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8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敏电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包括电阻本体,电阻本体上具有两根第一引脚,还包括绝缘座和两根第二引脚,绝缘座上内嵌入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铜管,铜管两端均具有插接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插入铜管两端的插接孔内形成电连接关系,插接孔内设有导电橡胶材质的导电套,当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插入铜管内时,导电套夹设于第一引脚与铜管或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电套,当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插入铜管内时,导电套夹设于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或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由于导电套具有良好的的收缩性和导电性,提高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和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导电性。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导电性。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


[0001]本技术涉及压敏电阻
,具体为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

技术介绍

[0002]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由于现有的片状压敏电阻在需要维修时,需要将原先焊接的引脚拆卸维修后再重新焊接,造成维修麻烦。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0640111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片状压敏电阻,将第三引出脚和第四引出脚的一端焊接在电路中,将压敏电阻外壳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引出脚和第二引出脚分别安装在第三引出脚和第四引出脚内,当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压敏电阻外壳抽出,对压敏电阻进行维修或更换,无需再重新焊接,便于安装。然而,该压敏电阻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直接插入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进行连接,不仅容易脱落,还会由于接触不够紧密而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能够提高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和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导电性,解决现有的压敏电阻引脚与底座之间因接触不够紧密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能够提高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和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导电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包括电阻本体,所述电阻本体上具有两根第一引脚,还包括绝缘座和两根第二引脚,所述绝缘座上内嵌入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铜管,所述铜管两端均具有插接孔,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插入所述铜管两端的所述插接孔内形成电连接关系,所述插接孔内设有导电橡胶材质的导电套,当所述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插入铜管内时,所述导电套夹设于所述第一引脚与铜管或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
[0006]可选的,所述导电套的厚度为0.7mm~1mm,且所述导电套内径比所述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的外径小0.1mm~0.3mm。
[0007]可选的,所述导电套外壁一体式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导电套的外壁均匀分布,在位于所述插接孔内的所述铜管上具有若干个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0008]可选的,所述铜管外壁中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侧与所述铜管焊接固定。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插入所述导电套内的一端均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该端均与所述导电套内壁完全贴合。
[0010]可选的,在位于两根所述铜管之间的所述绝缘座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空腔内的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两块推板,所述推板背对一侧的中部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相抵,在位于所述弹簧两
侧的推板上设有锁杆,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杆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锁杆端部相适配的锁孔,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插入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锁杆远离所述推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插入所述锁孔内。
[0011]可选的,两块所述推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设有一斜口,在位于所述斜口上方的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螺纹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铜管两端的插接孔内嵌套设置导电橡胶材质的导电套,当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插入铜管内时,导电套夹设于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或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由于导电套具有良好的的收缩性和导电性,不仅提高第一引脚与铜管之间和第二引脚与铜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能够避免其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0014]2.本技术通过将导电套的厚度设为0.7mm~1mm,该厚度范围内的导电套在保证了导电套的收缩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其完全导电;
[0015]3.本技术在位于两根铜管之间的绝缘座内部具有空腔,且在空腔内设有固定组件,利用固定组件可实现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绝缘座之间的锁定和解锁,便于压敏电阻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绝缘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推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绝缘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电阻本体;2、绝缘座;3、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铜管;6、导电套;7、凸起;8、空腔;9、推板;10、锁杆;11、穿孔;12、弹簧;13、斜口;14、插接孔;15、限位环;16、螺纹孔;17、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包括电阻本体1,电阻本体1上具有两根第一引脚3,还包括绝缘座2和两根第二引脚4,绝缘座2上内嵌入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铜管5,铜管5两端均具有插接孔14,第一引脚3和第二引脚4分别插入铜管5两端的插接孔14内形成电连接关系,然后,通过第二引脚4将压敏电阻整体安装至电路板上,插接孔14内设有导电橡胶材质的导电套6,当第一引脚3或第二引脚4插入铜管5内时,导电套6夹设于第一引脚3与铜管5之间或第二引脚4与铜管5之间,需要维修电阻本体1时,将电阻本体1一端的第一引脚3抽离绝缘座2上的插接孔14即可,维修过后,直接将第一引脚3重新插入绝缘座2上插接孔14内,此时,第一引脚3通过导电套6与
铜管5贴合,且由于导电套6为导电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和导电性,不仅能够提高第一引脚3与铜管5之间和第二引脚4与铜管5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能够避免其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0024]为了保证导电套6的导向性能,本实施例的导电套6的厚度为0.7mm~1mm,该厚度范围内的导电套6在保证其收缩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其完全导电,且导电套6内径比第一引脚3或第二引脚4的外径小0.1mm~0.3mm,若此设置,即能够使第一引脚3和第二引脚4顺利插入导电套6,也能够利用导电套6的收缩性将第一引脚3和第二引脚4牢牢固定住。
[0025]为了提高导电套6在受到轴向力时与铜管5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导电套6外壁一体式设有若干个凸起7,凸起7沿导电套6的外壁均匀分布,在位于插接孔14内的铜管5上具有若干个与凸起7相适配的凹槽,凸起7与凹槽的嵌合,能够使导电套6在受到轴向力时,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特别是当第一引脚3或第二引脚4插入导电套6内后,该性能尤为突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包括电阻本体(1),所述电阻本体(1)上具有两根第一引脚(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座(2)和两根第二引脚(4),所述绝缘座(2)上内嵌入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铜管(5),所述铜管(5)两端均具有插接孔(14),所述第一引脚(3)和第二引脚(4)分别插入所述铜管(5)两端的所述插接孔(14)内形成电连接关系,所述插接孔(14)内设有导电橡胶材质的导电套(6),当所述第一引脚(3)或第二引脚(4)插入铜管(5)内时,所述导电套(6)夹设于所述第一引脚(3)与铜管(5)或第二引脚(4)与铜管(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6)的厚度为0.7mm~1mm,且所述导电套(6)内径比所述第一引脚(3)或第二引脚(4)的外径小0.1mm~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6)外壁一体式设有若干个凸起(7),所述凸起(7)沿所述导电套(6)的外壁均匀分布,在位于所述插接孔(14)内的所述铜管(5)上具有若干个与所述凸起(7)相适配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结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5)外壁中部设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内侧与所述铜管(5)焊接固定。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奇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