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0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设有惯性锁紧机构的防水连接器,它的外壳在连接时可使操作员感觉和注意到连接操作的完成。由阻力臂和接触棱构成的惯性锁紧机构设在阳和阴外壳之间。在外壳连接操作期间当使阻力臂和接触棱相互接触时,使安装在阴外壳上的防水环的前环形突起与阳外壳的插孔的前端接触。同步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产生一个大的连接阻力,且这个大的连接阻力消失时就可获得一个大的惯性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水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所谓惯性锁紧机构的一种防水连接器。当把一对防水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相互连接,由于存在由设在两个连接器外壳之间的防水环引起的连接阻力、作用在终端之间的连接阻力、和类似的连接阻力使整个连接器的连接阻力增加时,尽管连接器外壳还在连接,操作员还可能误以为连接已经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接器外壳保留部分连接。为了防止连接器外壳保留部分连接,使用一个所谓的惯性锁紧机构。换言之,提供一连接阻力发生装置,用于临时产生大于由防水环和终端配件在连接操作期间产生的连接阻力。当连接操作通过克服由连接阻力发生装置产生的连接阻力而穿过一个连接阻力发生区时,操作员可能准确感觉到连接阻力的突然减小,并且通过所加的穿过发生区的力,即惯性力,可正确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作为设有这样一种惯性锁紧机构的防水连接器的实例,在图9中示出了本申请的申请人开发的一个防水连接器。让设在阴外壳1中的一对阻力臂3和设在阳外壳4中的一对接触棱5在两个外壳1、4连接期间相互接触,从而产生一个大的连接阻力。当用等于或大于一个特定值的力沿连接方向推压外壳时,阻力臂3和接触棱5突然脱开,并且外壳1、4在它的惯性力的作用下达到它们的连接完成位置,并通过锁紧臂4相互锁紧。此外,在阴外壳1中安装一个防水环8。在防水环8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一对环形突起6,通过阳外壳4的一个插孔7推压并使突起6变形。图10表示当防水连接器的外壳1、4连接时,相应的元件的连接阻力值的变化。这里,确认防水环8的连接阻力值,如下方式变化:当插孔7的前端在对应的环形突出的上方移动时,达到峰值P1(见图10)。在-->这个防水连接器中,在由阻力臂3和接触棱5组成的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P2到达之后,到达环形突起6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因此,不可能使在由惯性锁紧机构限制连接操作期间的阻力值和限制取消后的阻力值之间的差别变得很清晰可辨,因此操作员不可能充分感觉到或注意到连接已经完成。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出版物NO.9-293566公开了一种与以上所述类似的防水连接器。这个防水连接器有一个防水环,在它上面形成三个环形突起,但仍旧有类似以上所述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设有一个惯性锁紧机构的防水连接器,它的外壳能够连接,而同时操作人员会察觉到连接的完成。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水连接器实现了这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可彼此相连的连接元件外壳,一个惯性锁紧机构,分别设在两个连接器外壳之间,用于在连接连接器外壳时限制连接操作,和一个防水环,设在连接器外壳之一上,并且至少有一个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从而至少在连接完成位置通过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相应表面推压突起并使其变形,其中在连接完成位置防水环可保持连接器外壳是可靠防水的,其中:在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期间起作用的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在突起上方移动时达到它的峰值,并且随后下降,以及-->在防水环上沿连接方向安排突起,使其当惯性锁紧机构处在它的限制状态时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接触,从而在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期间,在一个连接器外壳进入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大体相同的时间和行程,达到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值峰值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值峰值。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惯性锁紧机构基本上取消了对于用等于或大于特定值的力推压连接器外壳以进一步连接的时间的限制,使连接器外壳通过它的惯性力就可到达它们的连接完成位置,从而相互锁紧它们。优选地,设在防水环上的突起是一个环形的突起,在连接完成位置通过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相应表面的圆周表面推压该突起并使其变形,从而可确实保持该连接器外壳是防水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个防水连接器,包括:两个可彼此相连的连接元件外壳,一个惯性锁紧机构,设在两个连接器外壳之间,用于在连接连接器外壳时限制连接操作,当用等于或大于特定值的力推压连接器外壳进一步连接时取消该限制,并且通过它的惯性力使连接器外壳到达它们的连接完成位置从而使它们相互锁紧,和一个防水环,设在连接器外壳之一上,并且有一个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环形突起,从而在连接完成位置由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圆周表面推压环形突起并使其变形,从而保持连接器外壳防水,其中:在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期间起作用的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在环形突起上方移动时达到它的峰值,并且随后下降,以及安排环形突起,使其当惯性锁紧机构处在它的限制状态时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接触,从而在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期间,在相同的时间达到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值峰值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值峰值。因此,在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期间,当惯性锁紧机构处在它的限制状态时,可使防水环的环形突起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接触。因而,防水环的连接阻力峰值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峰值基本上同时达到,最终产生的大的连接阻力或力限制了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操作。当用一个等于或大于连接阻力的力相互推压连接器外壳时,惯性锁紧机构施加的限制突然取消或明显减小,连接器外壳完全由它的惯性力连接。这时,由于防水环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值在通过各自的峰值后突然减小,所以可使在连接限制期间由惯性锁紧机构产生的连接阻力值和连接限制消除后的连接阻力值之间的差别变得得比较清晰。结果,操作员在连接连接器外壳时会充分感觉和注意到连接的成功。优选地,防水环设有多个环形突起,对环形突起之一是如此安排,使得当惯性锁紧机构进入它的限制状态时,所说突起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的前端进行接触。因此,提供多个环形突起,并且这些环形突起之一的连接阻力峰值和惯性锁紧机构的连接阻力峰值同时达到,从而使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受到最终的大的连接阻力的限制。因而,使连接限制期间的连接阻力值和连接限制消除后的连接阻力值之间的差别变得更加清晰可辨。更加优选地,在一个连接器外壳中提供至少一个终端配件,并且在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器外壳中提供相应数目的配接的终端配件,其中对相应连接器外壳中的终端配件进行安排,以使它们在惯性锁紧机构进入限制状态时不进行连接。还要更加优选地,惯性锁紧机构包括向彼此相向的方向突起的至少-->一个接触棱和至少一个阻力臂,其中,当施加一个明显大于防水环和惯性锁紧机构的各个连接阻力峰值之和的推压力时,阻力臂沿一个偏转方向偏转。最为优选地,至少一个阻力臂设有一个或多个具有接触表面的突起,这些表面与相应的棱接触,这些接触表面相对于连接方向的倾斜角优选的在70度和110度之间,更为优选的在80度和100度之间,最为优选的是接近直角。在阅读了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明白,其中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水连接器的平面图,图2是该防水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图3是阳外壳和阴外壳在连接操作的开始阶段的平面图,图4是阳外壳和阴外壳在图3的状态的剖面侧视图,图5是阳外壳和阴外壳在完成连接操作时的平面图,图6是阳外壳和阴外壳在图5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防水环的剖面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连接阻力的变化的曲线,图9(A)和图9(B)分别是现有技术防水连接器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和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防水连接器中的连接阻力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 至少二个可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外壳(11、20); 分别设在二个连接器外壳(11、20)之间的一个惯性锁紧机构(17),用于在连接连接器外壳(11、20)时限制连接操作;和 设在连接器外壳(11、20)之一(20)中的一个防水环(27),具有至少一个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28A28B),从而至少在连接完成位置(图6)中通过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相应表面推压突起(28A、28B)并使它们变形,其中的防水环(27)在连接完成位置(图6)保持连接器外壳(11、20)是可靠防水的; 其中: 在连接器外壳(11、20)的连接操作期间起作用的防水环(27)的连接阻力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在突起(28A)上方移动时达到它的峰值(P3),并且随后下降;并且 在防水环(27)上沿连接方向(CD)安排突起(28A),使其在惯性锁紧机构(17)进入它的限制状态时(图3)实现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接触,从而使在连接器外壳(11、20)的连接操作期间防水环(27)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P3)和惯性锁紧机构(17)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P4),在一个连接器外壳(11)进入另一个连接器外壳(20)的基本相同的行程处(图8)达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8-7-23 208322/981、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至少二个可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外壳(11、20);分别设在二个连接器外壳(11、20)之间的一个惯性锁紧机构(17),用于在连接连接器外壳(11、20)时限制连接操作;和设在连接器外壳(11、20)之一(20)中的一个防水环(27),具有至少一个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28A28B),从而至少在连接完成位置(图6)中通过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相应表面推压突起(28A、28B)并使它们变形,其中的防水环(27)在连接完成位置(图6)保持连接器外壳(11、20)是可靠防水的;其中:在连接器外壳(11、20)的连接操作期间起作用的防水环(27)的连接阻力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在突起(28A)上方移动时达到它的峰值(P3),并且随后下降;并且在防水环(27)上沿连接方向(CD)安排突起(28A),使其在惯性锁紧机构(17)进入它的限制状态时(图3)实现与另一个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接触,从而使在连接器外壳(11、20)的连接操作期间防水环(27)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P3)和惯性锁紧机构(17)的连接阻力值的峰值(P4),在一个连接器外壳(11)进入另一个连接器外壳(20)的基本相同的行程处(图8)达到。2、按照权利要求1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以等于或大于特定值的力推压连接器外壳(11、20)以进一步连接时,惯性锁紧机构(17)基本上取消这种限制,并且通过它的惯性力使连接器外壳(11、20)到达它们的连接完成位置(图6),以使它们相互锁紧。3、按照前述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防水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靖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