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梅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4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与第一换热板片,第一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衔接块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五卡槽,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另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相互匹配,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之间的组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

液、液

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0003]板式换热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处理设备运行不当,水质控制不严,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循环注入换热器,水中的钙镁碳酸盐遇热后分解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一部分粘结在受热较大的换热器受热面上,形成坚硬的水垢,另一部分悬浮在循环水中沉积在流速较低的受热面上,形成二次水垢,若不定期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则会严重影响换热效率,而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端板与换热板片固定为一个整体,导致清洗不方便,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呈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五卡槽,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另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一卡柱、第二卡柱均第五卡槽之间相互匹配,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之间的组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换热效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的表面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包括外导杆,所述外导杆的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导杆,所述内导杆包括光滑部,所述光滑部位于外导杆的内腔内,所述光滑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板,
所述第四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与第一卡块之间相互匹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卡块的内侧,所述第四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所述第四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位于第二卡槽底部,所述第三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第二卡块之间相互匹配。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清洗时,分别给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表面施加方向相反的拉力,通过第四卡槽与第一卡块之间、第四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第三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第三卡槽与第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发生相互分离,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内导杆从外导杆内拉出,延长导杆的使用长度,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之间的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分别进行清洗,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0015](2)第一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波纹,第二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波纹,第一换热板片与冷流通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换热板片与热流通道连接在一起,冷流通道包括冷流进口与冷流出口,热流通道包括热流进口与热流出口,第二波纹与第一波纹方向相反,热介质从热流进口流入第二换热板片最后从热流出口流出,冷介质从冷流进口流入第一换热板片最后从冷流出口流出,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交错间隔排列,完成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端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端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热流进口;2、热流出口;3、冷流进口;4、冷流出口;5、第一端板;51、第二卡块;52、第一支板;53、第一卡块;54、第一卡槽;55、第二支板;56、第二卡槽;6、第二端板;61、第三支板;62、第三卡块;63、第三卡槽;64、第四支板;65、第四卡块;66、第四卡槽;7、第一换热板片;8、第二换热板片;9、导杆组件;91、外导杆;92、内导杆;921、光滑部;922、螺纹部;93、滑槽;94、滑块;10、第一波纹;11、第二波纹;12、螺母;13、衔接块;14、第五卡槽;15、第一卡柱;16、通孔;17、第二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所述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板片(7),所述第一换热板片(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呈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15),所述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3),所述衔接块(13)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五卡槽(14),所述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的另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17),所述第一卡柱(15)、第二卡柱(17)均与第五卡槽(14)之间相互匹配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5)、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的表面均开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内设置有导杆组件(9),所述导杆组件(9)包括外导杆(91),所述外导杆(91)的内壁上开有滑槽(93),所述滑槽(9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导杆(92),所述内导杆(92)包括光滑部(921),所述光滑部(921)位于外导杆(91)的内腔内,所述光滑部(92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922),所述螺纹部(92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梅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翁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