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123抗体、抗CD123嵌合抗原受体和抗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2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异性结合人白细胞介素3(IL3)受体α链的单克隆抗CD123抗体或其片段。进一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CAR包含包括抗CD123结合结构域的抗体或抗体片段、跨膜结构域和至少包含刺激结构域的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由所述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以及包含这种抗体或抗体片段的分离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编码CAR的核酸分子的载体,以及包含所述载体的T细胞,并涉及表达CAR分子的T细胞用于治疗哺乳动物中增殖性疾病(例如癌症)的用途。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CD123抗体、抗CD123嵌合抗原受体和抗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异性结合人白细胞介素3(IL3)受体α链的单克隆抗CD123抗体或其片段。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编码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CAR包含包括抗CD123结合结构域的抗体或抗体片段、跨膜结构域和至少包含刺激结构域的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由所述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以及包含这种抗体或抗体片段的分离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分子。
[000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编码CAR的核酸分子的载体,以及包含所述载体的T细胞。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表达CAR分子的T细胞用于治疗哺乳动物中增殖性疾病如癌症的用途。
[0004]抗击癌症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癌症。这是一种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前体的克隆性疾病,其具有常见的皮肤病变且总是进展为侵袭性白血病扩散。这种类型癌症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8至12个月。
[0005]BPDCN的预后和治疗都非常差。强化化疗是无效的,因为几乎所有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在数周或数月后都会复发。
[0006]一种称为SL

401的融合蛋白为疗法提供了先导,该融合蛋白由与白喉毒素融合的人白细胞介素3(IL3)组成,参见Angelot

Delettre F,Roggy A,Frankel AE,Lamarthee B,Seilles E,Biichle S等人,In vivo and in vitro sensitivity of 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 to SL

401,an interleukin

3receptor targeted biologic agent,Haematologica,2015,100(2):223

30。
[0007]本专利技术改善了这种状况。
[0008]本申请人已经发现,一种称为CD123的蛋白质

它是白介素

3(IL3)受体的alpha(α)链

在所有BDPCN患者的癌细胞中过度表达,参见Garnache

Ottou F,Feuillard J,Ferrand C,Biichle S,Trimoreau F,Seilles E等人,Extend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leukaemia,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9,145(5):624

36。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是使用CD123作为治疗靶标。
[0010]在这种情况下,并以开发针对CD123的生物疗法为目标,本申请人成功地产生、开发、筛选和选定了特异性结合人CD123的抗CD123单克隆抗体(MA)。这些抗体一般可用于疗法中,更具体地说,可用作对抗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瘤型白血病和表达CD123的其它病理的武器。
[0011]一种快速发展的抗癌技术使用工程化T细胞(或T淋巴细胞)。这些T细胞包含所谓的嵌合抗原受体,通常称为CAR,其特异性针对由癌细胞表达的靶抗原。
[0012]考虑到这一点,本申请人克服了许多障碍,利用新开发的抗CD123抗体对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以表达特异性靶向CD123的CAR,从而特异性和有效地对抗癌细胞。
[0013]这种新型治疗武器可以应用于BPDCN患者或BPDCN复发患者,以及已经经过强化化
疗、SL

401、造血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或其它治疗方法治疗的BPDCN患者。
[0014]为此目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特异性结合抗原CD123的抗体,其具有不超过9.5x10
‑9M的K
D
值、不超过9.0x10
‑4s
‑1的抗体解离速率k
off
,和至少7x104Ms
‑1的抗体结合速率k
on
,并且其中所述抗体选自由AB1、AB2、AB3、AB4、AB5和AB6组成的组,其中
[0015]‑
AB1包括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该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该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
[0016]‑
AB2包括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该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该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
[0017]‑
AB3包括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该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该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
[0018]‑
AB4包括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该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以及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该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特异性结合抗原CD123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选自由AB1、AB2、AB3、AB4、AB5和AB6组成的组,所述抗体具有不超过9.5x10
‑9M的K
D
值、不超过9.0x10
‑4s
‑1的抗体解离速率k
off
,和至少7x104Ms
‑1的抗体结合速率k
on
,并且其中AB1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2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3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4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5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以及AB6包含重链和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AB1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2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7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8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7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8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3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9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0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9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7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0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8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4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1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2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2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0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5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3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4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
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2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以及AB6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5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6具有至少85%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1(CDR1)、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2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互补决定区3(CDR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AB1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5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6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4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2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7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8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7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8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6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3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9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0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9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7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0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8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4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2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1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
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2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0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AB5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4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3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1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4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2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以及AB6包含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5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重链和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轻链,并且其中所述重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5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3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1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并且其中所述轻链包含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6组成的互补决定区1(CD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4组成的互补决定区2(CDR2)和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2组成的互补决定区3(CDR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抗体,其中AB1的重链具有可变区,所述可变区包括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7组成的第一框架区(FR1)、由氨基酸序列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法国血液机构贝桑松地区大学医院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