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气端子的配合部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36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连接到电路板(54)的端子上采用的改进的配合部分(30),其具有腿(32),它的外边缘(34)沿着其轴向形成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一个延长孔(38),分开两腿(32)的孔38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缘(36)之间。腿的外边缘(34)选择一种连续表面的形状,首先分叉,然后朝着端子(40)的一个插入端会聚,并且在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达到最大宽度尺寸。孔(38)具有第一和第二端(42,44),并且在选定的轴向位置上具有一条横向中线M。孔(38)相对于配合部分(30)的外边缘(34)在轴向上是偏移的,使孔(38)的横向中线M在转向上错开腿(32)的外边缘(34)的最大宽度尺寸。并且,在内、外边缘(36,34)之间的每个腿(32)的宽度在孔(38)的第一端(42)处小于每个腿(32)在孔(38)的相对的第二端(44)处的宽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气端子的配合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配合部分的电气端子,该部分用于把端子安装在电路板的电镀通孔内。在电子工业中普遍采用了这样一类电连接器,在其内部设有许多端子,并且具有适合与电路板的通孔实现电接合的配合部分。在许多场合中希望用各个端子上的配合部分把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使端子能够压配合在各个电镀通孔中,与其形成电接合,同时把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因此,这种连接器不需要焊接,这样就能制成更廉价的连接器。取消焊接还可以通过直接在连接器的顶面上加压或是用一种工具直接对外壳内的各个端子加压的方式把某些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上。为了满足高密度连接器的工业需求,端子的阵列变得越来越密,而用来制作端子的坯料厚度则越来越薄。然而,用薄坯料制成的具有配合部分的端子在连接器被安装到电路板上时更容易发生弯曲。因此希望有一种具有足够强度的配合部分,以便承受连接器的端子被插入电路板的通孔时产生的弯曲力。进而还希望插入时的插入力不至于使端子弯曲,并且配合部分应该足以抵抗拔出的力,以便将连接器牢固地保持在电路板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端子上采用的改进的配合部分,这种端子具有低插入力和高拔出力。本专利技术的配合部分是有腿的,腿的外边缘沿着其轴向形成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延长孔,分开两腿的延长孔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缘之间。腿上相对的外边缘适合进入通孔,并且以压配合的方式与通孔的侧壁接合,用产生的力把端子的配合部分保持在通孔中,并且把端子保持在电路板上。腿的外边缘选择一种连续表面的形状,首先分叉,然后朝着接点的一个插入端会聚,并且在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达到最大宽度尺寸。孔是由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相对的内边缘构成的,并且在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具有横向的中线。在这种改进的配合部分中,孔相对于配合部分的外边缘在轴向上是偏移的,以使孔的横向中线在轴向上错开腿的外边缘的最大宽度尺寸。在孔的第一端上,外边缘和内边缘之间-->的每个腿的宽度小于在孔的相对的第二端上每个腿的所述宽度。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孔的第二端在远离插入端的位置上形成较宽的腿,用来抵抗端子主体部分的弯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配合部分,它适用于具有低插入力的高密度电连接器中的端子,在插入电路板时能够抵抗弯曲,并且可以用高保持力将连接器牢固地保持在电路板上。以下要参照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个配合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制作的一种端子配合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一个电连接器正面的局部剖平面图,连接器中排成阵列的端子具有安装到电路板上的配合部分。为了便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在图3的一个连接器50中特意表示了配合的端子部分。连接器50是一个具有端子(未示出)阵列的直角连接器,每个端子有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制作的配合部分30,用来与电路板54中的通孔56的侧壁表面58接合。这种连接器的端子通常是用金属坯料冲压成形的,坯料的厚度范围是0.006到0.015英寸。配合部分的形状和长度以及内部的开口是由通孔的尺寸,电路板的厚度,将单个端子插入通孔或是把整个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上时所要求的理想插入力,以及为了从电路板上拆除端子或连接器而需要的拔出力来确定的。图1表示在端子上使用的一种现有技术的配合部分10的总体形状。这种配合部分有两个腿12,腿的外边缘14沿着其轴向形成一种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延长孔18,分开两腿12的延长孔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缘16之间。腿上相对的外边缘14适合进入通孔,并且以压配合的方式与通孔的侧壁接合,以用产生的力把端子的配合部分保持在通孔中,并且把端子保持在电路板上。腿的外边缘14选择一种连续表面的形状,首先分叉,然后朝着端子的一个插入端20会聚。配合部分10在线A所示的选定的轴向位置上达到最大宽度尺寸。孔18是分别由第一和第二端22,24之间面对的内边缘形成的,并且在和腿12相同的选定轴向位置(线A)上具有一条横向的中线。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在孔18的第一端22处,内、外边缘16,14之间的每个腿部12的宽度d1等于每个腿部12在孔18的相对-->的第二端24处的宽度d2。在图2中表示了改进的配合部分30。配合部分30具有腿32,它的外边缘沿着其轴向形成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延长孔38。分开两腿32的孔38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沿36之间。腿上相对的外边缘34适合进入通孔56,并且以压配合的方式与通孔的侧面58接合,以用产生的力把端子的配合部分30保持在通孔56中,并且把端子保持在电路板54上,如图3所示。为腿的外边缘34选择的形状是连续的,首先分叉,然后朝着端子40的一个插入端40会聚。配合部分30在线W所示的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达到最大宽度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配合部分30中,孔38相对于配合部分30的外边缘34在轴向上是偏移的,以使孔38的横向中线M在轴向上错开用线W表示的腿32的外边缘34的最大宽度尺寸。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孔38的第一端42处,内、外边缘36,34之间的每个腿部32的宽度d3小于每个腿部32在孔38的相对的第二端44处的该宽度d4。由于孔38的轴向中线M朝着插入端40被移动了,则各腿上靠近第二孔端44的较宽部分具有较大的强度,能够承受单个端子或连接器50的端子阵列被插入电路板时产生的弯曲作用力。另外,如图3所示,配合部分30的插入端40具有较低的插入力,因为由板上的孔56的侧面58施加的力可以压缩配合部分30,比现有技术的插入端20更容易。当连接器50被完全插入板54时,腿上靠近第二孔端44的较宽部分可阻止压缩,从而增大了从板上拆卸连接器时所需要的力。为了便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长形孔38被画成了椭圆形。当然,这种延长孔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状,关键的因素在于孔的横向中线是朝着配合部分的尖端偏移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了插入力,在整体插入高密度接点阵列时防止端子发生弯曲,并且增大了从板上拆卸连接器时所需的拔出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连接到电路板的端子上采用的改进的配合部分,配合部分从端子的主体部分延伸,该配合部分的腿的外边缘沿着其轴向形成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延长孔,分开两腿的延长孔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缘之间,腿上相对的外边缘适合进入通孔,并且以压配合的方式与通孔的侧壁接合,用来把端子保持在电路板上,腿的外边缘选择一种连续表面的形状,首先分叉,然后朝着端子的一个插入端会聚,并且在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达到最大宽度尺寸;孔是由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平行相对的内边缘构成的,并且在一个选定的轴向位置上具有横向的中线(M),这种配合部分的特征在于:孔相对于配合部分的外边缘在轴向上是偏移的,使孔的横向中线(M)在轴向上错开腿外边缘上的最大宽度尺寸,并且,在孔的第一端上,外边缘和内边缘之间的每个腿部的宽度小于在孔中相对于第 一端的第二端处每个腿部的该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6-2-29 08/610,0971.一种在连接到电路板的端子上采用的改进的配合部分,配合部分从端子的主体部分延伸,该配合部分的腿的外边缘沿着其轴向形成选定的形状,并且有一个横向贯通端子冲压成选定形状的延长孔,分开两腿的延长孔被限定在相对的内边缘之间,腿上相对的外边缘适合进入通孔,并且以压配合的方式与通孔的侧壁接合,用来把端子保持在电路板上,腿的外边缘选择一种连续表面的形状,首先分叉,然后朝着端子的一个插入端会聚,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L米尔希梅斯CD科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