体的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覆盖的小箱体中与主杆套筒上端粗圆头焊接一体,用紧固件与主杆连接后,穿过带大箱体门的大箱体,在大箱体中下段用紧固件固定一固定架板,用紧固件将气缸摇臂扭力转轴连接后,其一端与带定位柱销钢丝拉绳的小滑轮、带变形控制钢丝绳的大滑轮及手动操作杆安装在套有轴套的转轴上,再将另一端与套在主杆套筒上用紧固件定位的多功能支架和定位手动操作杆的柔性定位箍安装在固定架板上部;穿过大箱体后,主杆套筒经底部圆盘槽内的一圈钢珠与由紧固件固定在弧形底轨道式可移动套筒的定位盖上;弧形底轨道式可移动套筒通过其两侧矩形耳部下并排的两短列钢珠沿轨道与用紧固件固定在对称弧式柱销定位板上的弧形带轨面板上的滑槽内滚动接触;主杆穿过弧形底轨道式可移动套筒后,经中心孔与由紧固件固定在甲板上的两对称弧式柱销定位板之间以前轮轴为圆心O其上均布若干个(本案为11个,每两个间隔θ
°
,本案为10
°
)可以将定位柱销精密定位的柱销定位孔的弧形槽内移动的弧形移动主机架连接;2根定位柱销钢丝拉绳分别沿相垂直的由紧固件定位的滑轮组和小滑轮,再穿过压簧定位座压簧,由紧固件将其固定在定位柱销的正中心;弧形移动主机架的背面由紧固件支架固定的大滑轮上的变形控制钢丝绳则继续向下延伸;主杆向下穿过移动式轴轮定位架并用键和紧固件将方向定位齿轮完全定位住;移动式轴轮定位架下面前部中轴线焊接一下端用轴销连接一侧用短轴固定有一大滑轮的长传动杆的短传动杆;移动式轴轮定位架前端开口作为轨道可在与方向定位齿轮啮合的可在两侧各1三角加强筋用焊接法与内轴套连接、其前部对称焊接一前档护杆的方形钢架梁(其两侧为前部开口;在凸形前方型钢底盘之间为向后开口且为了不与转动件触碰,此开口须有一以前轮轴为圆心O的弧度)内无接触移动的转向齿条上的上下槽内精密移动;转向齿条两端各安装一可带动且可在其内转动的由紧固件固定的关节锁套,并经关节锁套与紧固件连接轴滑动连接在转向定位架长腰孔内的转向支架相连;两侧的转向定位架焊接在轮轴架的前部;由2片三角加强筋将前型钢支架后型钢支架焊接在外转轴套前后面及向下延伸部上;轴向轴承将定位盖定位在外转轴套上,再用紧固件将可在被紧固件固定在轮轴架顶部的气缸内移动且穿过大小压簧的活塞棒固定在外转轴套与内轴套的共同轴心上;前轮防护罩固定在外转轴套三角加强筋和前型钢支架后型钢支架外侧;用紧固件将罐状卡盘体安装在轮毂内侧;前轮轴依次穿过轮轴架、头内拧有螺母的头部为大小同心圆柱并穿过带有契形升降面的移动契形定位框板的同轴大小腰形孔,其中部为与小同心圆柱相同外直径六角形、尾部端面焊接有齿截面体的六角移动轴套中内置可移动限位轴套及其内的双列轴向止推轴承、外面套有压簧、用紧固件固定在外套有胶胎的轮毂上的电动机内侧外壳上的固定齿截面体的定位轴套和电动机、最后拧紧紧固件;将移动契形定位框板定位在上下支架之间,用紧固件将其固定在轮轴架上;将拉簧安装在移动契形定位框板上的支点架和外转轴套上的支点架之间;用定位螺钉将万向联轴器一头旋拧在用键定位的主动齿轮且依次穿过移动契形定位框板上的精密圆孔、轴套和用紧固件固定在后型钢支架内的前气缸前端的轴套内的前主动轴上;主动齿轮在前气缸的作用下,可分别与带齿轮螺纹板外侧的齿轮和用紧固件、一对弧形定位半环转动定位于带齿轮螺纹板外圆的圆槽内的内外面齿轮环的内齿轮(其半径为R1)啮合;前部的前后小型电机用紧固件固定在甲板下后,其两侧的万向联轴器与另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带销活塞缸相连;将前侧防护壁对称地紧贴于两对称弧式柱销定位板后侧并焊接在与后型钢底盘焊接连接的凸形前方
型钢底盘上的甲板上;从上延伸下来的变形控制钢丝绳依次沿着固定在其后长传动杆一侧短轴上的大滑轮向后至定位加强板套有轴套的轴销作为支点O
’
的平行四边形椅支架底端作为长传动杆另一端的套有轴套的后支点轴定位的大滑轮、由紧固件固定在甲板下的张紧器、滑动轨道板最后固定在转轴上;用若干个轴销将平行四边形椅前支架平行四边形扶手平行四边形椅前脚架平行四边形椅支架上部用紧固件定位板定位的带保险带靠背和下面安装有电池电气箱的平行四边形防滑座椅垫与平行四边形椅支架组成由数个平行四边形的座椅;用套有轴套的后轮轴替代前轮轴将左右后轮如同前轮一样安装;将后轮防护罩固定在前后焊有三角加强筋的外转轴套和后型钢底盘后外侧上;后部的前后小型电机用紧固件固定在用紧固件固定在甲板下的支架内的燕尾槽板上后,其两侧经连轴法兰固定住用紧固件固定在甲板下的后气缸前部的套轴内的套有轴套的后主动轴;各多功能活动卡爪杆与套在六角移动轴套的六角柱上的带齿轮螺纹板之间的两板螺纹相啮合,进出罐状卡盘体的各工字孔,用紧固件将4个棘爪式定位锁分别安装于各工字孔中心线一侧;呈长条凸字形的多功能活动卡爪杆顶部为弧形齿轮、靠近肩部轴心处的双侧,对称各置一压簧,压簧下为贯穿圆腰孔、其内置一中间为圆柱形两侧对称为外直径相同的各穿过并固定一带轨双侧夹板的六角形柱、六角形柱外细颈部各有一起定位作用、其长段顶部插入带轨双侧夹板凹槽、短段插入多功能活动卡爪杆一侧的凹槽用以起到向本案/车前进和离心方向出力的大扭簧、颈部外为同直径定位圆柱的这样一种多功能定位轴;定位在多功能定位轴两侧的六角形柱段上的是呈倒凸字形——上部为向内突出半径分别为R2、R3的圆弧状矩形柱轨道、其下部为与罐状卡盘体工字型二横同样宽度精密的矩形、在其中心线下侧的定位短轴外侧用轴用弹簧挡圈定位住U型定位钳和内侧两顶端分别对称插入到前端带圆弧(直径与多功能定位轴颈部外直径相同)的U型定位钳两侧剪刀叉近尾部的对称小扭簧的带轨双侧夹板;可与多功能活动卡爪杆顶部弧形齿轮啮、两侧弧形凹槽与带轨双侧夹板的轨道移动接触的双侧带轨内齿轮弧形板的外表面用紧固件将其单侧内齿轮与内外面齿轮环的外面齿轮啮合的表面多向防滑条纹单侧内齿轮L型弧形板(其外表面半径为R0
→
D/2、D/2车轮胶胎的外半径)固定在一起组成一组外侧圆弧表面设有高强度且高效多方向防滑纹的T形装置;当在各工字孔内都安装这一T形装置,且在各个T形装置的前部(本案/车前进方向一致)安装一伸进前面一T形装置尾部U形槽内的单侧延伸弧纽,使得带齿轮螺纹板之间的两板螺纹相啮合在外力作用下,所有T形装置上升至近D/2时,组成一完整的防滑车轮;此时的带轨双侧夹板的下侧矩形的一部分(见图9中的S>>0)必须还在罐状卡盘体的工字孔内;当拉动手动操作杆或电控定位小气缸向下移动后:安装在转轴上的小滑轮大滑轮转动,同时带动定位柱销钢丝拉绳和变形控制钢丝绳,进而分别带动它们末端的两定位柱销脱离对称弧式柱销定位板上的柱销定位孔;经滑动轨道板拉动转轴,动力输入定位转板克服扭簧的阻力,通过两平行移动杆及执行支架板上端转轴上的定位转板支钮克服支钮上的扭簧阻力,同时,使两平行移动杆相互距离变小,从而分别经2紧固件固定的定位小轴承定位大轴承各自带动多功能轨道座里的移动定位舌前端脱离执行支架板的同形凹槽,多功能轨道座便可在执行支架板中心线上的长槽里上下滑动,同时,带动执行支架板绕着后轮轴转动,并经紧固件固定在多功能轨道座上的前盖滑动式后盖及与它们焊接在一起并套有轴套的扭力轴,使另两端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椅支架便可绕轴销转动,通过车把手绕着前轮轴在对称弧式柱销定位板上的2*5n
°
内的一对对称的柱销定位孔上定位的同时,多功能轨道座内的移动定位舌嵌入执
行支架板上相对应的两侧对称的同形凹槽,使得与其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椅支架及其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相应实现平行四边形防滑座椅垫的前倾或后仰,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解锁或自锁;上、下坡/梯的过程分为二部分:第一步,在上下坡/梯前,在前气缸后气缸的控制下,前后小型电机两侧分别经万向联轴器带销活塞缸万向联轴器前主动轴和后主动轴同时带动前后4个主动齿轮先与前轮和后轮上与带齿轮螺纹板外圈转动连接的内外面齿轮环的内齿轮啮合、其外齿轮与表面多向防滑条纹单侧内齿轮L型弧形板一侧的内齿轮啮合,在电控操作下,各T形装置分别绕着前轮轴和后轮轴转动,且必须预设为与本案/车前进方向(不含倒退)一致,直至表面多向防滑条纹单侧内齿轮L型弧形板一侧限位板与带轨双侧夹板同侧相碰为止,此时,各T形装置与多功能活动卡爪杆已呈L状;第二步,在前气缸后气缸的控制下,前主动轴和后主动轴经其穿过的精密圆孔带动移动契形定位框板向中心移动时,移动契形定位框板同轴大小腰形孔上下的契形升降面将套于其内带有大小圆柱体的六角移动轴套及其前部的齿截面体克服其内的压簧的压力与固定在电动机内侧的固定齿截面体完全脱离,当前后小型电机两侧分别经万向联轴器带销活塞缸万向联轴器前主动轴和后主动轴同时带动前后4个主动齿轮先与前轮和后轮上与带齿轮螺纹板的小齿轮啮合后,驱动各多功能活动卡爪杆及其上的各零部件向外伸展,起初带轨双侧夹板倒凸字上面一横的下表面与罐状卡盘体接触,使多功能定位轴将压簧压缩,随着T形装置上的表面多向防滑条纹单侧内齿轮L型弧形板的表面逐渐高出胶胎外,在对称小扭簧的作用下,首尾折叠在工字孔内的U型定位钳的尾部逐渐展开,其前端的圆弧最终将被压簧压入多功能活动卡爪杆中心线上的腰孔底部的多功能定位轴两端的同直径圆柱抱紧固定住的同时,双侧带轨内齿轮弧形板的内齿轮也随着多功能定位轴的六角柱上的带轨双侧夹板的下落,而与多功能活动卡爪杆顶部的同模数的小齿轮啮合并转动定位于此,在大扭簧的作用下,各已呈L状的T形装置外侧部分绕着多功能活动卡爪杆的顶部小齿轮的中心为支点旋转,至后面短截段碰到多功能活动卡爪杆一侧的肩甲时,整个T形装置必须呈稳定状态;这一进程中,多功能活动卡爪杆在外力作用下不断上升,至棘爪式定位锁进入其凹槽止,全部零部件整合在一起,并通过对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操控,经以上二过程与定位小气缸(或手动操作杆)作用的同时,操控车把手向前或向后,以前轮轴与轴销为转轴,通过短传动杆长传动杆以及平行四边形椅支架下端与短传动杆平行而组成的平行四边形(OO
’
AB),以及用轴销为转轴组成的数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平行四边形防滑座椅垫同步变形,使本案/车变形为上坡/梯时的前倾;下坡/梯时的后仰;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的使用:1、冬日下雪时,用手触碰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左侧的“冰雪时节”列的三挡:大、中、小,就可电控多功能活动卡爪杆的上升幅度:T形装置的外圆半径R0<D/2、或R0=D/2、又或R0>D/2则根据下雪结冰的大小、厚薄来调控;2、上、下坡/梯时,用手触碰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右侧的“上坡/梯
●
下坡/梯
●”
(
“●”
为触碰处)列,先按“上坡/梯
●”
或“下坡/梯
●”
之后,再根据实际坡/梯的斜率大小、每格楼梯的平均高度做出恰当选择:
大
●
、中
●
、小
●
,就可电控多功能活动卡爪杆的上升幅度,本装置就必须按照上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自动调节到位;本装置用于各种盘式和鼓式刹车的汽车车轮上时,气轮胎包裹于汽车轮毂外圈;a其内中心线以上为盘式刹车连接方式:用紧固件分别将前轮轴/后轮轴和T形装置的罐状卡盘体、固定连接其上的刹车盘安装在汽车轮毂的中心轴上、经两圈凹槽内的钢滚珠将定位圆(凹)板滚动连接在罐状卡盘体上;用紧固件将两内侧各固定安装有一与其中心线上的刹车盘的两侧有一定间隙的圆环刹车片装置的凹型钢圈固定在定位圆(凹)板与内设两圆槽钢滚珠滚动连接在罐状卡盘体上的Z字形大支架之间;在下为大圈、上为1字形立杆的Z字形大支架的立杆弯处两侧各焊接一三角加强板,且其高度必须高于T形装置伸展至最高处时,不会与T形装置上的直向防滑纹和斜、横向防滑纹表面相碰擦;轮轴架的中心线上方的活塞气缸内的长活塞杆依次穿过大小压簧、汽车承重架、压簧、轴套和Z字形大支架的横杆前端定位孔后由紧固件定位;b其内中心线以下为鼓式刹车连接方式:用紧固件分别将前轮轴/后轮轴和T形装置的罐状卡盘体安装在汽车轮毂1中心线上、经前后各两圈凹槽内的钢滚珠将定位圆(凹)板滚动连接在罐状卡盘体上;将二片鼓式摩擦片的一端分别与定位转轴转动定位在定位圆(凹)板的短截凹槽内,另一端再转动连接在刹车分泵的两端;此处的Z字形大支架在汽车轮毂内的部分与定位圆(凹)板已连接为一体;在下为大圈、上为1字形立杆的Z字形大支架的立杆弯处两侧各焊接一三角加强板,且其高度必须高于T形装置伸展至最高处时,不会与T形装置上的直向防滑纹和斜、横向防滑纹表面相碰擦;轮轴架的中心线上方的活塞气缸内的长活塞杆依次穿过大小压簧、汽车承重架、压簧、轴套和Z字形大支架203的横杆前端定位孔后由紧固件定位;这样一种手/电控伸缩式冰雪防滑、可变身型上下坡/梯动力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控伸缩式冰雪防滑、可变身型上下坡/梯动力车,其特征是:车把手穿过与箱体盖连为一体的触式电控设置视屏器覆盖的小箱体中与主杆套筒上端粗圆头焊接一体,用紧固件与主杆连接后,穿过带大箱体门74的大箱体,在大箱体中下段用紧固件固定一固定架板,用紧固件将气缸摇臂扭力转轴连接后,其一端与带定位柱销钢丝拉绳的小滑轮、带变形控制钢丝绳的大滑轮及手动操作杆安装在套有轴套的转轴上,再将另一端与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