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径向轴承的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31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装置(100)、尤其是用于机动车中的流体回路的泵装置,包括壳体(101)、驱动装置、转子(200)、定子(202)和径向轴承(203),所述壳体(101)具有入口(102),所述转子(200)包括转动轮(201),所述驱动装置构造用于使转子(200)相对于定子(202)旋转,所述入口(102)与转动轮(201)流体连接,所述转子(200)具有转子空腔(206),所述定子(202)的一个区段(205)伸入转子空腔(206)中并且所述径向轴承(203)在转子空腔(206)中设置在定子(202)的所述区段(205)和转子(200)之间。述区段(205)和转子(200)之间。述区段(205)和转子(200)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径向轴承的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现有技术已知一种泵装置,在所述泵装置中驱动装置使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为此目的,一个轴在转子内延伸,该轴将转子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此借助滑动轴承实现径向支承,该滑动轴承设置在所述轴上。轴向支承在吸管中或径向轴承的端面上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泵装置和具有这种泵装置的机动车。
[0004]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泵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机动车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05]本说明书意义上的泵装置也可以称为泵或泵单元。
[0006]泵装置尤其是可以适用于机动车中的流体回路。泵装置包括壳体、驱动装置、转子、定子和径向轴承。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径向轴承尤其是理解为限制或甚至阻止转子在径向方向上运动的轴承、如滑动轴承。
[0007]优选通过径向轴承限制或阻止转子在所有径向方向上的运动。
[0008]本说明书意义上的壳体也可以称为泵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入口。转子包括转动轮。驱动装置构造用于使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这例如可以电磁方式进行。所述入口与转动轮流体连接。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流体连接尤其是理解为流体可从一个构件(在此为入口)流或流动到另一个构件(在此为转动轮)。该流动可通过流体引导装置、如通道、导管、管道和/或孔强制进行。
[0009]转子具有转子空腔。该转子空腔例如可用于使空气从泵装置逸出。空气从泵装置逸出也可称为排气并且是必要的,因为泵送的液体会排挤空气。
[0010]所述定子的一个区段伸入转子空腔中。径向轴承在转子空腔中设置在定子的所述区段和转子之间。径向轴承因此可围绕定子的所述区段并且在此设置在定子和转子之间。通过设置径向轴承,转子在径向方向上被支承。同时转子空腔可用于排气,因为没有轴穿过转子空腔。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子可具有定子空腔。定子空腔可被定子的所述区段包围并且因此伸入转子空腔中。定子空腔在此可与转子空腔流体连接。例如定子空腔可过渡到转子空腔中。定子空腔例如也可用于排气。被排挤的空气例如可从定子空腔通过转子空腔流向或者说流至排气出口。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子空腔和/或转子空腔可没有轴。在此情况下,定子空腔和转子空腔特别好地适合于排气,因为气流不受轴的干扰。转子例如可以电磁方式被驱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泵装置可包括排气出口。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排气出口尤其是理解为这样的出口,被排挤的空气可通过该出口排放到泵装置的周围环境中。排气出口可与转子空腔流体连接,使得空气可从定子空腔通过转子空腔流到或者说流至排气出口。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定子的所述区段可在转子的第一端部上伸入转子空腔。转动轮可设置在转子的第二端部上。第二端部在此可与第一端部相对置设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径向轴承可具有第一轴承区域和第二轴承区域。所述径向轴承可在第一轴承区域中具有第一外径并且在第二轴承区域中具有第二外径。第二外径在此可小于第一外径。这两个轴承区域例如可通过第三轴承区域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区域具有倾斜延伸的外侧。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外径尤其是理解为相应构件在其外侧上的直径。在径向轴承的情况下,外侧可朝向转子。具有不同外径的轴承区域可改善支承。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定子的所述区段可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区段可在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三外径并且在第二区域中具有第四外径。第四外径在此可小于第三外径。第三外径也可小于第一外径并且第四外径小于第二外径。所述区段的内径在此可以是恒定的。定子的所述区段的不同外径可有利于更好地支承转子。尤其是所述区段可在从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过渡中具有一个环绕的凸缘,径向轴承在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支撑在该凸缘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承区域和所述区段的第一区域可部分重叠。第二轴承区域和所述区段的第二区域可部分重叠。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泵装置可包括轴承,该轴承设置在转动轮和壳体之间。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可构造用于转子的轴向支承。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可具有环形凹槽并且转动轮具有环形突出部,该突出部伸入所述凹槽中。这种突出部和这种凹槽在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9115774中被描述,该申请在提交本申请时尚未公布。所述突出部在该专利申请中被称为凸缘(Kranz)。所述轴承可设置在突出部和壳体之间。尤其是所述轴承可设置在该凹槽中。通过如上所述设置轴承,壳体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可设计得特别小。这提高了泵装置的效率。此外,所述轴承不影响或几乎不影响泵装置的排气。所述轴承例如可具有环形形状。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可构造用于转子的径向支承。因此,所述轴承既可用于转子的轴向支承,也可用于转子的径向支承。由所述轴承提供的附加径向支承使得径向轴承的设计更简单,因为作用在径向轴承上的力更小。因此,径向轴承例如可更小并且具有相对简单的环形形状。此外,定子伸入转子空腔中的所述区段可设计得更短,从而进一步改善排气。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可具有L形横截面。在此L形的一个边部可有助于转子的轴向支承并且L形的另一边部可有助于转子的径向支承。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泵装置可包括出口。转动轮可构造用于当转子通过驱动装置旋转时使流体从入口流向出口。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
[0025]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6]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和
[0027]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泵装置100包括壳体101、入口102和出口103。泵装置100构造用于以入口102和出口103连接到流体回路上。在运行中,泵装置100引起流体在流体回路中流动。
[0029]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入口102、出口103、具有转动轮或者说叶轮201和转子空腔206的转子200、具有区段205和定子空腔204的定子202、径向轴承203和轴承207。区段205伸入转子空腔206中。定子空腔204设置在区段205中并且与转子空腔206流体连接。径向轴承203设置在区段205和转子200之间。
[0030]径向轴承203在第一区域中具有比在第二区域中更大的外径。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径向轴承203的外径连续变细。径向轴承203的这种形状特别有利于转子200的良好径向支承。这种形状特别有利于径向轴承203的良好润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泵装置(100)、尤其是用于机动车中的流体回路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壳体(101)、驱动装置、转子(200)、定子(202)和径向轴承(203),所述壳体(101)具有入口(102),所述转子(200)包括转动轮(201),所述驱动装置构造用于使转子(200)相对于定子(202)旋转,所述入口(102)与转动轮(201)流体连接,所述转子(200)具有转子空腔(20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02)的一个区段(205)伸入转子空腔(206)中并且所述径向轴承(203)在转子空腔(206)中设置在定子(202)的所述区段(205)和转子(2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02)具有定子空腔(204),定子空腔(204)被定子(202)的所述区段(205)包围并且定子空腔(204)与转子空腔(206)流体连接。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空腔(204)和/或转子空腔(206)没有轴。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装置(100)包括排气出口,该排气出口与转子空腔(206)流体连接,使得空气能从定子空腔(204)通过转子空腔(206)流到排气出口。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定子(202)的所述区段(205)在转子(200)的第一端部上伸入转子空腔(206),转动轮(201)设置在转子(200)的第二端部上,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置地设置。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203)具有第一轴承区域和第二轴承区域,所述径向轴承(203)在第一轴承区域中具有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