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9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端子21、22的绝缘壳体10;其上具有多个导电盘且两端与端子21、22相连的FPC30;夹在FPC30中的滑动件50。FPC30的第二端部30侧的下表面折向FPC30的第一端部31侧的下表面而被紧固。预定的端子21与FPC30的第一端部31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其它端子22与FPC30的第二端部32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壳体10通过模制绝缘材料而形成整体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与从壳体两端伸出的端子相连的柔性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及夹在FPC中并插入配合连接器的触头排之间以使导电盘与触头排接触的滑动件。在图6中示出传统类型的电连接器是公知的(见JP-A-9-237666)。电连接器100包括具有上、下半壳111和112的绝缘壳体110;分别成排地从半壳111和112的壁113和114伸出的上端子121和下端子122;两端与上、下端子121和122相连的FPC 130,其在顶表面具有多个导电盘(未示出);夹在FPC 130中的滑动件140,其插入配合连接器160的触头排161、162之间以使导电盘与触头排161、162接触。滑动件140用于促进FPC的导体件与配合连接器160的触头排的接触。在图6中,标号150表示将上、下半壳体111和112紧固在一起并限制滑动件140的竖直运动的支承件。下面描述组装电连接器100的方法。首先,半壳111的上端子121和半壳112的下端子122通过分别安装在FPC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下表面上的基板133和134而焊在形成于FPC 130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顶表面的导电盘上。滑动件140随后在上下方向上夹在FPC中,上下半壳111、112由支承件150紧固在一起,支承件150同时支承滑动件140,从而完成电连接器100的组装。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壳体110包括半壳111和112,壳体110的零件数目过多而为零件的管理带来麻烦。此外,由于半壳111和112用不同的模具模制,故模具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如果壳体为整体件,则使零件的管理变得容易而且使模具成本低廉。然而,当上、下端子121、122分别焊接到在FPC 130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顶表面形成的导电盘上时,要求焊接连接夹在FPC 130两端之间的滑动件140,故电连接器100的连接和组装变得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制造费用较低且具有容易组装的FPC和滑动件。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从其壁伸出的端子的绝缘壳体;在顶-->表面具有多个导电盘的柔性电路板;夹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中并插在配合连接器的触头排中以使所述导电盘与触头排接触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而被紧固,从而使所述柔性电路板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部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多个端子中的预定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而其余的端子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第一端部侧而与第二端部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当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端子和所述其它端子设置成不同的排,并且所述壳体为通过模制绝缘材料形成的整体件时,本专利技术是有效的。当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端侧和所述第二端侧带有对准销孔,用于容纳穿过的销,所述销在所述第二端的下表面紧固到所述第一端侧的下表面时将所述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一端侧对准时,本专利技术也是有效的。下面参照附图中的实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顶视图;图2为电连接器的左侧视图;图3为图2中箭头A指示部分的放大图,其中省略了支承件;图4为示出了展开的FPC,图4A为顶视图而图4B为底视图;图5示出了滑动件50,图5A为顶视图,图5B为前视图,图5C为右侧视图;图6为示出其主要部分的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3,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从壳体10的壁12伸出的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FPC30,其两端连到上、下排端子21、22;滑动件50,夹在FPC 30中并插入配合的连接器(未示出)的触头排之间而使FPC 30的导电盘与触头接触;支承件70,安装在壳体10上并限制滑动件50的上下运动。壳体10是通过模制绝缘材料形成的整体件,包括具有壁12的连接器部11,上、下排端子21、22从壁12上伸出;卡导引部13,从连接器部11的两侧端部延伸出。一对金属壳14和15安装在壳体10的顶部和底部。两个上、下卡接收槽由壳体10的卡导引部13和所述金属壳14,15限定,以容纳诸如记录卡的PC卡80。上排端子21对应于上卡接收槽而设置在壳体10的连接器部11的壁12-->上,下排端子22对应于下卡接收槽而设置在壳体10连接器部11的壁12上。插入上卡接收槽的PC卡80和插入下卡接收槽的PC卡80分别与上、下排端子21、22连接。插在各卡接收槽中的PC卡可由弹出机构60弹出。上排端子21包括设置成交错两排的上信号端子21a和设置成一排的上接地端子21b。类似地,下排端子22包括设置成交错两排的下信号端子22a和设置成一排的下接地端子22b。图4示出了展开的FPC,图4A为顶视图,图4B为底视图。FPC 30为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的大致长方形柔性扁平电路板,在图4中清楚地示出。相对于FPC的中线CL在第一端部31的顶表面形成多个信号导电盘35a、多个信号通孔38a和多根导线37a,多个横向设置的信号导电盘35a以预定的间距呈交错构形靠近FPC的中间部分,多个信号通孔38a以预定的间距呈交错构形靠近FPC的边缘,多根导线37a与信号导电盘35a和信号通孔38a电连接。多个接地导体件36a相对于FPC 30的中线CL设置在第一端部31侧的顶表面上。接地导电盘36a在特定相邻的信号导电盘35a之间以预定的间距横向设置成一排。接地通孔39a在各接地导电盘36a的一端形成。多个接地通孔40a在FPC 30的第一端部31侧形成并沿FPC的边缘以预定的间距形成一排。上排端子21的上信号端子31a和上排接地端子21b分别与信号通孔38a和接地通孔40a相连。此外,相对于FPC的中线CL在第二端部32的顶表面33b形成多个信号导电盘35b、多个信号通孔38b和多根导线37b,多个横向设置的信号导电盘35b以预定的间距呈交错构形靠近FPC的中间部分,多个信号通孔38b以预定的间距呈交错构形靠近FPC的边缘,多根导线37b与信号导电盘35b和信号通孔38b电连接。多个接地导电盘36b相对于FPC 30的中线CL设置在第二端部31侧的顶表面33b上。接地导电盘36b在特定相邻的信号导电盘35b之间以预定的间距横向设置成一排。接地通孔39b在各接地导电盘36b的一端形成。多个接地通孔40b在FPC 30的第二端部32侧形成并沿FPC的边缘以预定的间距形成一排。下排端子21的下信号端子31b和下排接地端子21b分别与信号通孔38b和接地通孔40b相连。多个下排信号通孔42在FPC 30的第一端31侧形成,用于当FPC 30折叠而使第二端部32侧的下表面34b与第一端部31侧的下表面相对时,与在第二端部32侧形成的通孔38b和接地通孔40b对准。多个对准销孔43-->在第一端部31侧和第二端部侧形成,用于插过销,当第二端部32的下表面34b紧固到第一端部31侧的下表面34a上时使第二端部32侧与第一端部31侧对齐。在FPC 30的几乎所有下表面34a、34b上,在信号通孔38a、38b和下排信号通孔42以外设置接地面41。接地孔39a、39b;40a,40b与接地面电连接。绝缘基板45紧固到FPC 30的第一端部31侧的顶表面33a上(见图3),基板45具有通孔(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从其壁伸出的端子的绝缘壳体;在顶表面具有多个导电盘的柔性电路板;夹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中并插在配合连接器的触头排中以使所述导电盘与触头排接触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向后折而被紧固,从而使所 述柔性电路板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部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多个端子中的预定端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而其余的端子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第一端部侧与第二端部侧的顶表面上的导电盘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5-11 127865/98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从其壁伸出的端子的绝缘壳体;在顶表面具有多个导电盘的柔性电路板;夹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中并插在配合连接器的触头排中以使所述导电盘与触头排接触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向后折而被紧固,从而使所述柔性电路板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部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多个端子中的预定端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顶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幡広行伊藤司二木卓渡边吉则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