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39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将多个端子组合成一体,然后组装于具有对接面与插接面的绝缘壳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具有接触部与焊接部的至少一端子组;具有将端子组的各接触部露出及将焊接部部分收容于结合座的定位槽;设置于绝缘壳体上并与绝缘壳体对接面在预定位置贯通,用于容纳结合座并使端子接触部露出的容置槽;以及设置于结合座与容置槽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的卡合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无须特殊工具便能够一次完成组装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连接器的端子种类繁多,在不同连接器中有不同的设计,以便与所属连接器有效搭配,达到电接触可靠的效果。而现有技术的任何一种端子除具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用于与电路板插接焊固的焊接部外,都具有用于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卡合固定的干涉部。由于现有技术的端子均以干涉配合方式组装,因此端子干涉部的设计制作要求高,并且在装配时必须借助特殊工具来避免组装时端子变形,因此给制造带来不便。另有一些端子为L构形,其在接触部与焊接部互为弯折,由于组装于连接器后无需再进行弯折,因此端子的干涉部设计较为简单,并且不必考虑组装后需再弯折的问题。这种端子完成制作后可直接组装于连接器,无需有其它加工步骤,制作比较简单,但是组装时仍须用特殊工具辅助。相关设计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842,554、5,221,212、5,267,882、5,295,843、5,017,156号,及台湾专利申请第81110335、81217896、82101300、84104611号。现有技术的端子在装配时必须借助特殊工具配合组装,有些端子干涉部的设计制造要求高,制作不易,有些端子(L构形端子)因端子所在位置不同,生产制作时需采用数套不同模具,因此,制作成本高,工时长,批量生产时的经济效益较差,有待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该端子组件先将端子组装在一座体上,再与连接器绝缘壳体组装,因此无须特殊工具即可实现与绝缘壳体的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将一体的多个端子组装于具有对接面与插接面的绝缘壳体,它包括:至少一端子组,其中每一端子都具有接触部与焊接部;结合座,具有将端子组的每一接触部露出并收容部分焊接部的定位槽;容置槽,设置于插槽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在预定位置贯通,收容结合座并使端子接触部露出;和卡合装置,设置于结合座与容置槽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无须特殊工具即可完成组装,且其制造简便,组装快捷方便,端子结构强度高,接触可靠,且降低制造成本。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端子组件组装于插槽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将端子组件组装于结合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端子组件组装于结合座的后视立体分解图;图4、5和6为本专利技术端子组件组装步骤分解图和组装图。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端子组件组装于插槽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该组件包括:一绝缘壳体1、端子组件2、遮蔽构件3及抵止装置4等,其中绝缘壳体1大体上为一直立式长方体,其一侧为对接面10,与对接面10底部相邻的是一插接面11,在对接面10上凸设有端子收容室12,在该收容室12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三排收容孔121。并且,由对接面10与端子收容室12共同界定出可供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出)插接的插接空间13。此外,与对接面10相邻的两面的底面及中央的端缘,设有包括L形导座150及凸形导座151的导引抵止体,可引导遮蔽构件3顺利地与绝缘壳体1组合,并且其中凸形导座151还具有制止遮蔽构件组装时超过预定范围(图5所示)的功能。上述端子组件2包括:端子组20、结合座21、容置槽22(如图3所示)以及卡合装置23,其中端子组20一体地成排并列,每一端子均具有互呈九十度的接触部201与焊接部202,并且接触部201的接触面2011与焊接部202在同一平面上,同时,相邻端子的焊接部由外侧向内侧逐渐缩小。此外,每一端子的接触部201与焊接部202由连接部203连接,而接触部201两侧的接触面向外鼓出,这样利于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并且,在连接部203与接触部201的交接处附近向结合座21的组合面弯折。在图1至图4中,该端子组还具有连接料带60以利于组装,并且随后在组装过程中被截除(如见图5、6)。结合座21为一长方体,在其两侧分别设有阶状定位槽210,该定位槽210包括四个呈阶状的等距凸条211、212、213、214,可将端子组20焊接部202的一部分收容(如图2所示),当端子组20组装后使每一接触部201露出于结合座21。此外,容置槽22(参见图3)设置于绝缘壳体1的插接面11一侧,与端子收容孔121贯通,用于收容结合座21并可使端子组20的接触-->部201由此探出(如图4所示)。该卡合装置23(参见图1、3)设置于结合座21与容置槽22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卡合装置23在结合座21的上方两端设有三角形抵止体231,该抵止体231具有导面2311及止动面2312。在容置槽22中设有三角形导引体232,导引体232同样具有导面2321和止动面2322,其中抵止体231的导面2311与导引体232的导面2321相对应,它们可互相引导顺利地将结合座21套装于容置槽22,当套装定位后,藉止动面2312、2322防止两者相互脱离(如图4所示)。遮蔽构件3包括第一金属板体30及第二金属板体31,它们均为金属材料,其中第一金属板体30一体冲压成型而具有第一表面301、第二表面302、第三表面303以及第四表面304等四个表面。这四个表面沿绝缘壳体1的对接面10所延伸的周边弯折,与绝缘壳体1周边的形状相对应,其中第一表面301的端部301A与第四表面304的端部304A在底部的侧缘套叠扣紧,借助相互的叠置使接合处受热膨胀时具有可相互伸展的空间,从而不会形成间隙。并且,每一表面位于对接面10的端缘设有向外翻折的导面3011、3021、3031及3041,这些导面除具有接地作用外,还可借助这些导面的弯弧外形导引对接连接器顺利插接。此外,对应于凸形导座151的第一、第三表面301、303,设有缺口3010、3030(参见图3),这些缺口可使遮蔽构件3组装后抵止定位。第二金属板体31罩盖于前述四个表面301、302、303及304所构成的收容空间的一侧,即当与绝缘壳体1组装后,可将绝缘壳体1对接面10的相对侧封闭。其顶缘及两侧缘设有折弯且前端特别弯翘的卡片310、311、312,这些卡片可与前述第一、二、三表面上所设置的插孔3012、3022、3032(参见图3)卡扣结合。对应于该卡片310、311、312的形状,绝缘壳体1上设有缺槽160、161、162(参见图3),以便收容这些卡片。另外,抵卡装置4,参见图1及图4,包括设置于绝缘壳体1上的止动槽40,以及设置于遮蔽构件3上的可抵压于该止动槽40的抵压体41。其中,止动槽40在绝缘壳体1的两侧边设有一具有止动面401的槽体。而抵压体41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表面301、303的表面上,并被一体冲压出端缘向内的舌板,该舌板41的端缘可顶住止动槽40的止动面401。另外,在第一表面301及第三表面303上一体冲压出相对的两组接地簧片3013、3033(参见图3),该两组接地簧片3013、3033是在第一、第三表面301、303上一体冲压出的具有弹性弯折的板体,它们可与对接连接器(未-->示出)的金属壳体接触从而形成接地回路,当它们组装于绝缘壳体1后,接地簧片3013、3033的端部弧面起卡住对接连接器的作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将一体的多个端子组装于具有对接面与插接面的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至少一端子组,其中每一端子都具有接触部与焊接部; 结合座,具有将端子的每一接触部露出并收容部分焊接部的定位槽; 容置槽,设置于插槽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在预定位置贯通,收容结合座并使端子接触部露出;和 卡合装置,设置于结合座与容置槽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将一体的多个端子组装于具有对接面与插接面的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端子组,其中每一端子都具有接触部与焊接部;结合座,具有将端子的每一接触部露出并收容部分焊接部的定位槽;容置槽,设置于插槽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在预定位置贯通,收容结合座并使端子接触部露出;和卡合装置,设置于结合座与容置槽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座为一方形体,并且所述容置槽也是方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一体地成排并列,每一端子都有互呈九十度的接触部与焊接部,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与焊接部共平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中相邻端子的焊接部从外侧向内侧逐渐缩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合座的相对两侧设有成排的阶状定位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状定位槽包括四个阶状等距凸条。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在结合座上设有具有导面及止动面的抵止体,而在相对于所述抵止体的容置槽上设有引导并顶住所述抵止体的导引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体与导引体为斜面相对的三角形体。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每一端子接触部接触面的两侧鼓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设有连接部,并且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的交接处朝向所述结合座的组合面略为弯折。11.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上凸设有一端子收容室,所述插接面与所述对接面之间设有与所述端子收容室相通的容置槽,并且由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端子收容室共同界定至少一插接空间;至少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接触部与焊接部,其中所述接触部部分地容设于所述端子收容室内;结合座,具有将所述端子组每一接触部适度露出并且所述焊接部部分收容的定位槽;卡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结合座与所述容置槽之间,并将两者结合;和遮蔽构件,其为包覆于绝缘壳体周边的金属板,且其对应于绝缘壳体插接空间开设一插接开口。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座为一方形体,所述容置槽与其对应也为方形。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一体地成排并列,每一端子都具有互呈九十度的接触部与焊接部,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与所述焊接部共平面。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相邻端子的焊接部从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