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26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进水区,其内安装有隔板,通过隔板将进水区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洪涝水经过沉淀、挤压机构处理后聚集至隔板的下方;测速机构,其安装在进水管内,用于检测通过进水管的洪涝水的流速,通过弹力绳和触杆的碰触,测得洪涝水的流速,触杆内的传感器分别和自动阀门、阀门电连接;泵房,其通过连接水管和进水区另一侧连接,连接水管一端穿过泵房和出水区连接,出水区一侧安装有出水管,连接水管上依次安装有自动阀门、手动阀门和水泵,且自动阀门、手动阀门和水泵均位于泵房内,泵房顶端铰接有盖板;警报器,其安装在进水区上方,警报器和触杆内的传感器电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洪排涝
,具体涉及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汛排涝泵站是利用水泵堤排城区洪涝水的工程设施,洪水是本地区以外的客水引起的,如上游或周边地区的入境洪水,而涝水则主要是由本地区暴雨引起的,防汛排涝的工程措施可以概括为蓄、挡和泄,蓄是把洪涝水蓄积起来,挡就是通过修建堤防、圩堤、防洪墙,泄就是通过分洪道、河道、排水管网排出洪涝水,洪水和涝水常常叠加起来形成更严重的水灾,防汛排涝站是防汛排涝工程措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泵站流程一般为:进水渠、检修闸、拦污栅、前池、水泵房、出水管、消力池、外江。
[0003]如一公开号为CN113265977A公开了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涉及水利建设的
,包括泵站和水闸,泵站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地面上设置有和进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地面上开设和进水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过滤框放置在安装槽内;引水管,引水管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通过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杂质进入泵站而使得泵站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
[0004]上述防洪排涝水泵站中,进水池处仅一处安装了进水管,且泵站无法根据实际洪涝水的流速进行调整,适用于洪涝水流速缓慢时使用,当洪涝水流速急促时影响洪涝水的排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进水区,其内安装有隔板,通过隔板将进水区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洪涝水通过进水区一侧的进水管进入进水区内,经过沉淀、挤压机构处理后聚集至隔板的下方;测速机构,其安装在进水管内,用于检测通过进水管的洪涝水的流速,测速机构包括弹力绳和触杆,通过弹力绳和触杆的碰触,从而测得洪涝水的流速,触杆内带有传感器,触杆内的传感器分别和自动阀门、阀门电连接;泵房,其通过连接水管和进水区另一侧连接,连接水管一端穿过泵房和出水区连接,出水区一侧安装有出水管,连接水管上依次安装有自动阀门、手动阀门和水泵,且自动阀门、手动阀门和水泵均位于泵房内,泵房顶端铰接有盖板;警报器,其安装在进水区上方,警报器和触杆内的传感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测速机构位于进水管内壁,进水管内壁上安装有安装块一,重力摆球通过弹力绳安装在安装块一上,便于重力摆球受洪涝水的冲击力以安装块一为中心而摆动,安装块二位于安装块一一侧,安装块二一侧为圆弧面,圆弧面上依次安装有多根触杆。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速机构位于进水管偏外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重力摆球的中
心在进水管中心轴线上,洪涝水进入进水管时,根据洪涝水的流速使重力摆球摆动,圆弧面上的触杆的长度从下向上依次变长,且触杆为弹性杆,便于重力摆球随洪涝水的冲击顺利碰触触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二厚度小于或等于安装块一的厚度,保证洪涝水的流通,且安装在进水区上的进水管的数量与连接水管的数量对应,测速机构位于中间位置处的进水管内,达到检测目的的同时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压板、液压杆二和滑轨二,滑轨二固定安装在进水区内部顶端,压板顶端滑动连接在滑轨二上,压板底部安装有液压杆二,通过液压杆二使压板在滑轨二上移动,从而将淤泥和洪涝水分离开,压板上带有多个细小网孔,便于将洪涝水中的淤泥挤压至一侧,横板一和横板二一侧均安装有感应块,进水区内壁上安装有与感应块配合的压力传感器一。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两侧分别安装有横板一和横板二,保证清污时,洪涝水不会从清污出口流出,进水区内固定安装有多根滑杆,滑杆穿过压板,压板和滑杆滑动连接,保证压板运动的平稳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截面为T形,且隔板水平端两端均安装有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开合板和驱动单元,开合板铰接在隔板上,通过驱动单元控制开合板工作,排污机构安装在进水区内,且位于隔板下方,排污机构包括液压杆一和推杆,进水区内壁设有凹槽,液压杆一安装在凹槽内,通过液压杆一使推杆在滑轨一上移动,将位于隔板下方的淤泥从双开门处排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垂直端对称设有凹槽,且隔板两侧均安装有排污机构,进水区安装在撑架上,且进水区底端安装有双开门和单开门,便于将洪涝水中的淤泥分离后排出,防止连接水管堵塞。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水管上还安装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位于泵房和出水区之间,连接水管上安装有阀门,阀门位于泵房和净水装置之间,连接水管上还安装有流通管,连接水管接净水装置,通过阀门控制洪涝水的流通路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洪涝水经过进水管进入进水区内,在进水管处安装测速机构测量洪涝水通过进水管的流速,测速机构的测量的结果反馈控制系统中,从而根据测速机构测量的数据合理选择洪涝水的流通路线,达到目的的同时节约成本。
[0016]2.将洪涝水中的淤泥在进水区中先进行分离排出,避免淤泥随着洪涝水一起进入连接水管中,造成连接水管、出水管的堵塞,需要人工进行疏通,效率低。
[0017]3.泵房和出水区之间安装有净水装置,当排放流量较小时,通过连接水管接净水装置,将洪涝水进行过滤,使排出的洪涝水达到一定程度的排放标准。
[0018]4.测速机构检测洪涝水流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系统将自动阀门全部打开,且洪涝水流经流通管,提高洪涝水的排出速度。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测速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挤压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包括进水区1,其内安装有隔板106,通过隔板106将进水区1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洪涝水通过进水区1一侧的进水管102进入进水区1内,经过沉淀、挤压机构2处理后聚集至隔板106的下方。
[0021]测速机构8,其安装在进水管102内,用于检测通过进水管102的洪涝水的流速,测速机构8包括弹力绳801和触杆803,通过弹力绳801和触杆803的碰触,从而测得洪涝水的流速,触杆803内带有传感器,触杆803内的传感器分别和自动阀门504、阀门601电连接;测速机构8位于进水管102内壁,进水管102内壁上安装有安装块一802,重力摆球805通过弹力绳801安装在安装块一802上,便于重力摆球805受洪涝水的冲击力以安装块一802为中心而摆动,安装块二804位于安装块一802一侧,安装块二804一侧为圆弧面,圆弧面上依次安装有多根触杆803。
[0022]测速机构8位于进水管102偏外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重力摆球805的中心在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区(1),其内安装有隔板(106),通过隔板(106)将进水区(1)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洪涝水通过进水区(1)一侧的进水管(102)进入进水区(1)内,经过沉淀、挤压机构(2)处理后聚集至隔板(106)的下方;测速机构(8),其安装在进水管(102)内,用于检测通过进水管(102)的洪涝水的流速,测速机构(8)包括弹力绳(801)和触杆(803),通过弹力绳(801)和触杆(803)的碰触,测得洪涝水的流速,触杆(803)内带有传感器,触杆(803)内的传感器分别和自动阀门(504)、阀门(601)电连接;泵房(5),其通过连接水管(104)和进水区(1)另一侧连接,连接水管(104)一端穿过泵房(5)和出水区(7)连接,出水区(7)一侧安装有出水管(701),连接水管(104)上依次安装有自动阀门(504)、手动阀门(501)和水泵(502),且自动阀门(504)、手动阀门(501)和水泵(502)均位于泵房(5)内,泵房(5)顶端铰接有盖板(503);警报器(103),其安装在进水区(1)上方,警报器(103)和触杆(803)内的传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机构(8)位于进水管(102)内壁,进水管(102)内壁上安装有安装块一(802),重力摆球(805)通过弹力绳(801)安装在安装块一(802)上,便于重力摆球(805)受洪涝水的冲击力后,以安装块一(802)为中心摆动,安装块二(804)位于安装块一(802)一侧,安装块二(804)一侧为圆弧面,圆弧面上依次安装有多根触杆(8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机构(8)位于进水管(102)偏外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重力摆球(805)的中心在进水管(102)中心轴线上,洪涝水进入进水管(102)时,根据洪涝水的流速使重力摆球(805)摆动,圆弧面上的触杆(803)的长度从下向上依次变长,且触杆(803)为弹性杆,便于重力摆球(805)随洪涝水的冲击顺利碰触触杆(8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二(804)厚度小于或等于安装块一(802)的厚度,保证洪涝水的流通,且安装在进水区(1)上的进水管(102)的数量与连接水管(104)的数量对应,测速机构(8)位于中间位置处的进水管(10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排涝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成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庆泉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