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海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59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景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水海绵结构,包括基坑,基坑内设滞留过滤池,滞留过滤池的上部设有用于与雨水井连接排水的排水管,排水管向基坑的一侧伸出,基坑的另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透水缓跑径包括支撑透水基层,支撑透水基层上铺设有用于将水流入支撑透水基层的透水铺装层,支撑透水基层与滞留过滤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水海绵结构,不仅能作为城市绿化观赏,同时能为市民提供无积水运动跑道,功能多样化,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海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蓄水海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现有的雨水花园的蓄水层种植有植物,仅作为观赏作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蓄水海绵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水海绵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滞留过滤池,所述滞留过滤池的上部设有用于与雨水井连接排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向所述基坑的一侧伸出,所述基坑的另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所述透水缓跑径包括支撑透水基层,所述支撑透水基层上铺设有用于将水流入所述支撑透水基层的透水铺装层,所述支撑透水基层与所述滞留过滤池连通。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坑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砾石层、粗砂层、种植土层和植物观赏层,所述植物观赏层低于所述基坑两侧,所述砾石层为所述滞留过滤池。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砾石层上部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穿孔管连通。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孔管外侧包裹有透水布层。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种植土层与所述粗砂层之间及所述粗砂层与所述砾石层之间分别设有透水布层。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植物观赏层设有植物模块,所述植物模块通过所述种植土层固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植物模块为湿生植物模块和挺水植物模块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砾石层的厚度设置在200-250mm,所述粗砂层的厚度设置在100-150mm,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设置在450-550mm,所述植物观赏层中放置有厚度为150-250mm的鹅卵石层。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鹅卵石层包括多个鹅卵石,所述鹅卵石的粒径设置在50-150mm。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坑压实度在90%以上。
[001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蓄水海绵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基坑的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透水铺装层上的积水通过透水铺装层流入至支撑透水基层,支撑透水基层中的水能流入滞留过滤池,通过滞留过滤池收集基坑及透水缓跑径的水,当滞留
过滤池中的水过多时,溢出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市政雨水井。技术的蓄水海绵结构不仅能作为城市绿化观赏,同时能为市民提供无积水运动跑道,功能多样化,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0、基坑;11、滞留过滤池;12、排水管;13、雨水井;14、鹅卵石;
[0019]20、透水缓跑径;21、支撑透水基层;22、透水铺装层;
[0020]30、砾石层;31、穿孔管;32、透水孔;33、透水布层;34、粗砂层;35、种植土层;36、植物观赏层;37、植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蓄水海绵结构,包括基坑10,基坑10内设滞留过滤池11,滞留过滤池11的上部设有用于与雨水井13连接排水的排水管12,排水管12向基坑10的一侧伸出,基坑10的另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20,透水缓跑径20包括支撑透水基层21,支撑透水基层21上铺设有用于将水流入支撑透水基层21的透水铺装层22,支撑透水基层21与滞留过滤池11连通。作为优选的,支撑透水基层21由透水砖或或透水石组成,以支撑透水基层21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使透水铺装层22的水通过支撑透水基层21流入砾石层30。
[0025]本技术的蓄水海绵结构,在基坑10的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20,透水铺装层22上的积水通过透水铺装层22流入至支撑透水基层21,支撑透水基层21中的水能流入滞留过滤池11,通过滞留过滤池11同时收集基坑10及透水缓跑径20的水,当滞留过滤池11中的水过多时,溢出的水通过排水管12流入市政雨水井13。技术的蓄水海绵结构不仅能作为城市绿化观赏,同时能为市民提供无积水运动跑道,功能多样化,提高实用性。
[002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基坑10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砾石层30、粗砂层34、种植土层35和植物观赏层36,植物观赏层36低于基坑10两侧,砾石层30为滞留过滤池11。砾石层30位
于基坑10的底部,用于收集基坑10及透水缓跑径20渗入的水。种植土层35用于固定植物观赏层36中的植物,粗砂层34用于对种植土层35渗入的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砾石层30。植物观赏层36低于基坑10两侧,以使基坑10两侧的水流入位置较低的植物观赏层36实现雨水收集。
[002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砾石层30上部设有穿孔管31,穿孔管31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2,排水管12与穿孔管31连通。通过透水孔32,砾石层30中的水向穿孔管31内透入,排水管12与穿孔管31连通,使穿孔管3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2排出,穿孔管31为排水管12的进水端提供进入空间,同时防止排水管12的进水端被堵塞,保证排水管12的排水畅通。
[002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穿孔管31外侧包裹有透水布层33。砾石层30中通过排水管12排出的水先经过透水布层33的过滤后排出,由于排水管12的出水口与市政雨水井13连通,防止市政排水系统堵塞。
[002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种植土层35与粗砂层34之间及粗砂层34与砾石层30之间分别设有透水布层33。通过透水布层33对粗砂层34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滞留过滤池,所述滞留过滤池的上部设有用于与雨水井连接排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向所述基坑的一侧伸出,所述基坑的另一侧设有透水缓跑径,所述透水缓跑径包括支撑透水基层,所述支撑透水基层上铺设有用于将水流入所述支撑透水基层的透水铺装层,所述支撑透水基层与所述滞留过滤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砾石层、粗砂层、种植土层和植物观赏层,所述植物观赏层低于所述基坑两侧,所述砾石层为所述滞留过滤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上部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穿孔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水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外侧包裹有透水布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海绵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潇潇胡峰姚睿范京龙麟林本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